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Science
第37卷第8期2015年8月
2015,37(8):1609-1620
Vol.37,No.8Aug.,
2015
文章编号:1007-7588(2015)08-1609-12
西沙群岛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游长江1,侯佩旭1,邓灿芳2,马科1,李欣达1,邹明亮1,梅振炜1,王景清1
(1.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海口570228;2.海南铭投实业有限公司,海口570208)
摘
要:本文依据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对西沙群岛进行旅游资源调查、分
类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西沙群岛旅游资源拥有8个主类,26个亚类及79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的100%、83.87%和50.97%;西沙群岛354个旅游资源单体中,特品级旅游资源单体有2个,占总数的0.56%,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41个,占11.58%,普通级旅游资源单体101个,占28.53%,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单体212个,占59.89%。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基本特征为:数量大,类型丰,高等级资源少。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区可分为宣德群岛旅游资源区和永乐群岛旅游资源区两个基本对等的区域。西沙群岛旅游资源优势表现在资源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环境优良;其劣势表现在高端旅游资源数量少、交通不便、环境容量小、地缘关系复杂。西沙群岛是中国热带海洋和海岛旅游资源最典型的分布区域,具有重要发展意义。
关键词:西沙群岛;旅游资源;调查;分类;评价
1引言
西沙群岛系隶属于海南省三沙市,位于南中国海中西部,分布于15°47′-17°08′N,111°10′-112°
2]
55′E之间的所有岛礁的总称[1,。西沙群岛分布在
针对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全面系统的调查、分类与评价研究尚属空白。
2调查与评价方法
目前中国学者在进行旅游资源调查研究时,不论是区域性旅游资源调查还是专项旅游资源调查,都是以现行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为根本依据的[8-10]。2.1调查与评价依据
本次西沙群岛旅游资源调查的指导和依据是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
[11]
评价》;其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单体评价的依据是
50多万km2的海域,由40多个岛、洲、礁、沙、滩组成,可分为宣德群岛和永乐群岛两个岛群[1-3]。
1)
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指
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关
出:“积极稳妥推进开放开发西沙旅游,有序发展无居民岛屿旅游。”2012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省地级市行政机构三沙市。西沙群岛旅游开发拉开了序幕。
由于南中国海地理位置之重要、战略地位之突出、地缘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之特殊,南中国海海洋与岛屿旅游开发一直是区域博弈关系中的焦点问题。故而,基于南中国海岛屿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外都相对滞后,尽管有学者尝试对西沙
4-7]群岛旅游及其开发进行过一些探索性研究[2,,但
上述标准中表2“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确定的项目、赋分标准及方法[11]。2.2调查过程
本研究所依托的西沙群岛旅游资源的田野调查工作涵盖三次调查过程:
(1)2008年4月26日至5月3日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组织的针对西沙群岛岛礁及附近
收稿日期:2014-04-11;修订日期:2015-03-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61054,41361089);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HNSK(2)13-14);国家旅游局重点科研项目(13TABK002);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120)。
作者简介:游长江,男,苗族,湖南怀化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E-mail:youchangjiang@aliyun.com。1)国发〔2009〕44号,见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
资源科学
第37卷第8期
海域的海洋资源状况进行的考察调研工作。本次考察由“琼沙3号”海轮、“渔政309号”渔政船和“琼琼海20008号”渔船承担交通任务,完成西沙群岛之宣德群岛所有岛礁及北礁旅游资源的登岛调查。
(2)2011年7月22日至25日,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成员乘“琼沙3号”海轮、“琼琼海02038号”渔船赴西沙群岛永兴岛、石岛、赵述岛对其旅游资源、旅游环境进行登岛调查。
