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 春光明媚练太极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交替,阴阳互根,是宇宙万物阴阳消长的根本规律。冬去春来,春光明媚,天地自然万物复苏,蓬勃生发。《黄帝内经》中记述道:“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三联阅读配图

  春暖花开,“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正是人们早起锻练的大好时光,但春季处于冬夏极阴极阳的交替时节,地气渐暖,早晚温差较大,料峭春寒,所以要注意“春捂”。春季参加太极拳运动时,穿着要宽松舒适,要时刻注意保暖,随地温的升高,逐渐减少衣服。单薄的太极服最好不要太早地穿上练功,太极服配合太极拳运动潇洒飘逸,能为练太极拳增色不少,但是穿得太少,身体寒冷不利于全身放松入静,行拳练功时不易进入状态,反而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根生于阴阳之理的太极拳可修身养性,舒缓胸臆,娱愉情志。顺应春季气候特征,参加太极拳运动时要从:心神意念;拳势动作和武德蕴藏等方面加以注意。

春光明媚 春光明媚练太极

  心神意念:春生时节,“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太极拳是内功拳,特别强调心神意念的锻练。春季练功心气应如同春天一样放松生发,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潇洒从容。演练太极拳时,周身处处放松开,心神意念无不放开。意念中使天、地、人密切相连,达到天人合一、心气相应。随太极拳势的开合而开合,一呼百脉皆开,以丹田为中心向四周的宇宙间散发松开。一吸百脉皆合,以丹田为中心将散发开的真元气收归于丹田。一呼一吸,一开一合气劲鼓荡,心息相应,息息归根,生生不息。

  拳势动作:大地生发蕴藏生机。万物欣欣向荣,"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行拳练功一招一式要交待得清楚干净,不急不燥,自然稳重,形断意相连,少用拙力猛打、猛发、猛跳,和用力震脚;不努气,不敝劲,不强为、不夸张、不做作,不装腔作势顾弄玄虚,不呆滞不拖泥带水,全凭顺应自然,以应春生之气,不滥行杀伐,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太极拳架舒展大气,以形体动作带动气血园满顺活,流而不腐,通过运动走劲排毒养颜,萌发新生,使身心内外焕然一新。

  武德蕴藏:自然生发蕴藏恩泽。"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由于上天不显露它清净光明的德泽,它蕴藏的生命力量就永远不会下泄。练太极拳德艺间修,德艺互根,德高才艺精,练 拳不可狂,不可有争强之意打人之心,否则心气不和,肝气不平,水火不济,阴阳失和违逆春生之道而发生疾病,所以应平心静气养肝益志,培养浩然正气顺应春生之道,保障夏长之气充足,使病痛防患于未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0951/130251045093.html

更多阅读

练太极拳注意事项 老人练太极要注意什么

 老人练太极要注意什么爱华阅读配图  人年老以后身体会慢慢衰弱,不适合做太剧烈的运动。太极拳的动作很舒缓,练习太极拳以后身体会变得很柔软,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每天活动一会儿,就把自己的筋骨给拉开了,对于老年人来讲,是再适

怎样集中精力排除杂念 练太极如何做到排除杂念

 练太极如何做到排除杂念爱华阅读配图  1、恭敬  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如何能学艺。  敬是敬畏天地自然的深远伟大,自觉融入自然、仰仗自然、学习自然,与自然开合同频、能量互换,自觉地顺着地心引

睡前练瑜伽好吗 睡前练太极好吗

 睡前练太极好吗爱华阅读配图  睡前练太极拳的好处  太极拳的练习,即“腹式呼吸”,通过腹腔压力的改变,使胸廓容积增大,胸腔负压增高,上下腔静脉压力下降,血液回流加速。  由于腹腔压力的规律性增减,腹内脏器活动加强,改善

太极拳对身体的好处 练太极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练太极能够起到心平气和以及锻炼身体的作用,注重养生,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更是一种常见的养生方式。那么大家知道练太极具体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吗?跟着爱华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练太极对身体的好处  1、对人体矿物

习练太极产生副作用的原因

太极拳已经被誉为最有效的养生运动之一,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公园或者广场上有老人跟着太极拳教程练习的身影。太极拳的好处有很多,但是为什么有部分练习者会出现副作用呢?出现副作用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习练太极产

声明:《春光明媚 春光明媚练太极》为网友左岸云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