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 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 孩子就是我们的痛点,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

导读:近日,一位自称是北京中关村二小的学生家长在网络发帖称,自己的孩子长期遭到同班同学的“欺凌”,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

  近日,一位自称是北京中关村二小的学生家长在网络发帖称,自己的孩子长期遭到同班同学的“欺凌”,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

  当家长把这一事情告诉老师时,老师把这个事说成是‘过分的玩笑’。

  校方表示,经学校多方调查、了解,声明称:“我们认为,上述偶发事件尚不足以认定其学生的行为已经构成校园‘欺凌’或‘暴力’”。

  中关村二小的发声,过于官气、与家长不能平等交流,甚至上升到冷漠的态度,让学生家长以及众多网友很不能接受。

  有人也许会说,不就是小孩子打架嘛,有必要搞得这么兴师动众嘛?

  呃……

  我从来不用这句话,但我必须得用一次了。

  等你有了小孩就知道了。

  因为当了家长,就会对这类事件产生强大的同理心。

  这事关乎的是我们的孩子,我们输不起。

  不管一个事故、一种病毒、一个灾难,它的概率有多低,也许只有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但是发生在我们孩子身上,它的概率就是百分之百啊。

  很多人说,一个人当了家长,就会变得更坚强,因为要保护孩子。可我想说,当了家长,也会变得更脆弱,因为害怕孩子受伤。

  孩子就是我们的痛点,我们的软肋啊。

  校园欺凌可以有多严重?

  我小时候是个胆小内向的软妹子,说话不敢大声,唯唯诺诺。

  我妈怕我被欺负,经常威胁我说:你要是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了回来哭,我就打你。

  所以,虽然我表面一付很好欺负的样子,但终究没有被欺负过。

  本以为校园欺凌离我们很远,但翻翻网络,这样事件在屡见不鲜,不管是电视里、漫画里,还是生活里,近到就在我们身边。

  看看这些真实的案例

  三亚市实验中学初二年级一名姓陈的学生多次找初一年级的小卓借钱,借完了都不还。11月5日,陈同学又借了钱,6日早上,小卓本想找他还钱,但没在学校看到人,就跟他平时要好的一个同学讲还钱的事。没想到当天上午,小卓就被几个同学拉到厕所暴打了一顿。这样还不解气,中午2点多在校门外,10多个人又对小卓拳打脚踢。

  3月31日放学后不久,三亚河东路某中学门口附近的景观桥上发生了群殴事件。3名女生扭打一名女生,旁边还有几个学生嬉皮笑脸地拿着手机拍摄。

  湖南郴州临武县一少女遭多人殴打,被打少女小诗说,打她的人是同班同窗找来的,因妒忌她“长得悦目”。后小诗被持续打两次,两次施暴进程对方均拍摄了视频并上传到网上。在视频中,小诗被踹10次、5次被扇耳光,被骑坐3次,扯两次头发。

  中学生廖某和同学去买东西吃,他同学被绊了一下,不知道怎么惹起来了,他们高三学生就和高二学生打起来了。廖某被一群学生围殴,用器物击打头部致伤,颅骨上的洞有小型水管那么大。

  真不敢想象,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自己会有多么的心疼和愤怒!

  拳打脚踢,看不出一点学生的感觉,仿佛电影里的古惑仔,但现实可一点都没有古惑仔那么浪漫。

  因为校园欺凌,我家乡有个高中每年都死人,然后一批人进少管所。要么是长期受欺凌求助老师家长都无果忍无可忍之下,冲冠一怒奋起反抗杀掉了长年欺负自己的同学,要么就是施暴的小崽子失手打死了同学,哪种事情都是最糟糕的结果。

  “校园欺凌”与“玩笑”的边界在哪里?