(3)2013年7月31日至9月1日,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成员乘“琼沙3号”海轮、“甘泉岛号”公务船、“琼琼海01065号”渔船、“琼琼海05067号”渔船、“三沙0001001号”渔船对宣德群岛所有岛礁、永乐群岛部分岛礁登岛调查。2.3调查方法、内容及成果2.3.1调查方法
(1)登岛调查。顺利完成登岛调查的岛屿包括永兴岛、石岛、赵述岛、北岛、中岛、南岛、东岛、西沙洲、北沙洲、中沙洲、南沙洲、新沙洲、晋卿岛、金银岛、全富岛、鸭公岛、银屿等17个岛屿和沙洲。这类岛屿的旅游资源调查主要采用实地田野调查、卫星遥感调查、资料查询、问询访谈等方法,逐岛完成环岛资源踏勘、并与卫星遥感影像比较核对,对每个资源单体逐一采集坐标、测量、特征描述、记录、摄影及标本采集。
(2)未登岛的调查。琛航岛、广金岛、珊瑚岛、中建岛等4个岛屿因军事管制原因暂未获准登岛调
查;甘泉岛、盘石屿、石屿和髙尖石等4个岛屿和礁石因气象和海况条件限制暂未实现登岛调查;另有三峙仔、银屿仔等微型附属沙洲则无需实施登岛调查。这类岛屿的旅游资源调查主要采取资料查询、卫星遥感调查、摄影、问询访谈等方法。2.3.2调查内容
依据国家标准GB/T18972-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西沙群岛旅游资源调查内容包括资源单体定位(采集坐标)、资源数量调查、资源分类、资源性质与特征描述、资源分布区域条件调查、资源开发与保护现状调查等;逐岛完成资源单体数量统计、定位及标注、资源单体等级评定、填表。在此基础上,对调查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研究,编写调查文件。2.4调查工作成果
本研究所依托的西沙群岛旅游资源的田野调查工作共完成354个旅游资源单体的统计和调研;填写129份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对所有已登岛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影像记录;完成西沙群岛所有岛礁的资源与环境基础调查,并分别编制27个岛礁资源与环境图件;完成西沙群岛各岛礁旅游资源单体定位及标注图件24幅;编制完成西沙群岛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分布总图。
3调查与评价结果
西沙群岛旅游资源调查与分类结果见表1及表2。资源等级评价结果见表3。资源各类型的等级分布结果见表4、表5和表6。西沙群岛优良级旅游
表1西沙群岛旅游资源主类、亚类、基本类型及单体统计
AA游地
AB沉积与构造
AAE奇异自然现象AAF自然标志地ABC节理景观ABD地层剖面
浪花礁、海上火山(高尖石)、海上热带风暴(3)高尖石、北礁、东岛、中建岛(4)石岛蒸发岩节理(1)石岛海蚀崖剖面(1)
部分岛礁鸟粪石(磷酸石矿)(石岛、永兴岛、东岛3处)、海洋油气矿点、海底结核矿点(5)
石岛老龙头、石岛蛟龙出海、大石头、根管石(4)石岛海蚀洞、龙眼、永乐天使眼蓝洞(3)海岸沙堤(14岛)、沙咀(18岛)(32)沙滩、砾滩、蒸发岩滩(24岛)(24)髙尖石火山遗迹(1)
(接下页)
ABF矿点矿脉与矿石积聚地
AC地质地貌过程形ACE奇特与象形山石迹
ACL岩石洞与岩穴ACM沙丘地
ADACN岸滩
ADE火山与熔岩
2015年8月续表1
主类名称(8个)亚类名称(26个)
AEB水域风光
游长江等:西沙群岛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基本类型名称(79个)AEA岛区AEB岩礁
旅游资源单体(354个)海岛景观(各岛岛礁景观)(26)
珊瑚礁(各环礁礁区)、石岛海蚀地貌(7)
潟湖(琛航岛、南岛、中建岛、赵述岛、鸭公、全富)、淡水潟湖(东岛)(7)岛心沼泽(部分岛屿:南沙洲、东岛、琛航岛等)(3)地下冷泉(部分岛屿:甘泉岛、晋卿岛、西沙洲等)(3)各岛海域(21)
各岛、各环礁礁盘浪击(26)
热带珊瑚沙岛林地(各岛自然林地、人工林地:将军林、西沙洲、金银岛、晋卿岛等)、东岛自然植被(5)羊角树灌木丛(各岛)(15)金银树(1)
红草草地(南沙洲、东岛、南岛、北岛等部分岛屿)(4)马樱丹、牵牛花花卉地(1)
各岛礁周边海域(114种珊瑚礁观光鱼类、海龟、海豚、飞鱼等)(1)东岛野牛(东岛)(1)
东岛(鲣鸟、乌燕鸥、黑枕燕鸥、暗缘乡眼等60多种鸟类)(1)东岛红脚鲣鸟(白鲣鸟)(1)
海上日出、日落、流星、星象观测地(各岛)(1)海上朝霞、晚霞、彩虹、日晕、月晕观测地(各岛)(1)各岛避寒地(1)
西沙收复纪念地(永兴岛)(1)
BB天然湖泊与池沼BBA观光游憩湖区BD泉
BBB沼泽与湿地BDA冷泉
BE河口与海面
C生物景观
CA树木
BEA观光游憩海域BEC击浪现象CAA林地CAB丛树
CB草原与草地CC花卉地CD野生动物栖息
CAC独树
CBA草地
CCA草场花卉地
CDA水生动物栖息地CDB陆地动物栖息地CDC鸟类栖息地CDZ海鸟
D天象与气候景观
DA光现象DB天气与气候现象
DAA日月星辰观察地DAB光环现象观察地DBC避寒气候地
E遗址EB社会经济文化活EBA历史事件发生地动遗址遗迹
DBD极端与特殊气候显示地我国典型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显示地(各岛)(1)EBB军事遗址与古战场EBC废弃寺庙EBE交通遗迹EBF废城与聚落遗迹
日本和法国人的营房和炮楼(永兴岛、金银岛)、营房(珊瑚岛)、瞭望台与住房(琛航岛)、炮楼(中建岛)(6)
孤魂庙(永兴岛)、神庙(金银岛)、珊瑚石庙(珊瑚岛)、土地庙(晋卿岛)、神庙(琛航岛)、北岛小庙、东岛小庙、广金岛小庙、甘泉岛小庙(9)古海上丝绸之路遗迹(华光礁、北礁、石屿等)、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瓷盘瓷器(金银岛)、铜钱(晋卿岛)、美国商船(中建岛)(5)唐宋遗址(甘泉岛)、渔民聚落遗迹(部分岛屿)(2)
海洋博物馆、南海研究站、气象站、中国科学院南海研究基地(永兴岛)(4)
俱乐部(永兴岛)(1)将军林(永兴岛)(1)文化站(永兴岛)(1)
码头、机场、海产养殖地(永兴岛)、灯塔(部分岛礁)、三沙市政府大楼(5)
北京路商业街(永兴岛)(1)海洋博物馆(永兴岛)(1)
