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2014年3月18日《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第11页
原文: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人情问题上,领导干部既要真诚待人、乐于助人,不搞“人一阔脸就变”那一套,更要讲党性、讲原则,坚持按党纪国法、政策制度办事,不搞“关系学”那一套。要明确哪些是应当有、应当讲的人情,哪些是不应当有、不应当讲的人情,特别是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党性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利益,即使被人指为“无情”、“无能”也在所不惜、不为所动。
出处:(隋)王通《中说·礼乐篇》
原典:
子曰:“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故君子不与也。”

释义:
《中说》是隋代思想家王通的哲学著作,为王通和门人的问答笔记,因门弟子私谥其为“文中子”,故又名《文中子说》。该书体例仿《论语》语录式,文中的“子曰”为文中子王通说。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出自《中说》卷六《礼乐篇》。意思是,以权势交友的,权势失去了,交情也随之断绝;以利益交友的,利益穷尽了,交情也随之结束。
势利之交不长远。对此,早于王通九百多年前的庄子有更为深刻的论述。《庄子·山木》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认为,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浓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甘甜而利断义绝。但凡无缘无故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究其实,小人之间的交往,包含着浓重的功利因素,他们把“友谊”建立在相互利用的基础上,表面看起来“甘若醴”,但倘若对方满足不了功利的需求时,就很容易断绝,他们之间存在的只是永恒的利益。所以与人交往,要找君子,勿近小人。(杨立新)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