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有一个除外,那是一个叫菲拉的女教师。
一天放学后,菲拉叫住了孩子,说:“是这样子的,老师最近遇到了一道难题,你能帮老师找出答案吗?”
有三个侯选人,他们分别是1,有点迷信,有两个情妇,抽烟凶狠,并且嗜酒如命;2,恋床一般到中午才起来,曾经吸吸过鸦片;3,曾有国家的战斗英雄,不吸烟。偶然喝点啤酒。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的事情。
菲拉说:“假如上帝要在这三个人中选一位后来能够造福人类的人,那么他老人家会选谁呢:”孩子想都没多想。就说:“当然是第三个人啦。”
“不对,孩子。”菲拉摇摇头说:“你知道第三个是谁吗?他的全名叫阿道夫希特勒,他的罪行遭到全世界人民的确良唾骂。”
孩子呆呆地望着菲拉,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么,你知道前两位分别是谁吗?”菲拉停顿了一下,接着说:“第一个人名叫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第二个人名叫丘吉尔,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
“孩子,”菲拉用手抚摸着孩子的头说:“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过去的荣辱只能代表过去,让我们重新开始,好吗?”
孩子双眼含着泪水,坚定地点了点头。
许多年后,这个孩子的名字已被许多人知道,他的名字叫罗伯特·哈里森,是华尔街上最年轻的基金经理人。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有多少教育者能像菲拉女士这样,不计前嫌。给每个孩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呢?我不禁暗暗担忧,有多少像“罗伯特·哈里森”这样的孩子本来可以有个美好的前途,却在我们无情的批评声中丢掉了自尊。丢掉了自信,也丢掉了学习的兴趣和自我发展动力。
教育者也要学会遗忘。适当地遗忘孩子的过去。既不让他们陶醉于成功的历史,也不让他们因过去而破罐子破摔,让他们也成为幸运的“罗伯特·哈里森”。
如此,遗忘也是一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