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的内容 壬寅宫变发生于哪一年

壬寅宫变内容

壬寅宫变是指发生在明朝壬寅年的一次宫廷事变,这一年是1542年,说的是明朝宫廷内十几个宫女集合起来想要用绳子勒死明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宫廷事变,在这次宫廷事变中如果不是因为有一个参与其中的宫女告密,明朝的嘉靖皇帝可能就已经死在这十几个宫女的手中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壬寅宫变内容。

明嘉靖皇帝画像

壬寅宫变内容就是一群宫女将明嘉靖皇帝差点勒死的事件。关于壬寅宫变发生的原因因为明朝的统治者进行了掩饰,所以留下来的关于这次事件的资料非常的少,我们今天已经不可能再还原当时的具体原因了,但是民间传说有很多,最为可信的是说明嘉靖皇帝喜好炼丹求仙,听说一个重要的修仙方法就是“吸风饮露之道”,于是让宫中的宫女们每天早晨早起去御花园中收集露水,这样就使得宫女们不堪重负,很多人因此病倒,宫女们以此为苦,于是十几个宫女密谋要杀死这个皇帝。

一天,嘉靖皇帝在自己宠爱的崔妃处就寝,宫女们于是将熟睡中的嘉靖皇帝用绳子差点勒死,如果不是其中一个宫女跑到皇后那里去告密,宫女们可能就已经成功的杀掉嘉靖皇帝了,因为告密,皇后迅速的赶到崔妃的住处,成功的制服了行凶的宫女,将嘉靖皇帝救了下来。

嘉靖皇帝差点被勒死,当时已经不能说话,于是皇后下旨凌迟处死了发动壬寅宫变的宫女,并且诬陷皇帝宠爱的崔妃也参与其中,将崔妃也凌迟处死了,嘉靖皇帝缓过来之后知道崔妃被处死非常的心痛,可以却没有办法了,后来皇后的宫中着火,太监们向嘉靖皇帝报告,嘉靖皇帝竟然不准人去救火,于是皇后被大火烧死了,也算是嘉靖为崔妃报了仇。这就是壬寅宫变内容。

壬寅宫变发生于哪一年

明朝时期的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的内容 壬寅宫变发生于哪一年

壬寅宫变发生于哪一年?壬寅宫变发生在1542年,这一年是嘉靖二十一年,嘉靖皇帝已经在皇帝的宝座上稳稳地坐了二十一年,这个时候的嘉靖皇帝已经三十六岁,这个时候的嘉靖皇帝正值春秋鼎盛,这个时候围绕着应该尊谁为自己的父亲的问题的“大礼议”争论已经是尘埃落定,这一年是壬寅年,嘉靖皇帝36岁,也就是1542年。

明朝嘉靖皇帝画像

三十六岁的嘉靖皇帝在这个时候还称得上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这个时候的嘉靖皇帝正是立志效法明太祖要一展宏图的时候,他积极的进行了改革,改革措施主要有一下几项:一是大赦天下,抑制宦官,整顿朝纲,下诏废除了武宗时的弊政,诛杀了佞臣钱宁、江彬等,使朝政为之一新;二是减轻租银,整顿赋役,赈济灾荒;三是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还地于民,鼓励耕织;四是体恤民情,集异纳谏,勤于政务;五是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顿边防。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明朝出现了国泰民安的情形,1542年壬寅年正是嘉奖皇帝开创的“嘉靖中兴”的年代。

虽然嘉靖皇帝算得上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嘉靖皇帝对待后宫人等非常的严酷,动不动就要予以重罚,另外嘉靖皇帝还有一个不良嗜好,就是修仙炼丹,为了能够得道成仙,据说嘉靖皇帝让宫女们每天早起收集花草上面的露水供自己饮用,据说宫女们不堪重负这才发动了壬寅宫变,嘉靖皇帝差一点就死在这些弱小的宫女手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8951/472541088679.html

更多阅读

明朝时期的“倭寇”全是日本人吗? 明朝倭寇

明朝时期的“倭寇”全是日本人吗?人教版教材必修二“古代经济政策”一课在论述“海禁”政策时提及“倭寇”一词。好多学生理所当然的认为,这里的“倭寇”当然是指日本人。事实果真如此吗?“倭寇”一般是指13至16世纪,以日本为基地,活跃

招行闪电贷日利息变化 紧缩时期的招行之变

宏观调控对于包括招行在内的前几年在传统银行业务上高歌猛进的商业银行而言,是一个嬗变的契机 文/本刊记者  葛  清 2004年岁末,招商银行(600036,简称招行)“财富账户”正式面市的发布会上,马蔚华行长,这位新技术的鼓吹者,身着一身

明朝客氏电影 乳母客氏对明朝衰亡的影响

乳母客氏对明朝衰亡的影响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人建立的王朝,它的灭亡很耐人寻味。一般认为其灭亡原因,是晚明几位皇帝昏庸丧志,宫廷斗争加剧,权奸当道,从而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反抗迭起,满清叩关等。其实,除此之外,这期间

声明:《明朝时期的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的内容 壬寅宫变发生于哪一年》为网友獨演獨鬧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