碉堡、战壕、机场、码头、战舰(部分岛礁)、将军林、西沙军事设施、国防文化(8)
石岛日出、港口景观观赏点(2)市政府招待所(永兴岛)(1)烈士陵园(琛航岛)、各种庙宇(2)海洋博物馆、军史馆(永兴岛)(2)
体育运动场(永兴岛、东岛、琛航岛、金银岛、中建岛)(5)卡拉OK厅(永兴岛)(1)
(接下页)
F建筑与设施FA综合人文旅游地FAA教学科研实验场所
FAB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FAD园林游憩区域FAE文化活动场所
FAF建设工程与生产地FAG社会与商贸活动场所FAH动物与植物展示地FAI军事观光地
FB单体活动场馆
FAK景物观赏点FBB祭拜场馆
FBA聚会接待厅堂(室)FBC展示演示场馆FBE歌舞游乐场馆
FBD体育健身馆场
性建筑
资源科学
第37卷第8期
灯塔、灯桩(北礁、浪花礁、永兴岛、西沙洲、赵述岛、珊瑚岛、金银岛、琛航岛、东岛等)、瞭望塔(永兴岛、东岛、中建岛、珊瑚岛、金银岛)(14)
石岛摩崖石刻(1)主权碑、领海基点碑(部分岛礁)、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南海诸岛地形图碑(永兴岛)、石碑(金银岛)、烈士纪念碑(琛航岛)、收复南海岛屿纪念雕塑、三沙市设市纪念碑(8)市政府前国旗广场(1)永兴岛观海亭廊(1)北京路(永兴岛)(1)
海岛村社(永兴村、七连屿村(赵述岛、北岛)、晋卿岛村、鸭公岛村、银屿村、羚羊礁村)(7)
中国最南端邮政局、超市、海产商店(永兴岛)(3)
海产品市场(永兴岛、赵述岛、鸭公岛、晋卿岛、银屿等岛礁)(5)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琛航岛)(1)赵述岛祖墓(1)
军港(永兴岛、琛航岛、金银岛、东岛等)、民港、渔港及码头(永兴岛、东岛、晋卿岛、金银岛、珊瑚岛、鸭公岛、中建岛)、三沙市专用码头(12)机场(永兴岛)、直升机场(琛航岛、珊瑚岛)(3)赵述岛环岛公路(1)
船只(琼沙3号、三沙1号)(2)
水井(永兴岛、甘泉岛、珊瑚岛、金银岛、东岛)、苦水井(赵述岛、琛航岛、晋卿岛、广金岛、西沙洲、石岛)(11)
港口堤坝(永兴岛、东岛、琛航岛、金银岛、珊瑚岛、中建岛)(6)海产品及制品(各岛)(1)
海产品药材及保健品食材(制品:西沙诺尼、海马酒)(各岛)(2)非国家保护文物类海捞瓷、币等(1)僧一行、姚汝钰、张君然、吕远(4)岛礁名称由来、变迁、收复事件(2)驻岛部队业余文艺队(1)
《西沙儿女》(浩然)、《西沙我可爱的家乡》(歌曲)(吕远)、《南海风云》(电影)、《美丽的西沙》(纪录片)、《南沙诸岛》(纪录片)、《西沙之战》(诗歌)(张永枚)、《三沙文丛》(许俊)(7)
FCFCB塔形建筑物
FCG摩崖字画
FCH碑碣(林)
FCI广场
FD居住地与社区
FCK建筑小品FDB特色街巷FDC特色社区FDG特色店铺
FE归葬地FF交通建筑
FDH特色市场FEA陵区陵园FEB墓(群)FFC港口渡口与码头FFD航空港FFZ公路FFY船只FGB水井
FG水工建筑
G旅游商品GA地方旅游商品
FGD堤坝段落
GAC水产品与制品GAG其他物品HAA人物HAB事件HBA文艺团体
GAD中草药材及制品
GAE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非保护类贝壳、珊瑚工艺品(1)
H人文活动
HA人事记录HB艺术
HBB文学艺术作品
HC民间习俗HCA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HCB民间节庆HCE宗教活动HCF庙会与民间集会HCG饮食习俗
渔民风俗:南海更路经、祭兄弟公出海仪式(2)渔民公期节(1)渔民祭海(1)渔民公期(1)打边炉(1)
表2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各层次数量统计
Table2ClassnumberstatisticsoftourismresourcesinXishaIslands
(个,%)
表3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各等级数量统计
Table3LevelnumberstatisticsoftourismresourcesinXishaIslands
(个)
注:五级旅游资源也被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
2015年8月
游长江等:西沙群岛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表4西沙群岛各主类旅游资源评价统计
五级旅游A地文景观类B水域风光类C生物景观类E遗址遗迹类
101000002
0.280.2800000.5600
500022009
四级旅游1.41000.560.56000
三级旅游19020360300
5.380.560.851.690000
一、二级旅游53143022009
14.973.950.852.546.21000
未获等级旅游334624495
12.996.781.1320.061.415.652.549.32
旅游资源11160302354
31.3616.958.471.1328.531.415.656.50
资源等级
D天象与气候类F建筑与设施类G旅游商品类总计H人文活动类
7120
10120
2.548.4810128.5321259.89354100.00
注: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其中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表5西沙群岛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评价统计
五级旅游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总计
202
0.560.560
549
四级旅游1.411.132.54
三级旅游21309
5.942.548.48
一、二级旅游7010131
19.7728.538.76
未获等级旅游107105212
30.2329.6659.89
旅游资源205149354
57.91100.0042.09资源等级
表6西沙群岛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评价并项统计