  今年4月国务院《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校园欺凌”即“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

  校园欺凌行为包括

  言语文字欺凌:挖苦嘲笑、起外号、说黄段子、威胁等;

  社交欺凌:有意排斥某人、孤立某人、散播有关某人的谣言、当众给某人难堪等;

  肢体欺凌:打人、朝某人吐口水、推搡绊倒、破坏某人的东西、做侮辱性手势等

  被欺凌高风险人群

  虽然没有任何因素必然导致一个孩子成为欺凌者或受害者,但以下人群中受害者比例更高:

  与众不同的孩子,例如看起来特别胖/瘦、戴眼镜或穿的衣服很特别、插班生、不去做同伴认为“很酷”的事情,等等;

  公认容易受欺负、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

  抑郁、焦虑或自信度低的孩子;

  不那么受欢迎、朋友少的孩子;

  不合群的孩子,被同伴认为讨人嫌、讨厌。

  当然,即使没有以上任何特征的孩子,也可能遭遇欺凌。

  以下特征的孩子,实施欺凌发生率更高

  攻击性强或者容易激怒;

  家庭不和谐或父母疏于管教;

  恶意猜测他人;

  难以服从纪律;

  认为暴力是好东西;

  朋友中有欺凌者;

  欺凌者并不总是那些更强壮的孩子,优势权力可以来自多个与身材无关的渠道——受欢迎程度、力量、智力等等。欺凌的孩子可能占有一项或多项优势权力。

  校园欺凌,谁是受害者?

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 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 孩子就是我们的痛点,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

  上面的漫画应该可以很清晰的表达被欺凌的孩子所受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即使多年过去了,即使身体上的伤口愈合了,但心里的伤疤还是会隐隐作痛。

  校园里,受害者不只是被欺凌的孩子,还有实施欺凌的孩子。

  根据上文的分析,实施欺凌的孩子也是由于社会家庭的影响而产生了一些心里上的问题。

  而研究表明,小时候有针对性地欺凌、压迫别人的孩子,长大后有很大可能性也会继续使用欺凌的手段或者其他负面行为去得到自己想要的,除非有成人及时和他们建立信任关系,进行干预。

  因此,我认为实施欺凌和被欺凌的孩子都是受害者,他们都需要心理发展和社会情绪方面的支持,需要有人像教识字数数一样地去教他们如何理解他人感受、共情、相互尊重和平等沟通等等。

  孩子被欺凌,家长如何应对?

  1.试着倾听孩子,了解事情原委

  当你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孩子已经独自尝试过很多其他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时候不要再急着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而是倾听事情的全部,听他把想说的都说出来。

  2.第一时间和学校取得联系

  鼓励孩子报告,或者帮孩子将情况报告给学校相关人员,不拖延,不隐瞒。

  3.对欺凌的孩子做好心里上的安慰:

  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

  鼓励他们及时说出生活中遭遇的欺凌事件;

  让孩子更多地和同伴一起参加活动;

  当孩子遭遇欺凌之后,让他们确信“遭遇欺凌并不是我的错”;

  适当教授孩子一些言语技能和身体技能,以缓解或制止欺凌发生。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多数家长和学校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忽视了对心理健康与健全人格的培养。大部分家长对学生心理建设不是很重视,他们比较愿意花天价去上小升初补习班。

  这起事件给各方带来很多启示,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要重视学习,更要重视孩子道德和心理健康的培养。经常和孩子保持沟通,告诉孩子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应鼓励孩子主动与父母、学校沟通,让孩子自信、乐观、开朗地成长。

  其次,作为成人,大家应谨言慎行,自己先不要歧视、标签他人,或者以任何借口对他人行不尊重的行为,比如餐厅吃饭时服务人员不慎出错,就对服务员大声斥责。在家对老人或小孩没耐心、出言不逊等等。

  作为学校,绝不能把类似校园事件看成简单的‘恶作剧’,应及时发现问题根源,对孩子进行疏导,培养孩子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由于欺凌者本身也属于未成年,我们应该以一个或者数个学校为单位,建立一个独立心理干预工作室。工作室配备有专门的心理教师,为学生提供辅导方案。

  教育部门对学校管理的评定不应该停留在“是否会出事”,而是应该评估出事后,是否公平公正的处理,是否保护了受害人。

  也许有些建议也只是空想,但就像马丁路德金说的:历史将记取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站在桥上的人不会明白桥底溺水的人有多痛苦。

