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 九王夺嫡 这个人为雍正设计了一套夺嫡方案,其实核心就一个字!

朱淑君


康熙晚年,诸皇子为了争夺大位,上演了一幕幕惊险权斗大戏。

原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之后,这种争夺更为激烈······

在诸多势力中,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的呼声最高。

不过,在康熙眼中,老八胤禩人品有问题,太善于收买人心,这令皇帝都觉得是种威胁。

此外,胤禩的“辛者库贱妇”母亲,令康熙帝对这个儿子心存歧视和偏见。

很快,胤禩出局!

胤禩

十四阿哥胤禵一开始是八哥这一伙的小弟,后来八哥出局了,他逐渐崭露头角。尤其是被封大将军王,出兵西北之后,胤禵被朝野内外目为当然的接班人。

史家孟森先生说:“圣祖末年,诸王大臣所默喻上意,知为将来神器之所归者,乃十四阿哥胤禵。”

不过,后来神器之所归者,却是四阿哥胤禛,这又是为何呢?

在此,我们不考虑篡位一说,依据正常继位的逻辑来分析。

胤禵

一贯学佛修道的胤禛,为何能击败众多强手,成为康熙帝的继承者呢?

胤禛门下有个叫戴铎的人,曾经给主子上过一封文书,其实就是一套夺位方略,好比当年朱升给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箴言。

雍正皇帝 九王夺嫡 这个人为雍正设计了一套夺嫡方案,其实核心就一个字!

戴铎在方案里,首先说“当此君臣利害之关,终身荣辱之际,奴才虽一言而死,亦可少报知遇于万一也”,这种措辞,足见二人关系非同一般,亦足见胤禛对戴铎有过大恩,此间亦可看出胤禛善于笼络人才,而且不露痕迹。

雍正扮成大喇嘛

戴铎对康熙皇帝的分析非常准确,说“皇上有天纵之资,诚为不世出之主”,这样一个不世出的千古一帝,做他的臣子和儿子都是不易的,“处英明之父子难”。

这又怎么讲?做千古一帝的儿子,你要是不表现出才能,他会嫌你蠢,你必然出局。

但是,千古一帝也是猜忌心很重的人,你要太牛逼,他会怀疑你想篡位,你也得出局。八阿哥就是前车之鉴。

那么,戴铎给出了什么建议,答案是“孝以事之,诚以格之,和以结之,忍以容之”,这一套不仅是对皇帝,对诸王阿哥,也得使。用一个“孝”,就足以融化一切!对其他兄弟,你若表现出“诚、和、忍”,也就自然百毒不侵!

废太子胤礽

当然,仅仅这些还是不够的。戴铎还是有一套干货的,他提出要笼络康熙身边的人,这就是要充分了解皇帝的信息,“至于左右近御之人,俱求主子破格优礼也。一言之誉,未必得福之速,一言之谗,即可伏祸之根。”戴铎这话是至理,皇帝身边的人,哪怕是太监,都是关键少数,他们一句好话,未必管用,但是一句坏话,你肯定遭殃。

戴铎还建议胤禛要舍得花钱,不要在意小利,“不贪子女玉帛,天下可反掌而定|”,这是必须的,欲得天下者,必须懂得舍弃小利,胤禛自然会明白这个道理。

戴铎还建议胤禛要资助自己门下的党羽去争夺官职,资助他们捐官,“使本门人由微而显,由小而大,伴在外者为督抚提镇,在内者为阁部九卿”,如此雍亲王门下势力自可壮大。

戴铎的方案是非常有价值的夺位策略,胤禛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在康熙诸子中,胤禛是个非常有城府的人,在诸子争立,不可开交的时候,他却一副超然模样,没有卷入任何一个皇子朋党之中。太子胤礽得势的时候,他没有趋炎附势,处理关系合乎制度规矩。太子被废之后,他也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时时嘘寒问暖。

昭梿的《啸亭杂录》中记载:“理密亲王(即胤礽)时为储位,上(胤禛)事之最敬,而王先受宵小言,待上甚薄。及王被罪,圣祖将王缚置空庐,不许人渴见。上亲持汤羹以进,守者遏之,上日:'吾惟知尽昆弟之情,不知顾己之利害也。'圣祖闻而善之。”

对于后来势力很大的八阿哥胤禩,胤禛既不巴结,也不与之对抗,巧妙周旋,隐藏锋芒,等其出错。

对于父皇康熙,胤禛的“诚孝”自然发挥到了极致,他自己登基之后,曾经不无得意地回忆:

“朕蒙皇考慈爱教育,四十余年来,朕养志承欢,至诚至敬,屡蒙皇考恩谕,诸昆弟中独谓联诚孝。”

至于笼络人才,自然不用说了,年羹尧就是例子,他是雍亲王门下掌握兵权的实力派。

年羹尧

应该说,戴铎的上书说到了胤禛的心里,胤禛一直这么做!不过即便是面对亲信门人,胤禛还是没有摘下面具,他的回信中说:

“语言虽则金石,与我分中无用。”

真的无用吗?显然不是!胤禛不想在任何人面前显露出对大位的渴求,一切要做得自然而不露痕迹。

这就是胤禛,一个能把野心和欲望藏得无人察觉的权谋高手!

朱言:诚与孝,原本应该是一种天然的人性。在帝王之家的皇权争夺战中,竟然成了利器,其实这不过是一个“装”而已。胤禛是装的高手,所以他才会成为雍正皇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0651/297845513978.html

更多阅读

二月河帝王系列:雍正皇帝全集

 二月河帝王系列:雍正皇帝全集编辑:山间溪流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九王夺嫡第 一 回 瘦西湖他乡逢故知 天光楼布衣窘官宦第 二 回 虎踞关冤

历史上真实的九子夺嫡 马尔泰若曦历史原型

康熙这个老小子,8岁登基,做了61年的皇帝,生了50多个小孩,其中儿子35个,活下来的24个(序齿的),女儿二十来个,活下来的不清楚。但是古代皇家的女儿基本上都是政治的工具,皇帝也不宠爱,因此就不提了。大家估计都知道,康熙的儿子们都很牛,所以他晚

君临天下---九王夺位戏说) 君临天下之九王夺位29

穆旦天,是个恩怨分明的人,有恩必报,才会一次一次就十四爷。他杀了蓝如风的师傅。说起蓝如风的师傅是大明皇帝之后。想来真是悲哀,人毕竟跳不出恩怨情仇。他为了一个皇冠殒命了,死在穆旦天的手下。蓝如风固然毒如蛇蝎,她是她师傅一手带大的

雍正为何成为九龙夺嫡的最终胜利者 九龙夺嫡小说

何为九龙夺嫡呢,就是康熙的九个儿子争夺皇位的事,拿破伦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更何况是皇帝的儿子,生下来就有合法继承权,但是康熙儿子不少,所以就造成了九龙夺嫡的现象,并不是其它儿子不想争皇位,是有得年纪还小没权没势,有的

声明:《雍正皇帝 九王夺嫡 这个人为雍正设计了一套夺嫡方案,其实核心就一个字!》为网友别勉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