资源等级
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
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总计
281341
百分比7.9111.583.67
普通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7010131
百分比19.7728.538.76
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107105212
百分比30.2329.6659.89
旅游资源单体总数数量205149354
百分比57.9142.09100资源分布见图1、图2。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统计见表7。
拥有79个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占全国155个基本类型的50.97%。按尹泽生等的研究结果,如果某地区级行政区域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与全国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的比值在41%~60%之间,则表明该区域旅游资源丰度等级属于中等丰;而县级行政区域占全国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比例大于40%者,则表明该区域旅游资源丰度等级为丰富[12]。如果考虑三沙市虽为海南省地区级行政区,但其陆地面积十分狭小,而西沙群岛为三沙市的一部分,陆地面积仅为约8km2,则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堪称丰富。
4结果及分析
4.1西沙群岛旅游资源类型及单体的数量特征4.1.1旅游资源数量丰富
由表1、表2可知,西沙
群岛所有354个旅游资源单体分布于国标的8个主类,26个亚类及79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的100%、83.87%和50.97%。西沙群岛拥有所有旅游资源主类;拥有除河段、瀑布、冰雪地、史前人类活动场所及现代节庆5个亚类的26个旅游资源亚类;
资源科学
第37卷第8期
图1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分布
Figure1ThetourismresourcesdistributionofXishaIslands
注:资源单体信息见表7。
图2西沙群岛优良级旅游资源及其分布
Figure2ThetourismresourcesofexcellentlevelanditsdistributionofXishaIslands
4.1.2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由表1、表4和表5进一
文旅游资源单体为149个,占42.09%,表明在数量上西沙群岛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人文旅游资源为辅;②自然旅游资源中,以地文景观类为主,为111
步统计分析,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单体分布具有如下特征:①自然旅游资源单体为205个,占57.91%,人
2015年8月
游长江等:西沙群岛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个单体,占31.36%,其次为水域风光类,为60个单体,占16.95%;③人文旅游资源中,以建筑与设施类为主,为101个单体,占28.53%,遗址遗迹类次之,为23个单体,占6.50%;④自然旅游资源中,以天象
表7西沙群岛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统计
序号资源单体名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
西沙珊瑚礁生态区永兴岛岛礁景观石岛岛礁景观西沙洲岛礁景观东岛岛礁景观七连屿甘泉岛唐宋遗址海上丝路文化国防文化军事设施旅游资源北京路日本炮楼
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法国炮楼将军林海洋博物馆赵述岛岛礁景观老龙头南沙洲岛礁景观中沙洲岛礁景观北沙洲岛礁景观南岛岛礁景观中岛岛礁景观北岛岛礁景观东岛灯塔晋卿岛岛礁景观法国楼金银岛岛礁景观筐仔沙洲岛礁景观鸭公岛渔村鸭公岛岛礁景观全富岛岛礁景观银屿岛礁景观琛航岛烈士陵园琛航岛岛礁景观广金岛岛礁景观甘泉岛岛礁景观珊瑚岛岛礁景观中建岛岛礁景观
等级五级四级四级四级四级四级四级四级四级四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三级
资源单体序号12457163052128108127125126281012142324343740424550566171787980818488939410511011712099962
基本类型AEACDCAEAAEAAEAAEAAEBEBFFAIFAIEBE
与气候类单体最少,为4个,仅占1.13%;人文旅游资源中,以旅游商品类单体最少,为5个,仅占1.41%。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类型旅游资源单体覆盖了全区,限制了单体数量;另一方面是因为西沙群岛旅游开发尚在起步阶段,旅游商品资源尚处于自然生长状态。4.2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单体的等级特征
4.2.1高等级旅游资源数量少,低等级旅游资源数量众多,呈金字塔形分布
由表3、表4和表5可知,
西沙群岛所有旅游资源单体中,获得等级评定的单体为142个,占单体总数的40.11%。其中,特品级单体有2个,占总数的0.56%;优良级单体41个,占总数的11.58%;普通级单体101个,占总数的28.53%;未获等级单体212个,占总数的59.89%。由此可见,西沙群岛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单体占绝大部分,特品级旅游资源最少,各等级旅游资源数量呈金字塔形分布(见图3)。
