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 乡 试

    

 

     明清时代科举制省一级(包括京师顺天府) 的考试。明洪武十五年(1384)规定了“三年大比”制度,每隔三年,举行一整套自下而上的考试步骤。以便承袭下来,并逐步予以完善,直至清末。乡试每逢子、午、卯、酉年举行,是为正科。若遇庆典,有时加科,是为恩科。乡试在秋天举行,故又称秋试或秋闱。顺天府的乡试在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凡顺天、直隶(今河北省)、关外各府、州、县学的生员与贡生,经过上一年由学政主持的科考以及本年举行的“录遗试”、“大收试”合格者,与儒子未试者、官之未入流者经有司举荐,均可参加乡试。主持乡试的正副主考官以京堂官经过考选而由政府特派。此外还有监临官、提调官、监视官、收掌官、同考官等。同考官中文优学长的,派充内帘,负责分房阅卷;文字较差的,派充外帘,司受卷、对读、誊录、弥封等职。考试分三场举行,三日一场。八月初九为第一场,试以《论语》文一、《大学》或《中庸》文一、《孟子》文一以及五言八韵诗一; 十二日为第二场, 试以《易》、《书》、《诗》、《礼记》、《春秋》五经文各一;十五日为第三场,试以策问五道。三场都是先一日入场。应试者的试卷用墨笔书写,称“墨卷”。作成后,呈交受卷官,随即弥封编号,然后交给誊录所用朱笔抄录,称作“朱卷”,校对无误后方送同考官阅看。“朱卷”经各号房同考官阅后,选其佳卷,随时向正副主考官呈荐。主考官决定取中之卷,再对号启封,各书姓名于朱、墨卷上,然后依照应录取名额及前后名次序,正式发榜,取中者即为本科中式举人。录取名额,因省因年而异,顺天的乡试取中者往往有一二百名。凡考中的举人,均应谒见荐卷的房师及主考的座师,自称门生,拜主考为座主,得领水陆牌坊银二十两。
 


    

 

乡试 乡  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2051/126831435047.html

更多阅读

何如宠后裔今何在? 成吉思汗后裔今何在

何如宠(1571—1642),字康侯,号芝岳,行十四。桐城东乡(今枞阳县今石矶镇大青山)人,是原明朝栖霞县令(现属山东省烟台)何思鳌的三儿子。生1571年十二月十四,以易补郡增生。1591年乡试中式第84名举人。1595年会试中式第47名。1598年殿试二甲

女子网球高手基里连科 双人网球高手

乡试会试接殿试(外网球运动员)基里连科作者:刘壮虎“乡试”是明、清时在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会试”是科举制度

清末河南乡试第一名大作译文及评析 乡试第一名

中州形势论作者常三省 原文藏郑州图书馆策问:(你)曾读过《禹贡》、查考过《职方》吗?(当你阅读查考)到《古代豫州》一册时,(你会发现)那黄河经孟州、荥阳直奔菏泽,黄河水域土地肥沃,(黄河)西出华山之北,中州的沃野和园田适于耕作,这里盛产麻布、丝

明朝历史人物介绍说明9 于谦 明朝那些事 于谦

于谦:之所以要单独列文介绍于谦,是因为这个人挽救了明朝,正是因为于谦的存在,明朝才能在朱祁镇之后得以延续。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出生于浙江钱塘。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23岁,乡试中举,赴京赶考,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为御史。

转载 宁古塔 流放宁古塔

宁古塔的流人文化(海林)原文地址:宁古塔作者:郑前者  宁古塔流人文化(摘要)宁古塔作为流放地是从清初开始的。我们以清初江南科场案为开端,带大家走进流人所成就的宁古塔文化中。  顺治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657年八月,三年一度的江南乡试

声明:《乡试 乡 试》为网友诠释悲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