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见三伏天,7月13日是今年“入伏”首日,冬病夏治作为夏季养生的重要举措,贴“三伏贴”备受人们追捧。望城区为市民免费提供冬病夏治“三伏贴”贴敷服务,为群众送去健康与清凉,前来医院贴敷“三伏贴”的群众络绎不绝。
一大早,医院门诊大厅“三伏贴”服务处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刚刚贴完“三伏贴”的刘娭毑说,她患有支气管炎,天一转凉就容易咳嗽,冬天还经常感冒,听说“三伏贴”也许能治治这老毛病。医院周院长和她是老乡,几天前就邀请刘娭毑过来参加活动,所以一大早起她就过来排队贴敷了。现在贴完了感觉热热的挺舒服,希望真的有效果。不一会儿,前来贴“三伏贴”的市民越来越多,不少群众还是第一次尝试“三伏贴”治疗,医务人员便耐心地向大家讲解治疗原理。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项重要方法,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些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亦可配合针刺、汤药、磁药叠加等方法,可以减轻冬季发病的症状。同时,三伏贴还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今年可按照一伏7月13日,二伏7月23日、8月2日,三伏8月12日进行贴敷,最好连续按疗程贴敷4次。38天时间不要喝冰镇一类的水饮料和食物,会使寒气入侵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脚凉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导致,要想使体内的寒气排出,坚持在伏天喝热水,这样会把体内多少年深入骨隨的寒气逼出来。此外,“三伏贴”一般需连续治疗3至5年才会收到明显效果。
相关链接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马上就要进入三伏天了,不少人选择在网上购买“三伏贴”自己贴敷,来预防冬季常发疾病。不过,医护人员提醒,“三伏贴”要按照医嘱正确贴敷,切莫自行购买贴敷。
记者在淘宝网主页上搜索“三伏贴”三个字,相关的商品有4100多个,其中销售火爆的网点商品成交能达到2600多件,有些网店甚至号称月销量过万件。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网销“三伏贴”在价格上比正规医院便宜很多,但对于消费者最关心的的产品成分、产品批号却很少提及。
对此,有医护人员就表示,“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有一定的适应症,但并非“万能贴”,不同的“三伏贴”药物成分不同,适应症也不同,如果擅自贴敷也很容易危害健康。
具体看,医护人员提示,“三伏贴”主要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等;脾胃病,如慢性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腹胀等;骨关节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等;小儿体虚容易感冒、小儿厌食、遗尿、反复咳喘;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者及亚健康状态者。
医生表示,对于孕妇、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患者,以及婴幼儿、皮肤过敏、处于疾病急性发热期的人群应该慎用或禁用。此外三岁以下的儿童皮肤娇嫩,一定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帖敷。
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李敏就表示,一岁到三岁的孩子一般就贴两个小时,还有一些孩子比如说有先天性免疫疾病,贴的时候也要谨慎,还有一些血液系统有问题的孩子,皮肤容易出现一些瘀斑,这些孩子都要慎重一些。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患者要特别注意遵医嘱使用。
延伸阅读:揭秘冬病夏治“三伏贴”是怎样炼成的三伏贴正“热”家长应该分析选择6岁儿童贴“三伏贴”出水疱 “三伏贴”靠谱吗“三伏贴”火热开贴了 并非人人都适合国医大师张琪 用好“三伏贴”可冬病夏治网购三伏贴隐患多 自行贴敷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