4.2.2高等级旅游资源以自然资源类为主,旅游资源的自然属性明显
由表6可知,在西沙群岛所有
41个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中,自然旅游资源为28
东岛白鲣鸟自然保护区五级
FAG/FDBEBBEBBFCH
FAI/CAA/FADAEAACEAEAAEAAEAAEAAEAAEACDZFCB/FAFAEAEBBAEAAEAFDCAEAAEAAEAAEAAEAAEAAEAAEAFEA/FBB
FBC/FAA/FAH
个,占同级别总数比例的68.29%,其中包括本区所有2个特品级单体;人文旅游资源为13个,占同级别总数比例的31.71%,没有特品级单体。由此可见,西沙群岛高端旅游资源主要为自然旅游资源,反映西沙群岛旅游资源以自然属性为主的特征。4.2.3高端旅游资源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西沙群岛仅有2个特品级旅游资源单体,它们分
东岛红脚鲣鸟(白鲣鸟)三级
图3西沙群岛旅游资源等级分布
Figure3ClassdistributionoftourismresourcesinXishaIslands
资源科学
第37卷第8期
别是“西沙珊瑚礁生态区”和“东岛白鲣鸟自然保护区”;而41个优良级旅游资源中,有22个为各岛“岛礁景观”,占同级资源数量的53.66%。这些高等级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是明显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这反映西沙群岛旅游资源的价值必须依托其区域性、综合性和整体性来体现。
4.2.4自然旅游资源的地域性特征突出,人文旅游资源的地缘性特征明显
由表4进一步分析可知,
西沙群岛自然旅游资源中28个优良级旅游资源全部分布在地文景观类和生物景观类,分别是25个(占总数的7.06%)和3个(占总数的0.84%),它们的共同特点正是其热带、海洋、海岛属性;人文旅游资源中13个优良级旅游资源全部分布在遗址遗迹类和建筑与设施类,分别是5个(占总数1.41%)和8个(占总数2.25%),以海洋历史文化、海疆国防文化为特色。反映了西沙群岛自然旅游资源的地域性特征,和其人文旅游资源的地缘性特征。
4.2.5未获等级旅游资源数量众多,表明资源具有较大的生长和发展空间
评价结果显示,西沙群岛
拥有多达212个,占总数比例高达59.89%的未获等级的旅游资源单体。这个结果表明:①西沙群岛旅游资源虽然数量大,但大部分单体等级偏低;②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具有较大的成长和发展空间。
造成这个结果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客观原因是,西沙群岛旅游开发尚未正式启动的事实,影响了其旅游资源评价的等级,有些旅游资源如水域风光类、天象与气候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等旅游资源随着区域旅游开发的深入,其价值将可能有所提升;主观原因是,由于西沙群岛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研究尚属探索性的,研究者采取了尽可能谨慎的态度和评价原则,有意识地增加了所统计的旅游资源单体的基数,从而导致高等级资源单体所占比例有所下降。4.3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区域分布特征
4.3.1岛礁及周边区域旅游资源分布多,海域分布少
现行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
[11]类、调查与评价》实质上是一部以陆地旅游资源为
4.3.2两个分布区域的地理分异明显,但资源条件相似,旅游资源对等分布
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可
依据其岛群明显的地理空间分异特征,天然地分为宣德群岛旅游资源区和永乐群岛旅游资源区两个区域(见图1)。但由于宣德群岛和永乐群岛同位于西沙隆起台阶上,空间位置相近、岛屿数量和岛礁面积也十分接近、岛礁地质地貌条件相同、地理环境相似,因此,两岛区资源条件几乎相同。两岛区旅游资源呈现几近对等分布的特征。
在西沙群岛所有354个旅游资源单体中,有51个单体属于跨区域资源,为两个区域所共有,如“西沙珊瑚礁生态区”、“海上丝路文化”、“琼沙3号”海轮等,占14.41%。其他303个资源单体中,宣德群岛分布153个,占50.50%;永乐群岛分布150个,占49.50%(见表8、表9)。
4.3.3两个区域资源的差异性小,相似性大
表8、
表9进一步显示,宣德群岛旅游资源区和永乐群岛旅游资源区除了旅游资源数量十分接近外,其旅游资源类型、等级也十分接近,反映两区旅游资源差异性小,而相似性大的特征。
从资源类型看,除两区共有资源外,宣德群岛拥有自然旅游资源98个,占总数27.68%,拥有人文旅游资源55个,占总数15.54%;永乐群岛拥有自然旅游资源96个,占总数27.12%,拥有人文旅游资源(图1,图2)。
54个,占总数15.25%。表明两区资源类型的相似性
从资源等级看,除两区共有资源外,宣德群岛拥有优良级旅游资源21个、普通级旅游资源47个、未获等级旅游资源84个,分别占总数的6.20%、13.28%和23.72%;永乐群岛拥有优良级旅游资源15个、普通级旅游资源51个、未获等级旅游资源84两区资源等级也十分相似(图1,图2)。
4.3.4宣德群岛旅游资源的社会经济性占优,永乐群岛旅游资源的原生性更突出
由于宣德群岛的
永兴岛是三沙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宣德群岛旅游资源的社会经济性更为突出;而永乐群岛旅游资源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相对较弱,其旅游资源的原生性更突出,具有更强的神秘感。
个,分别占总数的4.24%、14.40%和23.72%。表明
主要对象的研究标准,对海域旅游资源关注不足。以此为研究依据,西沙群岛旅游资源集中分布于岛礁及周边区域,而广袤的海域旅游资源稀少。
