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今天在中国是万能智慧宝典,任何人、任何行业都可从中获得启发。不过,《孙子兵法》并非一开始就有崇高地位,它在后世大受欢迎,与其说是可让武将们受益,不如说是因为更适合文人知识分子谈兵论政的缘故。
文/鲍君恩
谁不会背几句《孙子兵法》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后人发,先人至”……这些语句和“子曰”一样让人耳熟能详。《孙子兵法》也常出现在《厚黑大全》、《三十六计》旁,以其经典智慧,滋润、指导着现代中国人。
《孙子兵法》堪称现代中国人的处世圣经、谋略宝库。除了军事、商业、体育等领域,孙子的智慧还也可以运用到“超女”运作、英语教学、海底捞和小学班级管理之中。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毛泽东题
中共对《孙子兵法》的态度改变了不少人的学术观点。1930年,受过系统西方哲学教育的冯友兰在撰写《中国哲学史》初稿时本来拒绝收入孙子,并对日本学者高濑武次郎在《支那哲学史》中高抬孙子含讥带讽。
但二十多年后思想已经转变过来的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不但把孙子请了回来,还写下了大篇空泛的溢美之词。
政治和学术的合力,在普通人的头脑中再造了《孙子兵法》的神话。翻阅毛泽东军事思想相关研究论文,基本都会提到其对《孙子兵法》的“批判继承”。
毛泽东和孙子的诸多相似之处——擅长辩证法、强调斗争哲学、喜欢思考宏观战略问题,但对具体战术语则焉不详,这让两个相距两千多年的人紧紧绑在一起,孙子不但成为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神圣符号,更是毛泽东的一个化身。

不过,在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副部长毛新宇看来,孙子还是不能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相提并论。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远远要比咱们几千年前的《孙子兵法》总结的理论水平高出很多。”
作为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权威学者,毛少将能否在爷爷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新的孙子兵法,值得广大军迷期待。
大象公会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