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立秋了。还是酷暑难挡。今天稍稍凉快一些,气温降至摄氏32度,脚发痒,心里蠢蠢欲动,远的不能去玩,近点的还不行吗?于是乎吃了早饭后,就和家中的领导一起出门到嘉定秋霞圃去游玩了。乘地铁3号线到朝阳路站换乘地铁11号线到嘉定城北终点站下来,再转乘嘉定13路公交车到清河路站下车,向前走至城中路右转直走,到底再右转至东大街,前行300米处就到秋霞圃了。地址为东大街314号,门票为十元一张 。
秋霞圃始建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由三座私家园林明代龚氏园、沈氏园、金氏园和邑庙(城隍庙)合并而成,全园面积45.36亩。该园分为四个景区:桃花潭景区(原龚氏园)、凝霞阁景区(原沈氏园)、清镜塘景区(原金氏园)及邑庙景区。秋霞圃布局精致、环境幽雅,小巧玲珑,全园布局紧凑,以工巧取胜,山具丘壑之美,水揽幽邃之胜。有亭台楼阁,华池曲径,茂林修竹,低栏板桥,断岸滴泉,假山奇洞。 秋霞圃与松江醉白池、上海豫园、嘉定古漪园、青浦曲水园并称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
秋霞圃不算很大,在嘉定老城区边上,显得闹中取静,精致典雅,小巧玲珑,颇具苏州园林特色。当年的园主人设计园中布局时煞费苦心,亭,台,轩,廊错落其间,造型别致,绝不雷同。小桥流水,岸柳婆娑,奇石林立,茂林修竹,处处显示出主人的别具慧心,高雅的审美情趣。我特别欣赏园中许多门洞的设计造型,千奇百怪,匠心独运,造诣非凡啊。
进了园门,就是城隍庙,不甚高大雄伟,既没有看到和尚,也没香客顶礼膜拜,阿弥陀佛。
湖不大,水也不绿,唯见岸树耸翠,迎风摇弋,幽静雅致;但闻秋蝉鸣叫,此起彼伏;锦鳞游泳,深入浅出;林中鸟雀呼朋引伴,悦耳委婉。
石狮虽小,精致可爱,阅尽人间春色,看透尘世炎凉。
不知哪位名媛,在此弹奏古琴?
时近中午,在这雅静的岁寒亭中,吃了点东西,休息片刻,继续游览。
这些林林总总的各色门洞,让我大开眼界,啧啧称奇。
小径深深深几许,通向幽静无人处。
玲珑剔透的太湖石,独领风骚,右下方那块有字的石头,颇有来历,此石是秋霞圃内的名石,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该石每逢阴雨前有水珠溢出,色如米汁,故名米汁囊。
轩窗傍水琴诗静,涧谷新晴草木香。亭中望水面波光粼粼、清澈见底,湖中游鱼来回穿梭于湖石之间。湖石形状各异,有的像鳌头、有的像鹰嘴、有的近似骆驼、有的状如老牛,皆维妙维肖,妙趣横生。
栏前观荷数鱼乐无穷,亭中吟诗赏月意更浓。
桃花潭景区的池上草堂,有“一堂静对移时久,胜似西湖十里长”的赞誉。堂南的一副对联:“池上春光早,丽日迟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草堂霜气晴,秋风飒飒,水流花放,疏雨相过。”此联将秋霞圃春秋两季景色描绘的淋漓尽致。
有趣的三曲桥。
在此傍水亭中小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细数游鱼,凉意渐生,其乐融融。
这块太湖石名为缀华峰,也是园中的名石之一。
繁树修竹,曲径通幽。

骨格清奇,宁折不弯的湘妃竹和箭竹。
步出秋霞圃,又到嘉定老街游玩,在街旁拍的巍峨壮观的法华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