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试卷 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物理试卷

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物理试卷

(理化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物理部分第五大题分为两组.A组适合学习一期教材的考生.B组适合学习二期试用教材的考生。

 

一、填空题

1.教室里的日光灯正常工作电压为________伏,消耗的是________能,家用电器之间是________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

2.图1(a)、(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1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1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均选填“(a)”或“(b)”]

 

 

 

 

 

 


3.如图2所示,灭火器放在烈日下温度会________ (选填“升高”或“降低”),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使其内能增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安全,灭火器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

4.如图3所示,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其重力势能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他与滑梯接触面间的摩擦是________摩擦(选填“滚动”可“滑动”)。当他滑至水平面进,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他具有________。

5.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主题是“传递激情,传递梦想”。若火炬手以1米/秒的速度沿直线匀速通过60米,需________秒,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火炬手是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6.木块在大小为2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秒内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前进1米,拉力做功为______焦,功率为______瓦;若木块重5牛,在此过程中重力对木块做功为______焦。

7.若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2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_____安,此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其电阻为_____欧。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伏时,该导体电阻为_____欧。

8.重为9.8牛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且保持静止,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牛,浸在水中的体积为________米3。

9.在图4的示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将________,电流表A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将___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某小组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如图5(a)所示,再分别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甲、乙、丙(G甲﹥G乙﹥G丙)缓慢提起相同钩码,如图5(b)、(c)、(d)所示。请仔细观察图是的操作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1)比较图5(a)与(b)[或(a)与(c),或(a)与(d)]两图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5(b)与(c)与(d)三图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图题

11.在图6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12.重为3牛的小球静止在水平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7中画出它所受重力G。

 

 

 

 

 

 


13.在图8中,标出通电螺线管和小磁针的N、S极及磁感线的方向。

14.在图9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使电键S能同时控制两盏灯。

 

 

 

 

 

 

 

 


三、计算题

15.质量为1千克的水,温度降低了20℃,求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4.2×103J/(kg·℃)]

 

 

 

16.质量为2千克、底面积为0.01米2的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质量为8千克的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求:

(1)酒精的体积V酒精;

(2)液面下0.1米处酒精产生的压强P酒精;

(3)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

 

 

 

 

 

 

17.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5伏且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Ω 2A”字样,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电压表的示数为2伏。求:

(1)滑动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阻值;

(2)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P1;

(3)现有阻值为15欧和24欧的两个电阻,请从中选择一个来替换电阻R1,要求:在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过程中,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能达到某个量程的最大值,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①应选择的电阻阻值为________欧。

②满足上述要求时,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四、实验题

18.在测定盐水密度时,可用托盘天平测盐水的________,用量筒测盐水的________。

图11

 

19.在“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先把杠杆支在支架上,通过调节________________,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左侧钩码处于图11所示A位置时,应将右侧的钩码向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0.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凸透镜

焦距f

实验

序号

物屏距离L

(厘米)

第一次成像

第二次成像

物距

(厘米)

像距

(厘米)

像的

大小

物距

(厘米)

像距

(厘米)

像的

大小

10厘米

1

49

14

35

放大

35

14

缩小

2

45

15

30

放大

30

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试卷 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物理试卷

15

缩小

3

40

20

20

等大

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

4

35

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15厘米

5

80

20

60

放大

60

20

缩小

6

64

24

40

放大

40

24

缩小

7

60

30

30

等大

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

8

55

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继续分析比较表格是物屏距离L与凸透镜焦距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

 

五、本大题分A、B两组

请在选定组的括号内打√    A组(   )   B组(   )

A组:(第21~24题为单项选择题)

21.某物质在存放过程中需要减慢蒸发,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升温      B.密闭      C.摊开      D.通风

22.通草小球在带正电的物体附近被排斥,则小球                 (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带负电     D.一定不带电

23.如图12所示,闭合电键S,灯L亮,一段时间后灯L熄灭。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R上。现用一只规格相同且完好的灯L'替换灯L,正确的判断是(   )

  A.若灯L'亮,则灯L一定断路          B.若灯L'亮,则灯L一定短路

C.若灯L'不亮,则电阻R一定断路      D.若灯L'不亮,则电阻R一定短路

 

 

 

 

 


24.如图13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而在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        )

  A.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B.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

C.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D.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

25.用图14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毫米,所测铅笔的长度为 5.25________ (填单位)。

 

 

 

 

 

 


26.小华同学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为4.5伏、7.5伏和9伏中的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小灯泡标有“4.5V”字样,估计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于1.5瓦。他按图15连接好电路,先将变阻器的滑片移至________端(选填“A”或“B”),然后闭合电键S,再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观察到小灯泡发光逐渐变________ (选填“亮”或“暗”)。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变阻器的滑片P恰好在中点上(即连入电路的电阻为10欧)。小华所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___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瓦。

 

 

B组(21~24题为单项选择题)

21.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

22.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  )

A.响度       B.音调      C.振幅       D.音色

23.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米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16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经过6秒,乙车离P点10米

C.甲车比乙车早3秒通过Q点      D.经过3秒,甲、乙两车相距6米

 

 

 

 

 

 

 

 


24.如图17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可能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25.在“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中,某一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8所示,则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为________安,若此时待测电阻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2伏,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欧。

26.在图1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电流表突然无示数。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或R2上。

(1)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小强同学用一只完好的灯L替换电路中的电阻R1,闭合电键S,观察灯的亮暗情况。若灯L亮,说明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灯L不亮,说明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理化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物理部分)

一、30分(第1~7题每格1分,第8~10题每格2分)

1.220   电   并联         2.(a)(b)          3.升高    热传递

4.减小   运动   惯性      5.60   运动        6.2    0.2   0

7.0.2    30  30           8.9.8    1×10ˉ3    9.不变    不变

10.(1)(缓慢提起相同重物)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2)使用动滑轮(缓慢)提起相同重物时,动滑轮的重力越小,所用的拉力越小。

二、12分(每题3分)

11.反射光线1分;对称1分;反射角60°1分。

12.重力的大小1分;方向1分;作用点1分。

13.通电螺线管N、S极1分;小磁针的N、S极1分;磁感线的方向1分。

14.连线正确3分。

三、20分

15.(4分)Q吸=cm△t                             (2分)

=4.2/(kg·℃)×1kg×20℃           (1分)

=8.4×104J                          (1分)

16.(7分)

(1)V酒精=m/ρ                             (1分)

=8kg/(0.8×103kg/m3) =0.01m3       (1分)

(2)P=ρgh                                 (1分)

=0.8×103kg/m3×9.8N/kg×0.1m=754Pa     (1分)

(3)F=G=mg=(2kg+8kg)×9.8N/kg=98N   (1分)

P=F/S=98N/0.01m2=9.8×105Pa          (1分)

17、(9分)

(1)R1与R2串联,故

     ∴ 

(2)

    

(3)①24

②当时,

 

  当时,

 

 

          ∴ 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1欧~6欧

四、10分

18、质量     体积

19、平衡螺母   右

20、(1)同一透镜   成实像时      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减小

(2)物屏距离L    第一次成像的物距等于第二次成像的像距

(3)物屏距离L大于该凸透镜的4倍焦距

五、A组:

21、B    22、A    23、C    24、D

25、1     厘米     26、A   亮    7.5      1.35

五、B组:

21、A    22、B    23、D     24、B

25、  0.2   10

26、(1)R1断路或R2断路

(2)R1断路  R2断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1251/107085944363.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试卷 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物理试卷》为网友丅站戀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