2015年8月
游长江等:西沙群岛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个,%)
表8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分区统计、评价结果
五级旅游资源
岛区
资源类型
宣德群岛独有单体
A地文景观类
B水域风光类C生物景观类E遗址遗迹D天象与气候类F建筑与设施G旅游商品
永乐群岛独有单体
H人文活动
0010000000000000100000002
000000000000000.280000000.5600
5000000000001000000012009
Table8PartitionandevaluationstatisticsoftourismresourcesinXishaIslands
四级旅游资源
1.4100000000000.280000000.280.560000
802024011000120000000003000
三级旅游资源
2.2700.560.561.1300000.280.560000000008.48000
2462012300810670000000301010
一、二级旅游资
6.78
1.690.560.853.39000
未获等级旅游1719140100
4.805.373.950.289.32000
旅游资源5425190600
15.267.065.371.69000
0.28
334913.84
A地文景观类B水域风光类C生物景观类E遗址遗迹
3.11298.192.260.281.691.980000000.850000
1327
3.677.631.981.698.760000
5335
14.979.892.263.950000
D天象与气候类F建筑与设施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
706003034275
80
31
1440
00403435
11.30
两岛区共有单体
A地文景观类B水域风光类C生物景观类E遗址遗迹
0.850.851.130.561.981.4159.895.65
1.130.851.130.853.391.415.65100
D天象与气候类F建筑与设施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
1220
总计
2.5428.53212
20
354
表9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分区统计、评价结果
五级旅游
岛区
资源类型
宣德群岛自然旅游资源独有独有有总计
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永乐群岛自然旅游资源两岛区共自然旅游资源
1000102
0.28000.280.5600
Table9PartitionandevaluationstatisticsoftourismresourcesinXishaIslands
四级旅游5001039
1.41000
三级旅游10113030062.831.693.110.8500
一、二级旅游32153813039.0410.733.670.8504.24
未获等级旅503447371021234
14.1213.2810.452.829.609.60
旅游资源985596541135440
27.6815.5427.1215.2511.303.11(个,%)
0.280.852.54
8.4810128.5359.89100.00
5西沙群岛旅游资源优势与劣势分析
5.1旅游资源优势
西沙群岛奇特的热带海洋和海岛景观独具魅
力;独特的渔民文化、悠久的海上丝路文化、神秘的海疆国防文化交相辉映;典型的热带海洋性气候,空气洁净,气温适宜,光照充足。使西沙群岛旅游
资源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5.1.1资源类型丰富,数量众多
资源科学
第37卷第8期
竹桃科、大戟科、藤黄科、菊科、莎草科、禾本科等;
西沙群岛拥有354
其中典型的热带岛屿植物如白避霜花、草海桐、滨樗等特色鲜明。
(3)地文景观科学性强
西沙群岛拥有丰富而
独特的海洋和海岛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如珊瑚岛礁地貌、海洋喀斯特地貌、根管石、海洋火山遗迹等,具有突出的典型性、稀有性和科学性,既有旅游观赏价值,也有着很强的科学普及、科学研究及地质与地理遗迹保护价值。
(4)海洋文化浓郁
西沙群岛既是中国“古代
海洋文明”延伸的重要节点,又是中国“现代海洋文明”发展的前沿,融海洋民俗文化、海洋历史文化、海疆国防文化、现代海洋文化为一体,是中国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的集中体现。5.1.3环境优良
西沙群岛珊瑚礁
西沙群岛属典型的热带海洋性季
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终年高温多雨,长夏无冬,且干湿季明显,海风急徐有致,气候舒适宜人,是中国最具热带海洋及海岛气候特色的地区;周边海域潮流徐缓,海水温暖适宜,水质清澈,透明度大;优良的海域环境使西沙群岛岛屿周围成为造礁石珊瑚和众多海洋生物的良好栖息、掩蔽和繁育的场所,形成美丽多姿、生机盎然的“海底花园”和海洋生物库;独特的海岛植被和众多的海鸟构成蔚然奇观,使之成为“海鸟天堂”。
西沙群岛犹如散落在蓝天之下,悬浮于碧海之上的灿烂耀眼的珍珠。阳光明媚、海蓝水清、沙滩如银、绿岛如碧、空气清新,赋予西沙群岛优良的旅游环境条件。5.2旅游资源劣势
(1)高端旅游资源数量偏小。如前所述,在西沙群岛所有旅游资源单体中,普通级单体和未获等级单体占总数的88.42%;而优良级单体仅占11.58%。由此可见,西沙群岛高端旅游资源单体数发的深度和方向。
(2)群岛远离大陆,岛礁相互分离,对外对内交通不便。西沙群岛的中心永兴岛距离海南省三亚市榆林港和文昌市清澜港均为180海里左右,约330km,目前主要依赖“三沙1号”补给船定期地、军用补给舰和飞机不定期地为西沙群岛军民提供物量明显偏少。这可能会直接影响西沙群岛旅游开
三沙市是中国最
个旅游资源单体,涵盖8个主类,26个亚类和79个基本类型。其众多的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的旅游资源类型,为西沙群岛旅游开放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5.1.2资源特色鲜明