  建议家长和老师:我不需要您温馨呵护,我更不要您关怀备至。当您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当你的学生开始内向封闭。请摸摸他的头,问他:你发生了什么?我可以帮助你。

最后,附上那位母亲的心声:

  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我要陪他向校园欺凌说NO

  今天是儿子十岁的生日,是个大日子。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顶着星星早起去上学,而是睡到太阳透过窗帘缝隙,刺到了眼睛。起床后,我又开车排在四环一点点向前蹭,而导航的目的地不是学校,是北医六院。

  漫长的等待,见了医生,开了一堆检查单子,拉着孩子楼上楼下在迷宫一样的诊室里穿梭,还需要随时避开那些自言自语、蹦蹦跳跳的精神分裂症,终于在医生下班前取到了所有的报告。女医生很无奈的看着我,一个小时前她就应该下班了,但是看到我拿着中度焦虑、重度抑郁的报告回来,她还是很尽职的坐下来在病历上写下了诊断:急性应激反应。

  “不要再让孩子上学了,在家休一周,学习什么的没那么重要,家长自己在家教教就行了,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再提起这件事,不要让孩子有任何压力,你们大人得去承担,去把这件事解决了。记住!不能带孩子去解决,你必须保护他。哎,你们哪个学校的呀?”第一次看病听到医生说这么多话。

  “哪个学校的?”

  “哦,中关村二小。”我恍如隔世般回过神,回答了医生。

  “名校也这样,哼!”医生的轻蔑反应是对我最大的共情吧。

  十年前的今天,我拼着命生下了儿子;

  十年前的今天,儿子拼着命来到我身边。

  每对母子都是这样拼着命才能相见,可是我却没有保护好他。

  上周四,课间操时,他一个人去卫生间小便,随后同班的两个男生跟了进来,一个堵在他所在隔间的门口大喊:“xxx我要打开门看看你的屁股!”

  由于那个隔间的门锁坏了,儿子很怕,很怕那个一直找他麻烦的胖子会冲进来,他想要赶快尿完跑出去,就在这时,另一个男生从旁边的隔间扔下了一个垃圾筐,正砸在他的头上,尿和擦过屎的纸洒了他一脸一身。那两个男生见状,哈哈哈一阵嘲笑跑走了,全程不到一分钟,而就这么短的时间是没有其他孩子在场的,这是个只有他一个人的空档。

  卫生间里又剩下他一个人,这时他开始哭了起来,他说自己太害怕了,一脸都是尿特别臭。因为很多男生淘气,经常会尿在垃圾筐里。

  当他回家告诉我这一切时,孩子已经抖成一团,我想安慰他拉他去洗澡,他立即嚎啕大哭起来,告诉我他已经在学校用凉水冲了好久好久,已经没有臭味了。

  11月的冬天,他用冷水一边哭一边冲头,之后只好用红领巾擦干,他怕被同学们发现而嘲笑他,他还要赶去操场上去检查做操情况,因为他是个体委。

  天啊!当我把他哭着说出来的断续片语连在一起的时候,我才知道,他遭遇了校园欺凌,在小学四年级的男生厕所里。

  我当即给班主任打电话,要求那两个孩子的家长到学校解决问题。

  我以为自己已经做了一个母亲最该做的事情——保护他。可我没想到解决之路竟然会这么艰难和漫长。

  第二天,我和先生带着孩子一起到了学校,除了对方学生家长,还有班主任和四年级教研组长。事情经过核实顺利,两个孩子供认不讳,伸手扔垃圾筐的孩子有点害怕了,吭吭哧哧说不出几句完整的话。

  倒是那个没动手的孩子,思维清晰、言语准确,并支持着动手的孩子“你就放心大胆的说,有什么说什么,你在这是安全的,他们不敢把你怎么样,你就说去!”

