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避难所科学实验室 专家提示:大地震来时最科学的避难要点(图)


      大地震来时

  怎么避难最科学?

  A

  地震发生后,跑还是躲?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不管是新式的高层建筑,还是老的平房,地震避难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就近科学避难。”南京市地震局的赵兵处长介绍说。比如说农村、县城里的一些低矮的平房,这种房子因为建筑年代很久,所以抗震性并不好。但是这种平房的顶大多比较轻,所以地震发生后,房顶并不容易倒。所以即便有人被埋,救援的难度也会相对较小。“而对于我们南京这些高层来说,它们都是有严格的抗震设防要求的,南京的抗震级别是5级地震。”赵兵说,也就意味着,假如南京发生了5级地震,这些高层建筑也许会晃动得比较厉害,但建筑本身并不会被破坏。

  地震发生的时间都很短,大地震一般持续的时间只有十几秒,最多也就几十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让自己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

  “我们建议市民,如果来不及跑,就不要乱跑。特别是震中地区,因为晃动得非常厉害,根本无法行走自如。”赵兵表示,地震来的时候,千万不能坐电梯逃生。如果从楼梯来不及撤离,就躲在卫生间或者狭小的房间里,把头部保护好,等平静后再等待救援。

  B

  防空层可以用来震后避难吗?

  在很多高层建筑里,都有一层是专门的防空层,这一层平时并不使用。就拿记者所在的49层高的新华大厦来说,大楼的30层就是防空层。昨天,记者来到防空层一探究竟。走进防空层,里面空空如也,只有一些斜的“梁”支撑在地面和屋顶之间。如果地震发生后,这里可以用来避难吗?

  “其实,防空层的主要意义还是对于消防。一旦出现火灾,这里的确很适合躲避。”赵兵告诉记者,但是地震发生后,如果你不能保证在十几秒到几十秒内来到防空层,那还是以“就近避难”为准。对于地震来说,争取时间把自己安置在相对安全的区域才是最重要的。

  切记

辐射避难所科学实验室 专家提示:大地震来时最科学的避难要点(图)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不要惊慌理性面对

  把握12秒自救机会

  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在室内如何逃生

  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的姿势。同时,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因燃气管线破裂泄漏的易燃易爆气体。

  在户外怎样逃生

  就地选择开阔地逃生蹲下或趴,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保护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上下;高烟囱、水塔下。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来源:新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2151/868412053228.html

更多阅读

92号避难所 106避难所

很久以前我发在QQ空间上的东西,今天看了看,觉得有点意思,就转过来了。最近在玩《辐射3》,一个自由度极大且极度压抑的游戏。游戏的背景是全世界核战争爆发后200多年,人类文明几乎被摧毁。绝大多数人都死了,还有一些人受辐射的影响变成了

声明:《辐射避难所科学实验室 专家提示:大地震来时最科学的避难要点(图)》为网友旧伤逼我嚣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