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外传:
小时候,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人的脖子上、背上那一道道紫色的痕迹,就像是被人打过一样,长大了我们才知道,那一道道的痕迹是刮痧留下的,那些紫色的痕迹不仅不痛,还是在享受治病的过程中留下的。很多人都曾有过刮痧的经历:在疾病袭身之时,整个人有气无力,此时刮一刮,虽说当时有点疼痛难忍,但过后却是头清神爽,异常舒畅。以前,人们用铜钱等物蘸水或油刮患者的胸、背等处,使局部皮肤充血,减轻内部炎症,这就是刮痧,到了现代,已经出现了专业的刮痧板,刮痧也由一种民间的治疗术,成为了一种有科学依据的治疗方法。然而,刮痧并不是简单的刮刮而已,针对不同的疾病,要用不同的刮痧方法来对待。
保健经书:
1. 刮痧治病的科学依据:刮痧疗法的作用原理是以中医经络学说理论为指导的。通过刮痧,可产生两种作用:一是刺激经络某一穴位,产生的神经反射致经络疏通从而达到调和气血的目的;二是使某些特定部位的肌肉松弛、毛孔扩张而起到散邪解肌的作用。通过舒经祛邪,使经络气血通畅,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使汗腺及时因充血而得到开泄、汗解,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2. 刮痧可治感冒:感冒了,应该休息、大量饮水、清淡饮食,刮痧也是缓解症状和缩短病程的好方法。刮痧治疗感冒以刮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和膀胱经、督脉为主。通过刮痧,可以祛风散寒、解表通络、退热,从而缓解症状。如伴有咽痒咳嗽,加刮天突穴。
3. 刮痧治中暑:中暑在中医上亦称“发痧”,认为是由于病人体质虚弱,加之劳累过度,导致元气亏虚,暑热之邪乘虚而入所致。通过刮痧能将暑湿之邪及时祛除,起到解表清暑、宁心开窍之功效。刮痧治疗中暑应重点选择颈部、背部、胸部、上肢、下肢进行刮痧治疗,均由上往下刮,胸部由内往外刮。但严重的中暑不可依靠刮痧治疗,应赶快送医院。
4. 刮痧治满性疲劳:慢性疲劳是日积月累产生的,其中的有些症状可以通过刮痧来缓解,例如出现头痛、头晕时,可刮拭头颈部(印堂、太阳、百会、风池)、颈背部、腹部(气海、关元)、上肢部(合谷、内关)、下肢部(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出现颈肩腰背痛时,可刮拭膀胱经所经过的颈部、背部和腰骶部及下肢后部至腘窝部(委中穴)。
健康传家宝:
刮痧注意事项:
l 刮痧时应避寒冷,冬季应尤为注意。夏季刮痧,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痧部位。
l 刮痧出痧后30分钟内忌洗凉水澡。
l 刮痧出痧后饮用一杯温开水(淡盐水为宜)。

l 刮板一定要消毒。
l 孕妇腹部、溃疡面、有皮下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皮肤高度过敏,或患皮肤病者禁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