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苏二陈汤 杏苏止嗽汤治疗凉燥咳嗽经验 ‖ 张仲景197810

组成

杏仁15g、苏叶15g、甘草5g、桔梗10g、枳壳10g、法半夏15g、陈皮15 g、茯苓15g、荆芥10g、前胡15g、炙紫苑15g、炙款冬花15g、炙百部15g。

【功用】清宣凉燥,理肺化痰,疏风止咳。


【疗程】3天见效,7天治愈。


【主治】深秋气冷,感受凉燥,肺失宣降之外感凉燥咳嗽。症见咳嗽痰稀,咽痒而干,恶寒无汗,舌苔薄白。


【方解】本方由杏苏散合止嗽散加减而成,《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方中苏叶宣散凉燥,合杏仁降利肺气,两药合用轻宣凉燥、理肺化痰,炙百部为君药;紫苑、炙款冬花止咳化痰,荆芥疏风解表,以祛在表之余邪;桔梗开宣肺气,枳壳、前胡降气化痰,一升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法半夏、陈皮、茯苓燥湿化痰、行气止咳;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利咽止咳。全方合用具有清宣凉燥,理肺化痰,疏风止咳之功 。

【加减】

杏苏二陈汤 杏苏止嗽汤治疗凉燥咳嗽经验 ‖ 张仲景197810

1.若咳嗽较甚者,加白前15g、浙贝15g化痰止咳;

2.若咽痒甚者,加牛蒡子15g、蝉蜕15g祛风止痒;

3.若咽干甚者,加麦冬15g、玄参15g 滋阴润燥;

4.若鼻塞声重者,加辛夷15g、苍耳子10g宣通鼻窍。

【医案】

贾某某,男,15岁,初诊日期:2011 年1月14日。主诉:咳嗽15天。现病史:近日感冒,西药治疗鼻塞流涕、发热咽痛缓解,但咳嗽持续未减,故求诊于中医。刻诊:咳嗽痰白,咽痒恶寒,自述家里暖气热,空气干燥,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滑。辩证:风寒外袭,肺失宣降之咳嗽。方药:杏仁15g、苏叶15g、甘草5g、桔梗10g、枳壳10g、法半夏15g、陈皮15 g、茯苓15g、荆芥10g、白前15g、前胡15g、炙百部15g、炙紫苑15g、炙款冬花15g、大贝15g,服药3剂而愈。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8351/413790511662.html

更多阅读

主题:二陈汤转看

益智桂辛二陈汤治口臭口臭是一种常见症状,在生活中常会引起难堪,故求医者甚众。河南中医学院和贵章教授治疗口臭,常用益智桂辛二陈汤治疗,效果满意。口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为口腔不洁,细菌滋生,化腐成秽而口臭,或口腔疾患如风火牙痛、

二陈汤 小青龙汤

二陈汤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组成,是一种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中医药方。而二陈的由来是因配药时,选取半夏和陈皮应以陈旧者为佳,故名二陈。二陈汤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各五钱(各15g) 白茯苓三钱(9g)

二陈汤加减 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二陈汤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钱(各15g)白茯苓三钱(9g) 甘草炙,一钱半(4.5g) 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加沙参、麦冬,治中焦停湿又兼肺阴不足者(名参麦二陈汤)。加木香、砂仁,治痰湿内阻,气滞脘痞者(名香砂二陈汤)。加吴茱萸、黄连,治湿滞中焦,肝胃

四君子汤、六君子汤、二陈汤 六君子汤禁忌

导读:中医讲究“春夏养阳”,在调补阳气的中药里,有一个中医师“离不开”的名方——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著名古方剂,主治脾胃气虚。该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後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四君子汤,是人参、白术、茯苓、甘

声明:《杏苏二陈汤 杏苏止嗽汤治疗凉燥咳嗽经验 ‖ 张仲景197810》为网友浪货界扛把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