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面前,做个平庸的父母
不辣的妈/节选
心理学中说,名门子弟的孩子有时候表现很不尽人意,一部分原因是父母成绩太突出,孩子觉得一辈子都不可能超越父母,所以自暴自弃。建议事业有成的父母,最好在孩子面前降低姿态,以免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父母的光环和威压之下,孩子并不能按照希望的那样成长,甚至适得其反。在家庭中,父母放低姿态,把在外面的能力和威严收起来,做一个普通平庸的父母,让孩子多体会成就感和独立感,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关于“懒散”,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一位中国妈妈提到一个美国的交换生住在自己家里的情景,说这个美国的孩子吃完饭后总是想主动帮助她干点什么,而自己的孩子十几年了,对她的付出从来都是视而不见,让她感慨万千。这件事,刺中了很多父母的隐痛,自己对孩子那么好,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懂得感恩。
今天,我们的父母们,包括我们自己,常常以“爱”的名义做了很多事。怕孩子上学累着,孩子的大书包总是背在大人的身上。怕孩子饿着,总是变着法的做孩子喜欢吃的,自己吃什么从来不考虑。怕孩子耽误学习,除学习以外的事情都替孩子做了。怕孩子摔着,那双牵着孩子的大手久久不愿放开。
也许,曾经,有的孩子在吃完饭后希望帮助妈妈收拾收拾桌子,刷刷碗,但都被妈妈温柔的眼神拒绝了,“你只要好好学习,这些都用不着你!”于是,他们退缩了,退回到那个只属于他们的小小空间,他们从小接受的就是“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还不好好学习怎么能对得起我?”,在情感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之下,他们感到莫名的恐慌,他们不知道怎样做才能对得起妈妈的爱。
小的时候,我们包办孩子的衣食住行;孩子大的时候,我们干涉他们的婚姻。我们以为,这是为孩子好,可又有多少孩子领情。父母的付出,常常让他们觉得痛苦。
适当的懒一点,让孩子自己学着吃饭,自己背书包,自己做决定,自己承担责任,适当的帮父母干干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懂得,自己的事情还是要靠自己解决。
这些,对他们来说,不是父母的爱少了,而是知道怎么去爱。为孩子包办一切,其实是父母的自私,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而不是独立的人。在家里,父母不妨做懒散和平庸一点,多给孩子自主权,多对孩子放手。孩子自己能做多少,决定了他将来能走多远。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