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逐年递增的肺癌高检出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成为刻不容缓的工程,因为这是提升肺癌治疗效率的唯一途径。

在借鉴国外专家对于肺癌的筛查与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如何寻找、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土化特色的中国式肺癌筛查与诊治之路呢?为此,笔者特别采访了来自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的刘士远教授。刘士远通过查阅国际上对于肺癌的筛查指南以及肺部结节的处理指南等相关文献,旁征博引,并结合我国医疗体制的现状,从肺部结节的筛查技术、处理指南、肺癌的影像学诊断和研究等多个方面,为我们解析符合中国国情与民情的肺癌筛查与诊治方式。
问:您从国际上对肺部结节的处理及筛查研究中获得了怎样的启迪?
答:这些文献足以说明全球相关学科对肺癌预防、诊治的重视,如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正确对待、认识、参考和使用这些共识及指南,并形成我国专家对肺癌筛查及结节处理的相关共识,对提高我国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水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病理新分类对肺腺癌的正确认识、分层处理、改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不同的组织类型对应不同的影像表现,因此,其对提高影像学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意义重大,我们必须熟悉、掌握和遵循这一分类。
关于肺结节筛查和处理的指南或推荐意见,首先它是在国际上十余年来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形成的意见,有世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的大数据循证医学依据,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其次它是世界上包括影像、病理、内外科和其他相关学科一流专家的多学科意见,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再次,这些建议或指南经过临床的使用和验证,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强、准确度高,具有很强的可信性。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尊重、积极遵循、参考和使用。
问:结合国外指南,如何调整我国肺癌的筛查和处理方案?
答:由于中国环境条件与西方不同,有重度持续的空气污染,厨房小环境油烟严重,因此,中国肺癌流行病学的特点有其自身规律,比如不吸烟人群和女性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提前等。
所以在确定筛查人群时不能完全照搬NCCN的指南,应调整吸烟史等高危因素权重,且按年龄进行分层处理。关于随访时间,相当一部分结节不能定性,需通过随访观察才能确定或提出进一步的处理意见。Fleischner协会针对肺实性结节及亚实性结节都给出了相应的随访意见。虽然其中随访时间是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国际上证实这些随访时间有效、合理。但我国患者不易完全接受,主要是我国医疗环境特殊,患者紧张、焦虑现象普遍存在,也比较严重。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适当缩短随访周期,如果没有变化,再逐渐延长随访时间。针对肺癌筛查报告的不规范,Lung-RADS提出了筛查发现结节的规范化归类和处理建议,对推动筛查的开展和报告的规范有很大意义,尤其对我国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对培养年轻医师以及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现实意义更大。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检查方法差异较大,对结节准确征象的显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参考此系统首先应规范筛查方案。
问:您提出的规范筛查方案在我国目前的医疗现状中是否可行?
答:体检或筛查发现的亚临床病灶,大多体积小、密度淡。因此,对此类病灶的检查要求较高,使用的检查技术不恰当就会漏掉病灶或不能充分展现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因此,必须强调薄层高分辨率重建,甚至靶重建或靶扫描对可疑病灶的显示; 随访时需要使用与前次扫描相似的成像条件。但目前我国面临的医疗现状,一是患者多,影像科医师很难做精细扫描和重建,不仅不能定性,甚至会引起漏诊;二是缺乏共识和规范,影像科和临床医师没有参考标准,造成处理随意和不规范;三是患者可随意选择医院,由于不同医院机器型号不同、扫描方案不同等造成图像难以有效比对,给有些肺结节的定性带来困难;四是患者在查出肺结节后出于对医师的不信任或想寻找另外的医师多处求证,不停换医院看病检查,从而导致检查过度、图像没有可比性、结论及处理意见混乱,患者无所适从。因此,规范检查技术、达成专家共识非常重要。
延伸阅读:肺癌饮食禁忌 饮食中暗藏你不知道的危害吴一龙称精准医学在肺癌治疗领域最淋漓尽致肺癌已成恶性肿瘤中的头号“杀手”男性据肺癌发病首位 吸烟致癌现在很明显我国肺癌的构成比正在变化 不吸烟腺癌上升“肺癌规范化诊疗万里行”项目启动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