  小小年纪,我真佩服他的勇气,在老师和家长的面前如此镇定,包括解释垃圾筐里装的是带翔的纸,并以嘲笑的口吻给我解释翔就是屎的意思。

  问他当看到垃圾筐砸下去的时候他在做什么,他说自己在笑,因为这太可笑了。

  问他如果现在回到昨天那个时刻你可以做些什么,他说我也可以阻止他(另一个男生)扔垃圾筐。

  在孩子眼里事实是清楚的,但到了家长的嘴里就变成了玩笑,变成了我孩子就是有点淘气,变成了孩子小就是没有界限,变成了他就是随手一扔根本不懂那筐脏不脏。

  然而老师也直接定性为“就是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

  玩笑?你确定你没有在和我开玩笑?

  扔筐的孩子家长愤愤不平地给我们口头道了个歉。哦,对了,昨天她还在电话里表示这么点事不值得大动干戈地闹到学校去,我给你说声对不起你还不满意么?

  堵门大笑的孩子认为自己是个目击者,将所有责任推到扔筐的孩子身上。他妈妈一副不好惹的样子,始终嚷嚷这件事跟他们孩子没关系。就算他家孩子自己都承认从三年级开始骂我儿子侮辱性外号,四年级时不时推搡踢撞,上课干扰别的同学听讲。她还要在旁边补上一句“老师可是听清楚了,我儿子说那都是他后桌先招的他,他才上课打回去的”。哦,原来他们家的逻辑就是一言不合就动手打。

  老师的反应更是奇葩,没有共情我们受害者,反而质问孩子:“发生这事儿你怎么不告诉我呢?我在间操时看见你也没发现你有什么不对劲啊!”

  班主任老师在学生经历这么恶劣的袭击后没有看出情绪变化,是你太失职无能?还是一个十岁的孩子该获得奥斯卡影帝?内心充满委屈恐惧还要表现出波澜不惊?

  教研组长的“指导”更是奇葩,一边作证四年级的孩子没有边界正常,一边又告诉家长教孩子向攻击者认同,而不是反抗欺凌的行为

  这一次的沟通显然没有任何作用,儿子以为家长和老师可以为他讨回公道,但是没有。

  老师认为欺凌是玩笑;

  他没敢告诉老师反而被老师责备;

  那两个孩子很潇洒的度过了这个周五余下的时间,他们认为自己胜利了,因为在老师看不到的时候那个胖子又来出言不逊刺激他。

  接下来的周六周日,孩子晚上不肯睡觉,不愿意吃饭,一点小事就哇哇大哭,赖着我不敢一个人睡觉,好不容易睡着了又会惊醒……连续三天同样没怎么睡的我,连夜给校长写了封信,周一一早七点钟就等在校门口。

  终于见到了教学校长,以及德育主任,听了事情的经过,她们保证这个事情学校会解决。

  但是从周一下午放学后,她们把我带进休息室,轮流四个老师跟我谈了三个小时,主题竟然是让我放弃信中提出的四点诉求:

  1、处理、惩戒施暴的孩子;

  2、保护我儿子不受二度伤害;

  3、让施暴者的家长道歉;

  4、对方承担相应的治疗费用。

  然而这四点诉求的依据就是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啊!作为一个母亲,最基础的要求处理施暴者,保护我儿子不再受伤害,难道是无理取闹吗?!

  周二,德育主任打电话,但是绝口不提学校对我提出的四点诉求的处理意见。

  周四,班主任打电话约我去学校面谈,四个老师,其中有班主任、学校书记、德育副校长、某老师,男书记上来就是劈头盖脸一顿发难,大声呵斥,时不时还翻着白眼,可怜我拿着本子和笔本想记录学校的处理意见,这下变成好似犯人一般,毫无尊严,更是一个要点也记不下来,因为所有的要点都围绕我是一个过分的家长:孩子在学校受伤就该学校管,家长不可以有意见;以及要求对方家长道歉是不对的:到最后已经攻击到我是一个不够格的妈妈。

  他吼了半天我才听明白,原来学校接到了教委的电话,我家那位愤怒的爸爸已经向教委申请支持处理。

  让我家爸爸愤怒的点是班主任未征求孩子同意的情况下,让我的孩子频繁与欺凌的孩子互动非要让他们在一起玩,并且拍下看似“和谐”的照片发在班级群里。

  在孩子已经产生了应激反应的情况下,班主任的做法雪上加霜地加重了他的创伤,就为了“看上去没事了”不惜以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代价,这是爸爸不能忍受的!当天孩子放学回家边哭着提出不想再上学了(这也正是六院医生的医嘱,孩子的精神状态已经无法正常上学)。