(1)独特而神秘的热带海洋和海岛风光,是西沙群岛旅游资源最鲜明的特色
年轻的海洋城市,位于中国的最南部,是中国的海防前线,具有神秘的色彩;西沙群岛则是散落在南中国海上的一串璀璨的明珠,环礁众多、岛礁风光旖旎;碧海蓝天,水天一色,海洋风光独特。典型的海洋风光、海岛风光及神秘的国防文化,构成西沙群岛旅游资源最鲜明的特色。
(2)海洋生物资源珍贵稀有
生态系统是中国种类最丰富、结构最完整、和最具代表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其造礁石珊瑚种类占中国石珊瑚种类的3/4,因而地位十分重要。西沙群岛珊瑚礁共有石珊瑚127种,苍珊瑚1种,笙珊瑚1种,软珊瑚21种,多孔螅7种,所有珊瑚种全部属于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CITES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名录。
西沙东岛白鲣鸟保护区是中国最南端的自然保护区,1980年9月,由当时的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东岛共栖息60多种海洋鸟类,主要有鲣鸟、乌燕鸥、黑枕燕鸥、大凤头燕鸥和暗缘乡眼等,其中白鲣鸟数量达6万余只,使其成为中国鸟类密度最大、最具特色的海鸟保护区。
西沙群岛海域还拥有众多其他珍稀的海洋动物,包括中华白海豚、真海豚、宽吻海豚、蓝鲸、长须鲸、小鳁鲸、座头鲸、虎鲸、伪虎鲸、绿海龟、玳瑁、太平洋丽龟、红珊瑚、虎斑宝贝、唐冠螺、大珠母贝、大砗磲和鹦鹉螺等;拥有珊瑚礁鱼类和大洋性鱼类400余种,是中国金枪鱼、马鲛鱼、红鱼、鲣鱼、飞鱼、鲨鱼、石斑鱼的重要捕捞渔场。其他重要海产品主要有海龟、海参、珍珠、贝类、鲍鱼、海藻等。
西沙群岛拥有独特的热带海岛植物群落,包括维管束植物296种(含变种),隶属于80个科,211个属。常见的热带类型有紫茉莉科、豆科、露兜科、夹
2015年8月
游长江等:西沙群岛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资和人员进出运输服务;而各岛礁之间则主要使用民用渔船作为物资和人员的运输工具。这就使西沙群岛的对内对外交通受天气、海况以及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
(3)生态脆弱,环境容量小。西沙群岛珊瑚礁生态系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结构最为完整,地位十分重要。但研究表明,目前西沙群岛珊瑚礁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珊瑚礁礁体荒漠化现象十分严重,特色海洋生物资源濒临灭绝。西沙群岛海域的活造礁珊瑚覆盖度从2005年的76.34%下降到2012年的2.37%1)。珊瑚礁荒漠化导致珊瑚礁三维礁体大面积崩塌,继而导致珊瑚岛礁被严重侵蚀,直接威胁到中国的蓝色国土权益和中国的国际生态保护形象。
(4)气象灾害影响大。西沙群岛区域是中国热带气旋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平均每年可达10.2个,其中,宣德群岛为每年9.2个,永乐群岛为每年9.4个。尤以每年6-11月最为频繁,可达全年95%[1]。
西沙群岛所属海域面积辽阔,约50万km2,岛屿陆地面积约8km2,相对集中分布于约3.8万km2的海域范围之内;西沙群岛旅游资源类型全面,涵盖8个主类,26个亚类,79个基本类型。
(2)西沙群岛旅游资源数量丰富、品质优良、独特性强,是中国热带海洋和海岛旅游资源最优秀的代表。
西沙群岛旅游资源总数达354个,数量丰富;虽然高等级旅游资源单体所占比例偏小,但所有旅游资源都具有优良的品质,且有着鲜明而独特的热带海洋和海岛特性。
(3)西沙群岛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大分散,小集中。
西沙群岛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这表现在:①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布局总体分散于全部区域,但相对集中于各岛礁及周围海域;②作为基础的海洋旅游资源分散于广袤的海域,作为主体的海岛旅游资源集中于狭窄的岛礁;③居主要地位的自然旅游资源在区域内广布,居从属地位的人文旅游资源于少数岛礁及海域集中。
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我国现行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标准陆地适用性的局限,西沙群岛海洋和海岛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研究受到一定的掣肘,其结果也难免有所偏移。我们认为,制定一个更加科学、具有更加广泛适用性的国家标准已经刻不容缓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胡续发.西沙群岛:南海陆地最多的群岛[EB/OL].(2013-07-
大风是西沙群岛区域最常见的热带气旋天气
灾害。最大风速不低于10m/s的热带气旋发生频率占热带气旋影响总数的80%,阵风大于12级(极大风速大于32m/s)的热带气旋也很常见。平均年热带气旋大风日数,大约在15~20天之间[1]。
暴雨是西沙群岛区域另一种常见的热带气旋天气灾害。热带气旋带来本地区达60%,总量达850mm左右的降水量[1]。
(5)地缘复杂,敏感度高。西沙群岛地区地缘
关系复杂、政治敏感度高;生态脆弱、环境容量小;同时易受突发事件、传染疾病、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政治敏感、生态敏感、社会敏感,将制约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开发开发的进程和方式。
[2]游长江,毕华,游金华.南海岛屿旅游[M].海口:海南出版社,[3]杨文鹤.中国海岛[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
