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资源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探讨

摘 要: 图书馆是实现信息资源自由、平等、免费获取的社会机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逐渐发展到今天的以信息资源建设及服务为目的的图书馆。图书馆是最先应用新技术的实体机构,图书馆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公共图书馆的图书采编工作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越来越重要,不仅影响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也影响到图书馆的综合建设。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图书采编的变化,然后重点探讨公共图书馆图书采编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网络环境 公共图书馆 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采编
图书馆信息资源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014-01
  随着计算机、通讯、数据库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面临诸多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契机。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通过利用高新技术导致信息载体发生改变,因而公共图书馆必须加强自身变革应对时代的挑战,这需要从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不同方面进行全新定位和整合。图书采�工作作为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料收集、整序和整合的关键部门,在面对信息化的工程中,应该在各个环节进行改变进而适应社会的发展,最大程度的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料的需求。
  一、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图书采编的变化
  1.图书采编在采编观念上的变化。以往传统图书馆的图书采编工作通常仅需要根据三大书目(社科新书目、科技新书目、标准新书目)等定购图书、磁带、磁盘等有形的实物,但是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资源不断出现,不仅仅有原来的固定书目,甚至还包括对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权,而并非实在的书籍,这就对公共图书馆图书采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图书采编工作人员树立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权的采编也属于图书采编的新观念。
  2.图书采编在采购方式上的变化。以往的图书采编在图书采购方面通常是由书店或图书经销商进行预定、购买、交换、捐赠等实现图书的购买工作;但在网络环境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借助网络就可以找到所购图书在网上的销售地址,在网上书店中选择物美价廉的书籍,然后通过网络就能够实现预定、采购文献这一系列工作。这样有效地缩短了图书流通发行环节,将广大读者、图书、出版商、发行者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大大地提高了图书的流通效率,同时为图书采购人员提供了现代化的采购手段和工具,从而为图书文献定购网络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图书采编在采购对象上的变化。以往图书采编的采购对象印刷型文献等有形书籍为主体。但是在网络环境下,各种各样的电子信息资源的出现,导致图书馆图书采编的采购对象不能够只局限在印刷类有形文献上,而是包括搜索信息、数据资源、网址等非实体信息资源,并通过利用网络、即时通讯设备等高新技术让各类信息资源均被公共图书馆收纳汇入本馆信息系统,从而及时提供给读者阅读浏览。
  二、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图书采编建设策略
  1.采用联机编目让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采编工作更加自动化、网络化。现阶段,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公共图书馆图书采编在形式、内容、设备等各个方面逐渐用自动化、网络化、社会化取代以往手工的、封闭的采编模式。公共图书馆的图书采编在网络环境下向联机联合编目方向发展,能够实现公共图书馆图书采编工作的完全社会化和标准化。因为图书馆的联机编目是共享的,使以往各自独立的目录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联合目录数据库系统,不再是各自为政,这样不但避免了的重复采编工作,而且使公共图书馆之间实现书目资源共享,使查找馆藏图书工作变得更加简单。
  2.采用更为标准、规范的图书编目著录。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图书编目著录工作要想实现网络化,就必须完成标准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得到共享。联机编目通过制定的统一标准和规范,从而搭建权威性的编目工作,保证的图书馆信息数据库的质量,提高图书馆图书分编效率。倘若图书编目数据不统一、不规范、不明确,不仅降低书目数据库的质量,进而影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所以说图书编目著录的标准化、规范化、明确化是现代网络环境下实现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
  3.对图书采编工作内容进行拓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不断贯彻落实,公共图书馆工作重心也逐渐向读者服务进行变化,公共图书馆的图书采编工作也走向读者服务第一线,改变以往的图书采编工作人员只对印刷型信息资源等有形的信息资源的分类编目,在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人员不但要对馆藏特有文献进行原始编目,还要整理网络上的信息资源,从而方便广大读者阅读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然而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数量多、类型复杂,如何有计划、有重点的进行资源选择,成为图书采编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所以在图书采编工作人员在图书采编过程中,需要甄选与本馆未来发展方向与用户需求、具有研究价值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编目。
  4.图书采编工作人员需要重新定位。在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需要培养一支合格的采编队伍。在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所需要的图书采编工作人员由以往单一型向复合型人才过渡,图书采编工作人员具有有形图书采编和网络信息采编双重身份,图书采编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高低会关系到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因而图书采编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图书情报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及市场营销理论和技巧,还要深入某一学科、专业,了解和熟悉这些学科的专业知识。另外随着高新技术在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广泛应用,采编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从而及时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存贮、组织、控制和提供利用,从而能够及时为读者提供信息交流、信息检索和信息咨询服务。所以说图书采编工作人员在网络环境下在观念、能力、知识储备和技术掌握上与之相适应,及时重新定位以适应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
  在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只有借助网络进行多元化的网络信息资源体系建设,才能丰富了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内容和形式,使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更加多元化,从而使公共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海英.公共图书馆期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图书馆学刊.2006(6).
  [2]叶杉.网络环境中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变化及发展趋势[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1251/258912052024.html

更多阅读

图书馆资源建设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已成为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资源建设成为衡量图书馆实力的重要指标。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保证,信息资源的质量和体系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图书馆信息服务的

环境会计问题探讨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问题

     在我看来,会计信息系统是指多种会计信息形成的有序结合、运行的系统。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与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同时,相关信息使用人员也可用此做出正确的决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传统的通

以微电影为例:网络环境下影视受众的心理转变

     一、从微电影的特征分析微电影受众的心理特征  微电影是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微电影依靠网络走红,它的受众是网络影视受众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探究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环境的网络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教学媒体这一要素已演变为独特的、丰富的网络环境,对课堂教学系统的运行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如

企业经营环境分析报告 网络环境下企业的经营管理变革

  ▲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科技学院SRC200546号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经济单位,其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本文从网络

声明:《图书馆信息资源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探讨》为网友大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