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氨基酸: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物质,共有20多种,分两类,一类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叫“必需氨基酸”,有8种。另一类是人体可以合成或可以由其他物质转化而来,叫“非必需氨基酸”。大蒜中就含有17种,而且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几乎全部含有。
3、 维生素;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A等
4、 微量元素:含磷最高,其次是钙、铁、镁、硒、锗、锌等。 三、大蒜的保健功效:(分析藏蒜精胶囊产品中活性成份的作用机理) 大蒜、人参、银杏合称为保健食品市场的三剑客。人参、银杏的保健功效已经为人们普遍接受而倍受推崇,但是大蒜因其直接食用后口腔遗留臭味及加工技术上的困难,一直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人们普遍知道的只是它的解毒功能。

我国素有“药食同源”的理念,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已经将大蒜用于保健和临床治疗。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大蒜,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祛寒湿,消肿痛,化积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人们对大蒜食用、药用和保健作用的深入认识和开发,国内外掀起了一场围绕大蒜及大蒜制品的“开发热、研究热、生产热、消费热” 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研究报告资料,把大蒜的保健作用总结为以下十大点:1、抗菌消炎的作用:大蒜中的硫化物具有很强的抑菌、杀菌作用。对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结核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等70多种致病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且不产生耐药性。比如:浓度为0.5%的大蒜液,5分钟就可以使阴道滴虫失去活性。另外,医生们用大蒜提取物治疗爱滋病继发性感染。 因此,大蒜被称为“地里长出的青霉素”。
2、降脂降糖的作用:大蒜辣素可以明显降低血脂,使主动脉脂质含量下降72%,粥样硬化斑块明显缩小,其效果优于安妥明(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另外,大蒜辣素还可以影响肝糖元合成,增加血浆胰岛素水平,对糖尿病人颇为有益。
3、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大蒜辣素还有显著的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的作用,能够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扩张末梢血管,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德国医学科研人员对280名成人志愿者服用大蒜,并进行长达四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与对比组比较,男士中,动脉血管中的斑块聚集量下降了1.1%,女士中下降了4.6%。
4、抗衰老作用: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蒜氨酸和大酸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优于人参。在体内,大蒜对肝脏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也优于人参。大蒜可以很好的抗氧化,减少自由基生成,延缓衰老。
5、提升免疫力:研究表明,大蒜辣素可以诱导人体淋巴细胞转化,增强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功能,提升免疫力。
6、改善胃肠道功能,防止便泌: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大蒜“能通五脏,达诸窍,化积食”。现代科学证实,大蒜中的维生素B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防止便泌。
7、排毒、解毒:临床研究表明,用大蒜片0.3g,每日3次,口服治疗铅中毒,有效率达100%,通过小白鼠实验表明,大蒜对汞中毒,也有明显的解毒效果。
8、改善呼吸系统功能,预防呼吸系统疾病: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大蒜“能通五脏,达诸窍,化积食”。现代科学证明,大蒜辣素尤其适用于肺部感染,对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如流行性感冒、禽流感等。
9、预防乙型肝炎:据《中国医药报》报道,我国乙型肝炎感染人数已超过1.3亿,感染率高达10%,但是,在一次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所作的一项乙肝普查中,调查人员发现山东大仓被检查者中呈阳性反应的仅仅为4%,明显低于其他地区。经过调查,他们发现山东大仓盛产大蒜,素有“大蒜之乡”之称,居民喜好吃大蒜。这是否表明:大蒜可以预防乙型肝炎呢?为了证实这一推测,科研人员对产蒜区和非产蒜区的754名居民进行了食用大蒜的回顾性调查。经过科学检查及严格对比,结果发现,吃蒜组的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反应的仅为5.76%,而不吃蒜组的竟然高达21.71%,由此证实了大蒜确实有预防乙肝的作用。
10、防癌抗癌:据《解放军医学学报》1999年第六期记载,大蒜防癌抗癌的作用机理为:第一,所谓病从口入,食物在油炸或腌制的过程中会产生强致癌物质---亚硝胺,而大蒜中的硫醚化合物可以清除亚硝胺,从而在源头上阻止了癌症的发生。第二,食物受霉菌污染也是饮食致癌的重要原因。前面我们说到,大蒜有很强的杀菌、抑菌、抗病毒作用。从而达到预防癌症的作用。第三,大蒜辣素可以直接杀灭或抑制早幼期癌细胞,抵抗癌症。另外,还可以刺激免疫反应,阻断过氧化物生成,抑制组织增生,从而在癌症发展阶段,进一步阻止癌细胞形成。由于大蒜在防癌抗癌方面的神奇功效,因此在医学界把大蒜称为“抗癌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