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的地形位于苍山洱海之间,苍山洱海都是南北走向;在这里,东看洱海,西望苍山,无限美景,无限历史,真能让人陶醉于这山水之间也。在下不敢以醉翁自居,却有着一个游客品尝到了极品佳茗一样的感受。崇圣寺三塔建造的时间大约与西安市的大雁塔相近,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是苍洱胜景之一。

崇圣寺,东对洱海,西靠苍山,位于云南省大理古城北约一公里处,点苍山麓,洱海之滨,以寺中三塔闻名于世,又称“大理三塔”;是中国著名的佛塔之一,一九六一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似三支巨笔,把古城点缀得更加壮丽,使苍洱风光增添了不少光彩。三塔历来都是大理的象征。是旧时崇圣寺(即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所云“天龙寺”)前的建筑,今古刹无存,唯此三塔依然鼎足矗立。三塔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也是在国内享有盛名的塔群。
崇圣寺的壮观庙宇在清咸丰年间烧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是大理的象征,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之一。一九六一年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起,政府批准崇圣寺作为佛活动场所重新修复开放。在海内外僧众和信徒的资助下,天王殿、大雄宝殿得以重建,山门、法堂、斋堂、鼓楼、钟楼也得到修复。殿堂内,佛像庄严,雕塑精湛。整座寺庙焕然一新.庄严宏伟。
崇圣寺于一千多年前就是地方政权南诏国、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又名三塔寺,在(大理)城西北小岑峰下。其方七里,周三百馀亩,寺有雨铜观音像。寺内有雨铜观音像,高二丈四尺,统计为佛一万一千四百,为屋八百九十一间,丙辰之变尽毁,惟三塔岿然尚存。说明其规模宏大。其中的苍山胜概楼大型建筑,上悬鸿锺,亦说明唐代南诏国时期,大理建筑水平已相当高。
至徐霞客到大理时,仍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诺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楼后为正殿,正殿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据说,寺中的鸿钟,为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万古云霄三塔影,诸天风雨一楼钟”,历来为人所乐道。雨铜观音,庄严静美,细腰跣足,造型精美,为南诏遗物。然世事沧桑,巨钟已毁于清,雨铜观音毁于十年动乱,证道歌碑与佛都匾连同寺院一起,今已无存。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