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礼节 老北京人的礼节称呼,有的称呼已经消失了


北京人很讲究礼数,在外人看来似乎有些世故。都说北京人好个面儿、礼多,可谁让这里是北京呢,这里有那么多朝代作为都城,宫廷和官场上的礼节,市井平民的讲究,还有外乡的、文化人的、少数民族的各种各样的“礼”,造就了北京人的性格和社会风俗。老北京有句话:“礼多人不怪”,在北京人看来,这是生活的艺术,是北京特有的人情味。比方说,逛街遛弯儿遇见了熟人,都要请安问个好:“老没见了,您哪!”说完话道别:“回见了您哪!”托人办完事回说:“多谢了您哪!”服务生问顾客会说:“您来点什么?”“您需要点什么?”话里显出对对方的尊重,透着那么的亲热,让人听了舒服受用。 


讲究礼数是北京人骨子里的东西,用文人的词语说,那是由北京人的人生哲学确定了的,用平民百姓的话讲,那叫混人缘。这首先表现在礼貌的称呼上面。 


北京人的礼貌教育从古时候就很讲究,打小就开始培育如何识别大人的年龄,一般三四岁就能正确地叫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叔叔婶子阿姨。这种教育培养了一种意识:正宗的北京人是不能不讲礼貌的;没大没小就是不懂得礼貌,就是不会做人,也就会很没人缘。 


北京人在与年龄相仿的朋友、邻居或同事交往时都是平等相待的,从不自称大辈,“肩膀齐为兄弟”,很有些江湖义气的味道。知道了对方的名字,还要了解对方在家中的排行,于是在朋友之间到处听到三哥六弟的称呼,如果是小辈的就会叫二大爷、三叔、四大妈、五婶等等,多了会排列出七姑八大姨,这有时候会成为一条胡同,甚至一片地区的尊称。 


在亲戚里的称呼也有好多讲究,比如管父亲的姐姐叫姑妈,而管父亲的妹妹叫“娘儿”,娘后面这个儿音绝对不能省喽,那样就合生身母亲混了,这叫法大概是从旗人那来的。比如管父亲的弟弟叫叔,也有叫叔爸的;牛街回回里则叫“伯”(bai),这不能念bo,对父亲最小的弟弟不按排序,而叫老伯。对于父亲的姑姑称姑奶奶,如果姑奶奶终身未嫁,到了一定岁数,孩子们要改称姑爷爷,辈分上绝对不差,听着还舒服。 


老北京早前的家庭相当的庞大,当两家中的男女结婚后,则双方的家长就成了亲(qin)家,夫妻两人的兄弟姐妹则称对方的家长为亲爹亲娘。兄弟的妻子互为妯娌,姐妹的丈夫互为连襟。丈夫对妻子的娘家人在称谓前加个内字,如内兄、内弟、内侄等。早前老北京人对夫妻两个称为“公母俩”,现在从老人那儿还能听到,年轻人当中已没这样说的了。 


京城原都是胡同四合院,所以都讲究“处街坊”。街里街坊的,谁家要是有个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的,都要随上个份子;自家要是有什么好吃的新鲜玩意儿,也会送给街坊邻里尝上一口,这就是个礼数,也是个心意。 


如果要与人交流,称谓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老北京人最忌讳用“咳”,一般用您、大爷、大妈、叔叔、阿姨、先生,显得特有礼貌;“先生”多是对文化人的称谓,早前在中学校园里的老师也称先生;还有“师傅”一词,历史上北京人只对僧人和厨师称师傅,解放后,这个词特别辉煌过一段,以至于除教育口、官口普遍称师傅;“老师”一词本来只在学校,但北京棉毛纺行业对女师傅则称老师,在“老师”前面加上对方的姓氏,至今还有这样称呼的。 


当与陌生人交流,特别是问个路或临时找人帮个忙什么的,有时候很难一时选择合适正确的称呼,会用“劳驾”、“劳您驾”,透着礼貌。而求人那就更要讲究个分寸,比如“费心”、“借光”、“破费”。 


这都只是做为北京人最基本的礼数,而这已经让北京老城,特别是胡同大杂院里一团和气了。

称呼礼节 老北京人的礼节称呼,有的称呼已经消失了


摘自网易绿葉的博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2551/118701041646.html

更多阅读

老北京的馄饨 馄饨摊的故事

按节气论吃喝,是不是咱中国人的习惯我不清楚,但老北京人可真实讲这理儿,您象什么立春吃春饼,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还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也有一说是冬至馄饨夏至面,但不管是什么,反正是到了冬至得吃皮包馅儿,搁水里煮的吃食,除了饺子就

南怀瑾与虚云老和尚的交往经历 虚云老和尚的预言

【南怀瑾老师为《虚云和尚全集》题名】(一)南怀瑾老师在《虚云和尚全集》书中亲笔追忆自己与虚云老和尚的交往经历:洎及抗日战事军兴,全民奋起御敌,国无宁日,遍地无安。德、日、意联盟,而引发世界第二次之大战。致使全球鼎沸,弥满战云。日军

英文名字的昵称爱称 老公的昵称爱称

你现在学习英文吗?你在美国或者在中国,是不是认为外国人的名字不好记,还有昵称(Hypocorism)。前几天我问美国人,为什么William爱称为Bill? Richard 叫Dick?中国人包括学生和学者来到美国,开始不知道如何称呼对方,大部分的美国人不希望称全

老北京代表性吆喝叫卖知识总结 老北京的吆喝声下载

网络教学第一期一、老北京四九城概念(东西南北城)老北京的概念很宽泛,既指老北京城,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四九城),同时也指老北京人、老北京民俗礼仪等,老北京的一般界限为1949年。1949年以前为老北京,1949年后为新北京!老北京四九城,清末有“

老蜂巢的功效及食用方法 灵芝的食用方法与功效

老蜂巢的功效及食用方法蜂巢是蜜蜂栖息、繁育后代和贮备饲料的场所,由若干巢脾构成。蜂产品中所称的“蜂巢”就是指巢脾。巢脾是由若干六角形筒状的蜂房(也称巢房)组成,是工蜂用自己腹部蜡腺分泌的蜡筑造起来的蜡质状结构。蜜蜂将采集

声明:《称呼礼节 老北京人的礼节称呼,有的称呼已经消失了》为网友高冷萌杀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