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早餐后打车前往五大道。天津的出租车费用比北京便宜,好像是3公里起步8块,以后每公里1块7,附加1块燃油费,要是超过10公里,再加50%的返程费。这几天打车,都没有超过15元。
很快就到达了五大道。
五大道位于和平区内,原英租界的区域,一段特殊的历史成因,使这里荟萃着许多西洋风格的各式建筑,又有许多历史名人曾在此安居,成为近代中国中西文化相互浸润融合的载体。
五大道是个泛称,并非五条路街,主要包括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成都道等街巷,共有22条街道,总路长约17公里。要是完全靠步行走完五大道,颇费时间和体力,尽管五大道内有观光马车和人力三轮,但没有步行自在,走哪儿算哪儿,看个大概吧。
走进五大道,少了几分闹市的喧嚣,多了几分路巷的静谧。
名人的旧居规整有序地排布在道路两侧,时代变换,宅主更替,透过这些安逸的楼院,依稀可以浮现出民国初期的历史烟云。辛亥革命之后,落魄的皇亲、失意的朝贵、战败的军阀、下野的政客,还有富豪商贾等,不约而同地涌进津门租界,置地购房,可以避开战乱,静养天乐,更可以联络同道,伺机东山再起。如果说当时的北京是一个政治舞台,那么天津租界中的五大道就是这个舞台的幕后,各方势力都有人物蛰伏在这里。
奉系军阀张作霖四姨太许氏旧居,建于1926年。
国民政府第6军团军长孙殿英,知名的东陵大盗,旧居建于1930年。
颜惠庆,1922年任民国政府国务总理兼外交总长,旧居建于1920年代,1943年作为伪满州国领事馆。
李叔福旧宅,其为天津八大家之一,大盐商李春城的后代,北洋政府直隶省长曹锐的女婿。

街边随拍
张学铭旧宅,张学铭是张学良二弟,民国时期曾任天津市长兼警察局长,旧宅建于1925年。
疙瘩楼,建于1937年,是一座八门连体意大利风格建筑,因使用过火砖,外墙有许多突起的“疙瘩”而得名,著名京剧须生马连良曾居住在此。上世纪90年代被天津商人张连志购买,张连志喜爱收藏古瓷,用废瓷片对建筑进行了装饰,他的另一件得意之作是位于赤峰道上的瓷房子。现今,疙瘩楼的部分建筑改建成粤唯先酒楼,并兼作陶瓷博物馆。
天津外国语大学,这是一座法国建筑,建于1920年代,最初是北疆博物馆和天津工商学院。
街边的雕塑——拔萝卜。
雍剑秋旧宅,雍剑秋曾任德商洋行买办及汇文中学董事长和南开中学董事,旧宅建于1920年。
街边随拍
奉系军阀将领张作相旧宅。
路边的马车造型,成为五大道拍照留念的背景。
庆亲王载振旧宅,载振因与溥仪不和,1926年寓居天津。此宅建于1922年,原为清宫太监小德张所建。
五大道上的观光马车
五大道就走到这里,打车返回酒店。
昨晚,在宜必思附近的钱记食府吃的晚餐,感觉那里的炒菜不错,菜量也大,午饭还在那里解决。
餐后返回北京。
这次和家人来天津,游览舒缓,属于慢节奏的闲逛,去的地方不多,这几年天津变化很大,我想得空时,还要再来天津看看。
拍摄于2011-10-07
(全文完)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