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被人们评为北宋时期的四大奸臣之一可能主要还是受到了名著《水浒传》的影响,因为他将梁山上的108条好汉差不多都害死了。那么在北宋历史上的高俅人品如何?他有什么样的事迹?高俅最后的结局如何?
高俅的生平简介
人们知道高俅主要是因为他是《水浒传》里面的大反派,但是在北宋历史上确实是一个叫高俅的人,而且也正好事宋徽宗时期的权臣。高俅在历史上本来是苏轼的书童,非常擅长蹴鞠,在宋哲宗时因结识端王赵佶受到宠信,赵佶即位后,高俅官至太尉,但是正史上对他的事迹记载不多。
影视剧里的高俅
在历史上高俅本是苏轼的书童,高俅这个人很擅长抄写,而且毛笔字写得很漂亮,在苏轼身边肯定肚子里还是有墨水的,后来是苏轼把高俅介绍给了王诜。正是因为王诜,高俅最后才能平步青云。但是历史上高俅这个人应该是有恃宠营私的,因为在《靖康要录》里面就有人上书揭露高俅的罪行。
高俅在历史上没有参与宋徽宗与宋钦宗集团的斗争,所以他比较幸运,当时高俅与童贯有摩擦,所以高俅最后以生病休养为由回到了开封,但是在《宋史》里面高俅最后是死于1126年的,当时皇帝还为他的死感到哀伤。
高俅是个怎么样的人
高俅被后人评为北宋的四大奸臣之一,与蔡京和童贯的下场不一样,高俅和杨戬两个人最后是善终的,应该是病死的。在三国演义里面,高俅是一个非常坏的权臣,将梁山上的好汉几乎都迫害死了,但是历史上的高俅没有那么坏。
高俅画像

在历史上高俅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当时在宋徽宗的旨意下,高俅弃文从武,在边关刘仲武对高俅是多有照顾的,所以高俅一直对刘仲武一家多有照顾的,所以刘仲武打败仗,在高俅给他向皇帝说好话后,他的仕途没有任何的影响,刘仲武死后,高俅曾激励推荐刘仲武之子担任大将。再说高俅对苏轼,在蔡京对苏轼进行迫害的时候,历史上记载高俅对苏轼一家多次伸出了援手。
而且高俅和童贯、蔡京不是一路的,《靖康要录》记载,宋徽宗到泗州后,童贯、高俅也赶到泗州与宋徽宗一起南下,但是不久之后童贯和高俅发生了矛盾,所以童贯于宋徽宗一起继续南下,而高俅则被留在泗州,高俅最后以生病为由回到了开封。历史上确实有宋江起义,但是里面有虚构很多人物,包括被高俅所害的林冲、卢俊义,这些都不是真的,镇压宋江起义的是张叔夜不是高俅,高俅也没有参与联金灭辽的错误决策,所以很多人都误解了高俅。
历史上的高俅之所以被民间流传成了一个奸臣,主要还是因为他竟以蹴鞠获得了高官厚禄还有为官期间中饱私囊,主掌军权的时候也没有对禁军有实质的训练,而且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有含糊其辞态度不明,所以高俅最后被想象力丰富的后人写成了一个大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