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 抗战时的艾青和戴望舒:两人共同办刊 狱中创作

  人们常言,大堰河是艾青的大堰河,雨巷是戴望舒的雨巷……这是艾青和戴望舒各自的作品,留给读者不随时间流逝祛除的深刻烙印。大堰河和雨巷给人的意象,前者是波澜壮阔的河流——虽然大堰河是艾青保姆的名字,但读者更愿意确信有这么一条河;后者是江南如吴侬细语般的雨,飘洒在多情的小巷。这两个不同的意象,最初代表了艾青和戴望舒不同的创作风格。所以,艾青被称作了“红色诗人”(当然,艾青的冠冕不止于此),戴望舒被称作了“雨巷诗人”。

  风格的迥异,丝毫不影响艾青和戴望舒相互之间的欣赏、信赖和默契。这种欣赏、信赖、默契,是彼此之间的情有独钟。这种情有独钟,不完全是因为同为浙江人、诗人,两人各自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相同的志向和理想,两颗越来越近的诗心是情有独钟风雨不蚀的基石。

  艾青和戴望舒早期的作品,挟裹着忧郁的愁绪。不过,同为忧郁,艾青的忧郁是对苦难中国的怅然哀伤,戴望舒的忧郁则颇有个人狭窄感情的怨艾之嫌。

  驻足在艾青写于1938年8月上海狱中的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及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写于武汉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最深刻的感受是,扔掉画笔的艾青,负载着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以烈焰般的诗句,控诉黑暗势力。

艾青

  其实,戴望舒与艾青一样,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也是位永不屈服和言败的战士。抗战爆发,戴望舒历经艰险抵达香港,除了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还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他在《大公报》上刊发了大量歌颂抗日战争的诗,在此期间还翻译了《西班牙抗战谣曲》。1941年,日军侵占香港,随后,戴望舒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写下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让我们很自然想到艾青在狱中写下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以《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节点,我们发现,戴望舒已不再是“雨巷”的戴望舒,他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长大了的儿子”了。

  艾青无比欣喜地说过,戴望舒从这个时期开始的诗作,涌现了“人民”“自由”“解放”等字眼。毫无疑问,时代赋予了诗歌汹涌波涛,抗日战争,使中国诗歌成为一支滚滚向前的洪流。

戴望舒 抗战时的艾青和戴望舒:两人共同办刊 狱中创作

戴望舒

  艾青、戴望舒,两位具有划时代影响的诗歌王子似乎是聚少散多。他们相识于艾青第一本诗集《大堰河》出版之后,似乎从那个时间起,就注定了他们之间的聚少散多,也注定了他们彼此之间的惺惺相惜。

  艾青《大堰河》出版的时间,恰好是戴望舒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人在上海创办《新诗》月刊的次月。戴望舒带着新出版的刊物来到艾青的住处,吃了闭门羹,他留下名片,怏怏而返。好在艾青见到名片后,按地址回访了戴望舒。两人一见如故,全然忘记了时间和他人的存在。从那以后,艾青开始源源不断地把新作交给戴望舒。戴望舒也尽可能辟出更多的版面,发表艾青的作品。这应当说是戴望舒对艾青的情有独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1651/223071072070.html

更多阅读

大后方抗战诗歌中的诗词 抗战时的大后方

第一节概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摧枯拉朽之势,以文言取代白话,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字载体。自从1918年元月,《新青年》杂志第4卷第1期发表胡适等人9首白话诗开始,就宣布了新诗的诞生;从此,传统诗词作为文学革命的对立面被打入冷宫,成为文学的

正赢率缆的基本形态 服装店装修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形态

    陈列的基本原则     Ø 不论是大分类或小分类的商品,均应做整体陈列。     Ø 同一商品分类中,不同品种的商品仍应分开陈列,不可混合,这样顾客才能容易地辨认出不同的商品。     Ø 高利润商品应陈列在顾客目视

刘宇鑫的财务管理:收款时的应对要领和技巧

时间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又悄无声息的走过了一年。最近和很多企业家谈的比较尖锐的一个话题就是:如何快速且行之有效的把客户欠下的钱尽快且完整的收回全款?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还记得去年在给山东省农业厅去讲课的时候,很多农资

桥梁计算示例丛书 合同计算时的相关概念和示例--关于PTA

目标成本 Target costs:是双方协商后预期的成本目标利润 Fix Fee:假定是成本是符合目标的情况下,给卖方的奖励(利润)目标价格 target price :是 目标利润+目标成本.最高限价 Ceiling Price :表示买方最多给的价格分配比率:表示成本节约时

声明:《戴望舒 抗战时的艾青和戴望舒:两人共同办刊 狱中创作》为网友胡子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