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市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特点及分类
旅游管理2班 1001402039 王芹
一、洪江市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古城商道文化
经国家古文物、古建筑专家考察论证,洪江现存一座全省乃至全国罕见的古商城正待开发。洪江古商城内有80多个馆、宫、殿、庙、庵、寺、院、祠,17家报社,23个钱庄,34所学堂,48个半戏台,50几家妓院,60多个烟馆,70余所酒家,80来个客栈,近百个作坊,近千个店铺,充拥于山城的每个角落。不愧是一幅展示明、清、民国社会景观的“清明上河图”,一所集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史资大全的活性博物馆。
(二)古城文化
黔阳古城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黔阳古城以明清建筑为主调,就地取材,大量使用红砂石、青石板、小青瓦、杉木、石片等,并有机融合了本地侗族、苗族建筑特色,如窨子屋、晒楼等。古民居敞亮明净,古宫祠华丽精致,建筑风格极具特色。
(三)稻作文化
怀化洪江市是我国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之一。新时期时代的高庙遗址就发现了稻作文化的踪迹。60年代到80年代,“世界杂交水稻之
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在安江农校研究出了杂交水稻,为解决全人类的吃饭问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洪江市内有以目连戏、傩戏、阳戏为代表的民间戏曲;有以“沅江号子”、“渔鼓”等为代表的民间音乐舞蹈;有以“石刻木雕”、“竹编花篮”等为代表的民间工艺;有以“祭杨公”、“放歌灯”为代表的楚巫习俗;有以“春卷”、“绿豆粉”等为代表的地方风味小吃等等,其中集艺术、民俗、宗教于一体的黔城目连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五)历史街道文化
洪江依附南北两条主要街道而形成的鱼骨状道路系统保存完整,古称九街十八巷,现存较完好的历史街区有:以商业店铺为主的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南正街;以会馆码头为主的上河街、下河街等。

二、洪江市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特点
(一)拥有可考的历史性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活动,距今已有三千年文明历史。洪江夏为古荆之地,周末隶属于楚,秦为黔中郡地,汉为武陵郡镡成县,唐朝隶属龙标县,宋置洪江砦,元设巡检司,明设洪江驿,清置洪江镇。它起源于春秋,成型于盛唐,鼎盛于明清,其发展与中国古代商
业发展同步。历史上以经营洪油、木材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内陆最早、最大、最完整的商业重镇。 (二)民族聚居地集中
洪江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现有侗、苗、瑶、回、土家等20个少数民族,土地总面积2164.4平方公里,山川秀丽,风光旖旎,环境优美,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甚多。
(三)多样性
洪江市内以洪江古商城、芷江受降城、通道古侗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集中连片的古城古镇古村,及县衙、书院、文庙、武祠遗址、古客栈、亭台楼阁、祠堂戏院等,文物古迹样式多种多样,罗列有致,功能齐全。
(四)不可再生性
洪江古商城是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遗存,是历史的残迹,着就决定了文物古迹不能再生产、建造。每一样文物古迹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人们可以复建,仿建出外形一样的古迹,但却无法复制文物古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因此,文物古迹也就具有不可替代性。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