报,2000,11(1):63-69.2000,(4):24-26.42-43.2010.
-22)[2014-02-21].http://www.sansha.gov.cn/page.php?xuh=653.
6结论与讨论
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1)西沙群岛所属海域辽阔,岛礁集中,旅游资源类型全面,是中国最典型的海洋和海岛旅游资源分布区域。
2012.
[4]夏林根.西沙群岛旅游开发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5]汝百乐.西沙群岛旅游应该进入开发程序了[J].牧区展望,[6]彭援军.旅游资源丰富的西沙群岛[J].海洋世界,2002,(3):
1)资料来源: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2005-2012(历年)海南西沙珊瑚礁生态监控区监测报告.2005-
资源科学
第37卷第8期
[10]刘鑫,李彦,刘思情,等.石仁子沟水库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与
开发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1):68-69.
[1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7]张志宏,李悦铮.海岛型旅游非优区的开发研究-以西沙群岛
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3):12-17.
[8]符国基.海南省自然旅游资源调查研究[J].热带地理,2010,30
(5):552-557.
[9]韩政,夏敏慧,宋静敏,等.海南黎族地区热带体育旅游资源调
126-130.
查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2(3):
[12]尹泽生,陈田,牛亚菲,等.旅游资源调查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J].旅游学刊,2006,21(1):14-18.
InvestigationoftourismresourcesinXishaIslands
YOUChangjiang1,HOUPeixu1,DENGCanfang2,MAKe1,LIXinda1,ZOUMingliang1,
MEIZhenwei1,WANGJingqing1
(1.SchoolofTourism,HainanUniversity,Haikou570228,China;2.HainanMingtouIndustrial,Haikou570208,China)
Abstract:TheXishaIslandsbelongtothejurisdictionofSansha,Hainan,China,intheSouthChinaSea.TheareaincludestheXuandeIslandsandYongleIslands.Itisanationaluniquecharmandmarinescenicspot.Thepolicydocument‘SeveralOpinionsoftheStateCouncilonPromotingth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theHainanInternationalTourismIsland’officiallyandexplicitlycallsforthedevelopmentofsightseeingofthesenon-residentialislands.GivenitisanationalstrategytodeveloptourismfortheXishaIslands,usingthenationalstandardGB/T18972-2003Classification,InvestigationandEvaluationofTouristResources,tourismresourcesinXishaIslandscanbecategorizedintoeightmainclasses,26subclassesand79fundamentaltypes,accountingfor100%ofclasses,87.10%ofsubclassesand52.26%oftypesinChina,respectively.Evaluationofeachoneoftheislands’354tourismresourcesshowthattwoofthemare5A,41arepremier,101arecommonandtheremaining212failedgrading,accountingfor0.56%,11.58%,28.53%and59.89%oftotalsites,respectively.Resourcesintheislandsarenumerous,richintypesandfewinhighclass.TheresourcesaredistributedequallybetweentheXuandeandYongleIslands.Generallyspeaking,tourismresourcesintheXishaIslandsboastrichtypes,distinctfeaturesandfavorableenvironmentsbutfailtoincludemorehighclassresources,bettertransportation,largerenvironmentalcapacityandsimplergeopoliticalrelations.TheXishaIslandsarenationallythemosttypicaldistributionoftropicalmarineandislandtourismresourceswithdevelopmentalsignificance.
Keywords:XishaIslands;tourismresources;investigation;classification;evaluation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