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整理:瓜老师
本期编辑:陈鸿
头图来自:电影《日本沉没》剧照
内容发布:掌上北京
微信ID:beijingchihe
来自英国《卫报》的一则消息:“据一项利用卫星图像的新研究显示,过度抽取地下水正在引发北京市下沉。卫星图像显示,北京的部分地区,尤其是其商务中心区,正在每年下沉多达11厘米”。
地面沉降本属自然现象,由于地壳升降运动、地震、火山活动以及沉积物固结压实等自然的不可控因素,都会导致地面下沉,但这样的速率却非常小。
如今,由于人们工程活动的加剧,比如开采地下水以及地下矿产资源,导致地面下沉速率加快,逐渐成为危害到人类生活的地质灾害。
2012年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地面裂痕
2012年2月,一名网友在网上发文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在建的上海中心附近地面出现裂痕,长约七八米,且两边地面上下错开”。随后,该消息在网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央视《新闻1+1》还专门对此做了专题报道《地面沉降,不能承受之重?!》
据悉,《2011年-2020年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指出,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0个省区市。最严重的是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
越来越多的城市深深陷入地降灾害,成为了发人深省的问题,数十年后,这些城市会不会桑田变汪海,沉入到地底呢?
地降最严重的北京市朝阳区
说实话,因地降而可能消失的城市,北京或许没有上海那么值得堪忧。上海平均高度为海拔4米左右,又地处长江入海口。北京平均海拔43.5米,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但在自然灾害面前,一切都仅仅只是时间问题。
电影《2012》中拯救人类的诺亚方舟基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上,因为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日本沉没》中,小笠原群岛北部一个七十米高的小岛一夜之间沉入海底,并且整个日本列岛将在380余天后沉入海底。
电影《日本沉没》剧照
现如今的灾难片很多,虽有点表面夸大,但环境确实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毕竟历史上真存在因地降等等原因而消失的城市。
赫拉克利翁古城和东坎诺帕斯古城
在埃及北海岸尼罗河入海口,那里曾经存在两大闻名于世的古城,它们以繁华富有和规模宏大而著称。它们分别是赫拉克利翁古城和东坎诺帕斯古城。如今,它们都已被淹没于海水之中。
公元前大约500年左右,赫拉克利翁和东坎诺帕斯曾经是埃及繁华的贸易中心,是希腊船舶沿着尼罗河进入埃及的重要咽喉要道。此外,它们还是重要的宗教中心,那里的神殿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信徒前来朝圣。
两座古城由运河和灌溉渠以及现已经不存在的一条尼罗河支流相连。两座城市均建在河岸边的泥沙地上,没有任何固定的支撑和桩基。每当尼罗河洪水泛滥之时,地基就会不断下沉,洪水也渐渐把古城淹没于水下。
丹维奇市
在中世纪,丹维奇曾经是东英吉利的首府,也是当时英格兰十大城市之一。丹维奇也曾是一个繁华的渔港城市。然而,从建立一开始,丹维奇就命中注定必将被海水淹没。丹维奇市建立在松软的水成岩地基之上,这种地基很容易被当地巨大的海浪所侵蚀。
除了地降,还有因为地震或者海面上涨而导致城市被海水淹没。
与那国岛水下金字塔
位于距台湾宜兰60海里的与那国岛,其南面海底陆续发现"古神殿"的遗迹。一般认为,该海底金字塔的发现可能是解开"消失的MU大陆及MU文明"的关键。
可能是1.5万年前琉球群岛与中国大陆还连在一起时的古文明遗迹,是由于地震引起地质变化而突然沉入海底的。
亚特兰蒂斯
又称作大西洲或大西国,最早的描述出现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对话录》里,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70年,已被一场自然灾难毁灭。对于亚特兰蒂斯古城的存在,各国专家也是众说纷纭。
所以,人们在面对北京市地面沉降问题,乃至全国,多半都会考虑到,这些海底古城的遭遇是否未来某一天会再次上演。

正如英国《卫报》描述的那样,北京市地面沉降是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据悉,2014年初,北京市水务局曾介绍,北京地下水已连续十五年超采,超采区(地下水开采量大于补给量)面积已达6494平方公里。
整个华北地区地面出现沉降的地区达到46%,图片来自《新闻1+1》
为何北京市地下水会超采?这和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以及北京市人口负担大有关。根据《新闻1+1》介绍说,类似北京这样的北方城市,9至12月份几乎是没有降雨的,这几个月只能靠开采地下水来维持农作物的生长。
图片来自《新闻1+1》
而开采地下水最普遍的方法就是打井。根据不保守估计,整个北京地区拥有上万口井,基本用于城市绿化和农业。虽然北京政府禁止私自打井,并且对打井有明确规定,约束法则,但执法力度不一致。
北方地区对地下水依赖大,图片来自《新闻1+1》
井越打越深,根据最新监测,今年5月,北京地下水位平均深度达26.56米。虽然近些年来,政府推出法令,禁止且淘汰井,2015年1月,朝阳区宣布计划淘汰367口井,减少使用地下水1000万立方米。
但也仅是减小地下水位下降的速率,00年至11年是北京市地下水位下降最凶的10年,约下降9米,而11年至15年则下降不到1米。中国环境保护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形容“北京是一个建在沙漠上的城市”。
地下水用于北京城市绿化
除了北京市降水少、水资源分布不均外,北京人口众多也是一大因素。早在2014年,新京报就曾发文称“北京市人均生活日用水量为210升,其中在家中产生的人均用水量为110升,在单位等公共场所发生的生活用水量为100升,约为德国人均用水的1.73倍”
而这一数据的背后,是北京严重缺水,北京人均水资源不足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0。如此稀少的水资源,却很少有人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不免让人心寒。
酒店内节约用水的标识
那么地面沉降会带来哪些危害呢?地面沉降是个缓慢的过程,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看似每年仅下沉11厘米,可若干年后呢?地面沉降主要危害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破坏城市设施,导致房屋等工程设施沉陷、开裂、变形甚至倾倒;道路凹凸不平或开裂;桥梁下沉变形,净空减小,航运受阻;地下管道破裂失效;码头及其他港口设施下沉、变形,甚至被淹没;抽水井管上升,甚至报废等。
北京连日降雨致地面塌陷
第二,地面高程降低,江河行洪能力下降,海平面相对上升,加上堤防、涵闸等工程下沉、开裂,防洪排涝和防潮能力下降,积洪滞涝,水患潮灾加剧。第三,破坏国土资源和环境,促进土地盐渍化等次生灾害的发展。
7·21北京特大暴雨
英国《卫报》表示,持续的下沉对北京构成安全威胁,预测之一是“会对列车运行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北京地铁。
拥挤不堪的北京地铁
根据新京报消息,对于“北京每年下沉11厘米”,北京市水务局回应道“2020年地下水采补平衡。2014年末南水入京后,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更是明显放缓,水位年均下降均在0.1米左右,与此前动辄1米左右的降幅有不小差距。2025年开始,地下水超采问题将得到缓解,平水年份地下水水位将逐步回升。”
南水入京
过去,人们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太多的环境问题。虽然地面沉降相比于北京的雾霾没有那么明显,但危害却远远比雾霾要严重的多。因为雾霾只是暂时性的,而地面沉降导致的危害却是需要花费上千年都还未必能恢复的。
电影《2012》剧照
掌北的迷妹和汉子们
好消息来啦!好消息来啦
如今你们对北京有什么终极问题
比如逛街吃饭问道神马的
都可以去“分答”上直接问斋主大大辣
评论区话题
斋主登录“分答”,你最想问掌北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