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三峡和小小三峡 巫山小三峡是长江三峡的第一大支流大宁河下游在巫山县境内的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的总称,全长50公里。峡中碧水奔流,奇峰耸立树木葱茏,猿声阵阵,野趣横生。有山皆翠,有峰皆奇,有泉皆飞,云雾缭绕,河险滩绝,群鸟翻飞,鸳鸯戏水,构成一条美妙动人的自然山水画廊。还有秘存千古的巴人悬棺,令人费解而神往的古栈道,精巧质朴的大昌古镇。这一切,构成了小三峡美丽奇特的峡谷风光,成为绝妙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中华奇观”、天下绝景。 巫山小小三峡是大宁河支流马读河下游的三撑峡、秦王峡、长滩峡三段峡谷总称,全长约20公里,这里奇峰多姿山水相映、风光旖旎,河道狭窄,天开一线,像一处玲珑奇巧的峡谷盆景,有挡不住的诱惑。它是小三峡风景区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朵绚丽的
二.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位于四川省重庆市境内,以大足县、潼南县、 铜梁县、壁山县为范围,在此地可赏到代表中国唐、宋时期的石刻造像艺术。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 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中国晚期石窟 造像艺术的典范,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大足石刻 始于晚唐,历经五代而盛于两宋,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忧秀代表。石窟多达76处,共有造像6万余躯,石刻铭 文10万余字,总称大足石刻。其中,尤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山摩崖石刻最集中。大足石刻摩岩造像达五万多尊 。它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技艺精湛而著称。大足石刻因地处中国内地山区,过去交通不便,幸免了历代战争的 浩劫和人为破坏,具有很高的文物、雕刻和旅游价值,尤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山摩崖石刻最集中。
三.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是一所国家教育部直属的、拥有研究生院,本科专业涵盖了理、工、文、经、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的全国著名综合性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成为一所拥有文、理、工、商、法、医等六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并闻名国内外。李四光、马寅初、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等一大批著名学者曾在学校辛勤耕耘,为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形成了严谨的治学传统。经过1952年的全国院系调整,重庆大学成为了一所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

共45张,显示4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