  因为接到了区教委了解情况的电话,学校就恼羞成怒,不是配合上级处理问题,而是怒骂家长。

  男书记喝了好多次水,因为他已经吼得口干舌燥还不放弃。太可怕了,我长这么大重来没有被人这样骂过,对就是那种不带脏字但是充满了愤怒的攻击,其他老师则配合点头、窃语等肢体语言来制造另一种压迫。 我们明明是受害者,只要求学校处理和道歉,为什么要被如此对待?如果是为了自己的事情,我可能真的就瘫了。我努力克制自己发抖的身体,为了儿子不能怂,尽量勇敢地回应男书记的发难。

  那种偏分的长发,一说话就抖动的掉下来再被他以90年代的潮流动作撩回去,黑眼圈、翻白眼、口沫横飞、拍桌子……

  够了,这一切不就是我儿子被欺凌时的感受吗?突如其来的侮辱,连我一个四十岁的人都产生了濒死的危机,更何况他一个十岁的孩子。

  天啊!我无法再忍受,收起笔本站起来,径直走了出去。

  当看到等在校门口的儿子时,我还要努力忍住泪水向他微笑,我是妈妈,我要为了我的孩子而战斗,我要在他受到伤害时不顾一切地站出来,我要告诉他寻求公正的方向,我要拼尽全力让阳光冲破雾霾照亮本该保护孩子的校园……

  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无论多么艰难,妈妈都要带着十岁的儿子向校园欺凌说NO!

  

  故事征集

  记录宝宝与你的甜蜜故事

  私人定制属于你的甜蜜漫画

  说不定下一期的漫画主角就是你哦

  祝每个妈妈都有美好的生活!

  别忘了@需要的朋友一起看哦!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1351/293143029975.html

更多阅读

遇到火灾该怎么办 工伤事故怎么处理办法

遇到火灾该怎么办——简介火灾火灾,有时既是天灾也是人祸。一场火灾,能吞噬人民群众的宝贵财产,也会吞噬我们的宝贵生命,甚至消防队员为此牺牲的事情也时有耳闻,火灾猛于虎,让我们认真学习防火知识,防患于未然吧。遇到火灾该怎么办——防

遇到感情问题怎么办 在线解答情感问题

遇到感情问题怎么办——简介我们经常在生活中会遇到感情问题,当我们遇到时我们该怎么办呢?是不是觉得很迷茫?遇到感情问题怎么办——工具/原料感情问题人遇到感情问题怎么办——方法/步骤遇到感情问题怎么办 1、父母反对:父母是我们最

遇到碰瓷怎么办? 酒驾遇到碰瓷怎么办

遇到碰瓷怎么办?——简介 交通事故是件让所有车主都会头疼的事,尤其对于那些并不“老道”的车主来说,运用快速处理的方式来应对常见事故,似乎也并不怎么容易。倘若不幸遇到不法份子趁机诈骗、甚至敲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碰瓷”,车主们又

小学生遇到火灾,该怎么办?____毛彦喆 遇到校园欺凌该怎么办

如果是学校发生火灾的话,大家千万要冷静,不能慌,一慌的话就一团糟而误了逃生的机会。然后立刻告诉老师,听从老师的安排,有秩序地、以最快的速度逃到安全的地方。如果是在街上发生火灾,应该立刻告诉大人,也可以打119报警,离开危险区。在家发

遇到碰瓷怎么办?如何应对碰瓷? 遇到碰瓷的应对方法

遇到碰瓷怎么办?如何应对碰瓷?——简介 开车的朋友现在经常听见一个词“碰瓷”,现如今,这类倒霉事儿更多则是发生在私家车主身上,在广州、北京等地甚至还出现了团伙作案的“职业碰瓷党”。对一个开车的人来说碰瓷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情,下面

声明:《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 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 孩子就是我们的痛点,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为网友眼成海却未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