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
齐桓公简介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是齐僖公禄甫的三儿子,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
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但其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貂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
齐桓公见小臣稷
齐桓公见小臣稷原文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骜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桓公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
齐桓公见小臣稷出处
齐桓公见小臣稷选自《吕氏春秋 下贤》。
齐桓公见小臣稷译文
齐桓公拜见小臣稷,一天之中去了三次都没有见到。跟随着的人说:大国的君主见一个平民,一天去了三次都没有见到,也可以停止了吧。”桓公说:“不是这样的。那些看不起爵位俸禄的士人,当然会轻视他的君主;他的君主如果看不起中原霸主的地位,当然也会轻视士人。就算士子小臣稷看不起爵位俸禄,我又怎敢看不起中原霸主的大业呢?”五次前去拜访之后才见到了小臣稷。天下的诸侯听说了这件事,都说:“齐桓公对待平民百姓尚且能够谦虚退让,何况国君呢?”于是一个接一个来朝见齐桓公,没有不来朝见的。齐桓公能够九次召集诸侯会盟,使天下(错误的事情)全都得到匡正的原因,都因为他能够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士人啊。
齐桓公见小臣稷的道理
1.优待有贤才的人,不失天下之士。
2.作为领导者要心胸宽广。
3.尊重人才,礼贤下士。
4.只有真诚待人才能打动他人。
齐桓公见小臣稷阅读答案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骜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
【注释】①骜:同“傲”。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一日三至弗得见( ) (2)亦可以止矣 ( )
13.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纵然稷的夫人和孩子看不起爵位俸禄,又怎敢看不起我这样的中原霸主呢?
B纵然稷的夫人和孩子看不起爵位俸禄,我又怎敢看不起中原霸主的大业呢?
C就算稷先生看不起爵位俸禄,又怎么敢看不起我这样的中原霸主呢?
D就算稷先生看不起爵位俸禄,我又怎敢看不起我中原霸主的大业呢?
14.齐桓公之所以赢得了许多国君相率而朝,是因为他能够“ ”(2分)
15.故事写齐桓公“一日三至弗得见”“五往而后得见”,并不是要突出他的坚毅性格,而是要强调生活中的一个道理: (3分)
齐桓公见小臣稷阅读答案翻译
12.(4分)(1)能够(2)停止 13.(3分)D 14.(2分)下布衣之士
15.(3分)只有真诚才能打动别人(为人要心胸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