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是谁提出的 尊王攘夷事件:什么是尊王攘夷?是谁提出的?


  尊王攘夷事件简介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尊王攘夷是谁提出的 尊王攘夷事件:什么是尊王攘夷?是谁提出的?

  尊王攘夷什么意思?

  “尊王攘夷”,尊:尊崇.攘,排斥、抵御.这则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后来成为面对外族入侵时,结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同义词.

  详细:

  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

  “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齐桓公会集诸侯国君于首止,与周天子盟,以确定太子的正统地位.次年,齐桓公因郑文公首止逃会,率联军讨伐郑国.数年后,齐桓公率多国国君与周襄王派来的大夫会盟,并确立了周襄王的王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鲁、宋、曹等国国君及周王宰孔会于葵丘.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同年秋,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此后遇到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齐wWW.aIhUaU.cOm桓公都会过问和制止.

  “攘夷”,即对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公元前664,山戎伐燕,齐军救燕.公元前661年年狄人攻邢,齐桓公采纳管仲“请救邢”的建议,打退了毁邢都城的狄兵,并在夷仪为邢国建立了新都.次年,狄人大举攻卫,卫懿公被杀.齐桓公率诸侯国替卫国在楚丘另建新都.经过多年努力,齐桓公对楚国一再北侵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到公元前655,联军伐楚,迫使楚国同意进贡周王室,楚国也表示愿加入齐桓公为首的联盟,听从齐国指挥,这就是召陵之盟.伐楚之役,抑制了楚国北侵,保护了中原诸国.

  齐桓公实行的“尊王攘夷”政策,使其霸业更加合法合理,同时也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存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9951/888921169676.html

更多阅读

孔子的“有教无类”是何意? 有教无类是谁提出的

研读四书评说孔孟(256)(2011-02-25 16:32:07)转载孔子的“有教无类”是何意?探索者(一)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15·39》)因此,有人就据此称颂孔子主张“教育不分贵贱,教育不分贫富,教育一视同仁”。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在此,孔

“三个代表”是谁提出的? 三个代表是几大提出的

最近比较忙,要准备考试嘛,没办法!还有政治老师突然说考试是闭卷.这可整惨我们了,一学期上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不得不狠狠背了!今天在自习室遇见一位美女,坐在我前面。忽然,她回过头.把我下了一跳,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美女搭讪”!不

四万亿是谁提出的 牵动人心的四万亿

  在政协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回答俄罗斯记者提问时谈到:在“内容比较集中”的“几个主题”中,排在首位的是“中央提出在两年内投入4万亿人民币以刺激经济”。“他们”,亦即委员们的意见是“这4万亿的使用要特别精确合理,要

无为而治是谁提出的 第25节:第四章 无为而治(6)

系列专题:《从国学到商道管理哲学:学而优则商》  反向思维和辩证思维都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是对常规思维的补充。但辩证思维并不是具体的思维方法,而反向思维则是具体的思维方法。反向思维有两种基本的角度。一个是区别于正向思维的角

三个代表是谁提出的 体会SALES的“三个代表”

作为一名优秀的SALES,起码得是半个“军事家”,要站在一定高度上看问题,纵观全局。要观察遇到的人和事,找出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不断地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很多SALES把自己比喻做“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在公司被经理骂,是因

声明:《尊王攘夷是谁提出的 尊王攘夷事件:什么是尊王攘夷?是谁提出的?》为网友丶温柔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