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题 一道中考作文题是如何诞生的?

⊙ 文/神秘大咖 校对/钟祯

  一道中考作文�}是如何诞生的?是哪些人在命题?为什么这样命题?遵循的标准是什么?怎么知道题目命得好不好?本期特别策划,我们为大家邀请到了一位神秘大咖,他长年参与中考作文命题与阅卷,让我们透过他的讲述来解密中考作文命题组背后的故事吧!
  X月X日羽毛球vs笔墨纸砚
  在经验丰富、多次参加市级命题的H老师,来自区县、代表农村的L老师及身经百战的我的密切合作之下,语言基础知识部分的命题进行得顺风顺水。然而,在作文命题上,我们遇见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工作始终停滞不前。羽毛球已经被我们打坏了好几个,时间却昂首阔步一往无前。眼睁睁看着大限将近,紧张、着急的情绪开始弥漫在我们周围。作为组长,我不得不“发威”下令:“每个人先拟出10道题目,明天大家讨论,广泛撒网,重点捕捞!”
  于是,L一头扎进被子里蒙头苦想,H立刻在书海里寻觅。我则溜出门外,看着天空,寻找灵感。
  就这样,羽毛球暂且搁置一边,赋闲多时的笔墨纸砚再度上场。一个上午又一个下午的时间,仨人的草稿纸上密密麻麻爬满了面目狰狞的方块文字。
  X月X日激烈争斗vs“苟延残喘”
  “明天审题老师就要入闱了,我们一定要命好作文题,大家把题目拿出来讨论吧。”我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你们觉得‘看见’如何?”“你的灵感来源于柴静的书《看见》吧,可惜武汉市早就考过了!”“那‘和你在一起’呢?”“这题目人家都写烂了!”“‘花开不只在春天’呢?”“‘触摸那片蔚蓝’怎样?这肯定是没有重复的了。”“这两个题目都太难写了。”“现在要找到一个不‘撞车’的题目真是太难了,只有‘难一点’才能避免撞车,而且难写,才能让成绩好的同学发挥出水平啊!”
  “不行,我们的考试是两考合一,具有毕业和选拔的双重功能,‘难写’固然有利于选拔,但却不利于毕业,大部分考生都觉得难写,最后很容易写出千篇一律的作文出来,到时会影响评卷的公平。”
  “那‘网事’呢?”H眼睛一亮,似乎对此题很是满意。“嗯,还可以啊。”我觉得“网事――往事”还有点意思呢。“不行,这题目虽然有点新意,也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但那只是对城市的孩子而言。对农村孩子来说,这题目可能有些无法下笔。”来自农村学校的L立刻反对。“还有远离网络的孩子?”H表示怀疑。“真有。虽然不多,有些农村孩子的闭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看来,这“网事”也只能淘汰了。
  突然,一本杂志上的一个题目吸引了我的注意:“相信的力量”!那就“相信的力量”如何?“好吧,好像可以。”经过将近一天的奋战,H和L此时早已精疲力竭,没了讨论的热情。于是,“相信 的力量”就先定下了。但是,这题目我们都不太满意。
  “我们不是还有一道材料作文也还没定吗?不然我们先拟材料作文吧,就从我们带的书里找资料整合。”我提议道。很快,我和H各自整好了材料。
  我整合的是“梁思礼”:1941年,他到美国求学……可他的火炬仍旧灿烂。
  H整合的是“科比”:出身篮球世家的科比……
  我认为“梁思礼”不错,弘扬主旋律,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H则认为“科比”好,更贴近学生。又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农村的孩子对科比可能不是很了解。”“那梁思礼则更多人不了解啊!”“梁思礼毕竟是科学家,就当用我们的试卷为学生普及下吧。”2∶1,作文题目就这么暂时定下了,等候审题的Z老师的“审判”:
  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相信 的力量(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阅读下面材料,选取恰当的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1941年,他到美国求学……可他的火炬仍旧灿烂。
  X月X日Z老师的“审判”
  没想到,审题的Z老师一眼就看出了问题:“你们没发现,这两个题目都偏向议论文吗?”
  哦――改!……我们霎时萎靡,又陷入痛苦中。
  办公室里是三颗耷拉着的脑袋,只有空调不知趣地“呼呼呼呼”。
  突然,正在看杂志的Z老师灵光一闪,“最近不是有个名人去世了――杨绛,我们可以找杨绛的素材!”
  “啊,杨绛,太好了!你是怎么想到的?”
  “电视上看到钱钟书啊。”
  命题入闱封闭后,我们和外界的唯一联系就是电视了。但是因为忙碌,我们通常是没心情关注电视的,此时它却显得那么可爱。
  我们四个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想看看关于杨绛的材料。但是我们失望了,翻遍所有频道,来来回回,电视里就只有钱钟书,没有杨绛,虽然杨绛的确刚去世不久。
  找书看!
  于是我们全都扎在书堆里,但是我们再一次失望而归。我们带来的上百本书里找不到任何关于杨绛的有价值的材料。
中考作文题 一道中考作文题是如何诞生的?
  “当时微信上看到那么多杨绛语录和杨绛故事,我咋就没有保存下来呢?!”L直跺脚!
  “上网查!”我和Z老师几乎同时眼睛一亮。感谢领导的英明决定,今年中考命题在有必要时可以申请上网查资料。
  于是我们赶紧找到命题组的领导申请,在纪检组领导的监督下打开了电脑。“杨绛”的关键词一输入,刷刷的资料就全都跑出来啦,时间有限,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玩命下载,然后存在U盘里。
  于是,很快,在几万字的阅读后,我们筛选出了两则杨绛语录,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我们一致认为下面这则材料更适合:
  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考生已读过教材中杨绛所写的文章《老王》,通过课堂学习,对杨绛有了一定的了解。《老王》中反映的特殊时代印记以及杨绛的生平经历与人格魅力,可作为学生写作的背景积累;而且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对杨绛有了一定的感知;结合文字材料立意,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则语录中有“成长”“坚持”“好读书”“做笔记”“努力”“积累”“靠自己”等词语,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立意,既可从正面立意,如成长靠自己,成功需要坚持、努力,善于积累就能通往成功大道等等。也可从反面构思,如不坚持就容易半途而废,一事无成;不努力、不好读书就无法完成积累,就与普通人无异,就无法在成长的大道上摘取成功的桂冠等等。   就这样,这第一个难产的娃,总算顺利诞生下来了。但是,我们心里有数,生娃儿这件事,生下来,未必就能平安成长,不到定稿的那一刻,这颗心仍然得悬着。更何况,另外一个题目还没有着落呢。我们这儿近几年来考的都是选题作文,材料作文确定了,按照我们之前讨论的结果,还应该有一道全命题或半命题作文,所以――继续熬着吧。
  窗外,细雨淅淅沥沥,下得我们愁肠百转。
  窗内,“困兽犹斗”,我们昏昏欲睡。
  X月X日无心插柳柳成荫
  没想到我们首先定下的竟然是材料作文题目,更没想到的是另外一道作文题竟然来自一句无心之语。
  “一会晴一会雨,甚至还会有点冷,这地方的夏天还真奇怪。”H的感叹让L有了灵感:“一个 的夏天”。
  “你看我们的考卷都是花花�G绿的,各种颜色都有。”L校对考卷时的意外发现,让Z老师也有了发现:“你们看‘ 的颜色’怎么样?”
  这两个题目好像都不错,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发挥的空间也都很大。该选哪一个呢?
  “连同前面留下的备用命题一起,先上网查是否有重复的命题。”
  于是,在纪检组领导的监督下,我们再次打开电脑搜索,万幸,那两个题目都没有“撞车”!于是我们又是一番争论,最终还是“ 的颜色”占了上风。
  “这个题目我觉得可以,因为新课标中明确规定:‘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时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和创意的表达。’‘ 的颜色’,既有很大的开放性,可以让学生充分放飞思维的翅膀,展示自己的特长,又有一定的区分度。”
  “‘ 的颜色’好,你看,有了这作文题目,我们今年的试卷还真是以‘色彩’一贯之呢:第1题‘白如纸’的春卷,第4题色彩鲜明的LOGO,第二大题‘持练(白绢)’的甘宁,第三大题鲜红的八宝印泥,第四大题五彩的‘花篱笆’,第五大题‘ 的颜色’,整份试卷呈现的是色彩斑斓的世界!这题目真是越想越喜欢呢!”
  于是,历经千辛万苦,我们的作文题终于就这样定下了。
  中考作文命题是一件既痛苦又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命题老师在用一种理想的眼光,试图从学生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社会、自然、人生,期待着学生能够写出好文章。都说医者父母心,而此时的我们真比医者还要仁、比父母还要慈呢,既要顾全大局,又要推陈出新,既要考虑绝大部分考生的实际情况,又得能拉开层次以便选拔,如此种种,须比“父母”更细心更耐心更具爱心。所以,我可以很负责任、很理直气壮地告诉同学们:你们怕考砸,命题老师比你们更怕考砸,我们担负着千千万万个考生的升学命运,任重道远,不敢胡来,我们不会故意为难你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2551/637334753752.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写好哲理诗意性中考作文题 2016年中考作文题汇编

谈谈疼、痛、痒、酸、胀、麻、疲、乏、饥、饿、劳、累、聪、明之病症2默认分类|字号如何写好哲理诗意性中考作文题订阅来源: 语文报中考版前 言如果留心近几年中考作文题,你会发现,一类富有哲理诗意的文题,受到不少地区命题者青睐,且在

2007-2011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集锦 广东省统计年鉴2011

2007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作文题红灯亮时,表示车辆行人必须停止前进;绿灯亮时,指示车辆行人可以通行。在现实生活中,“红灯停绿灯行”除了指交通规则外,还可以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标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人们心中总要有盏“红

转载 中考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2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原文地址:中考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2作者:廉淑文名师工作室中考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南通市高三一模作文那些有渡河经验的人,在涉水之前,总会习惯地随手抓起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以测量水深,水花溅

声明:《中考作文题 一道中考作文题是如何诞生的?》为网友黑涩會丨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