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路原名麦尼尼路,1922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以法国侨民名命名。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时改名康平路。该路是徐汇区的一条街道,全长999米,宽15米到16米。康平路因中共上海市委位于此路而闻名,为上海实际的权力中心。 康平路事件:1966年12月23日赤卫队召开批判大会,迫使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曹荻秋承认他们的要求。25日工总司又开会批评市委领导,强迫曹荻秋废除对赤卫队条件的承认并宣布赤卫队是“保皇组织”,致使矛盾激化。28日晚,赤卫队调集了万余人包围康平路的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要找曹荻秋算账。张春桥在北京得知这一情况后,让妻子传话给工总司要赶紧动员人去康平路。王洪文等人立即设立前线指挥部并迅速大批调人。到29号晚,调集康平路的工总司成员已达10万人,被包围的赤卫队员不足3万人。30日凌晨2时,工总司向赤卫队发起攻击,打伤91人。晨7时,赤卫队全部投降。工总司乘胜打挎了另一派工人组织“赤卫队”,使上海市成了“工总司”的天下,在全国开了大规模武斗的先例。康平路事件后,中共上海市委陷于瘫痪,社会生活极度混乱。
康平路95号乙楼601室篮球明星姚明儿时旧居 康平路95号是小巨人姚明成长的地方,是上海体委家属楼,80年代建成。姚明在那度过了最美好的童年时光,邻居说他当时饭量是别人的两倍,十分乖巧老实,听从小伙伴的指挥。家属楼周围曾经有一大片空地,是体委的风雨操场,也是上海田径队的训练场地,体委总部就在附近。现在,风雨操场建成了东亚国际网球中心,田径队的训练场地迁到了莘庄。只是这几栋大楼无法搬走。
康平路141号旧上海市长吴铁城旧居
吴铁城(1888--1953年)原祖籍广东,与孙中山同乡,出生在江西九江。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护法斗争。北伐后任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部长、国民党中央秘书长、立法院副院长、行政院副院长兼外交部部长等职。长期负责国民党的海外任务工作。1931年12月,上海市长张群因学生反日运动高涨,被迫辞职。蒋介石命吴铁城接任上海市长职务兼淞沪警备司令。1949年底,吴铁城经香港到台湾。次年3月被任命为“总统府资政”,苦心经营台湾孤岛。1953年11月18日夜,服了三粒安眠药。次日早晨,家人发现他长眠不起了。享年65岁。 吴铁城22岁时,父母为他选配了亲事。原配夫人马凤岐,广东顺德人,父亲在九江轮船公司担任经理。后吴铁城又纳如夫人杨氏,伴吴宦游南北。马氏育有二子。长子吴幼林,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毕业,留学美国。1940年任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馆领事;1945年参加旧金山会议(联合国成立前的筹备会议),为中国代表团三人筹备委员之一;后来从事金融保险事业,任“中央信托局”副局长,曾担任亚洲再保险集团董事长将近十年。次子吴幼良,圣约翰大学电机工程专业毕业后留在美国。
康平路189号旧北平市长袁良旧居
袁良(1882——1952.12)浙江杭县人,早年留学日本。1916年至1922年任北洋政府国务院参议。1924年任全国水利局总裁并一度任中央农业试验场场长。1929年任外交部第二司司长。1929年10月任上海市公安局局长。1933年6月任民国第四任北平市长。"七七爆发"后袁良主张抗战,和蒋介石的主张相左,弃官还乡,返沪寓居上海。直到1946--1949年,任旧上海花纱布管理委员会主任(纺织部部长)。袁良为官清廉,秉公办事,受到舆论好评。1948--1949年初,蒋经国上海组织"打虎队"。蒋经国任队长,袁良任副队长,打虎运动扩大深入,后来直接冲击到四大家族的利益,只好偃旗息鼓。上世纪三十年代,袁良在沈阳任军警高层领导和任北平市长期间,曾多次帮助解救共产党领导人做出贡献,其中包括救助胡服先生(刘少奇主席)。1953年3月,袁良在上海病逝。
康平路205号原陈氏兄弟住宅现老干部局(1923年建)
南阳路所在地原是上海西郊的农田,1899年划入上海公共租界。1906年,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此路。是上海静安区境内一条东西向道路。东起陕西北路,西至铜仁路。全长472米。
南阳路74--88号孔祥熙购置的房产 南阳公寓原名菲力门公寓,系国民党政权“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购自外侨的产业。与大多数在沪房地产一样,孔祥熙均是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日战争后借用他人或化名购置。南阳公寓是孔祥熙儿子孔令侃用其女友魏秀琦父亲魏鹤智的名义购置。上海解放后,在魏鹤智未能提出确切购买该产业的证据前,由人民政府先行代管。
南阳路74--88号孔祥熙购置的房产
孔祥熙祖籍山东曲阜,祖上在明末迁往山西太谷。孔子家族自乾隆年间之后就一直未修家谱,他们这一支系自孔闻美便未能入谱。民国初年,孔祥熙路过山东济南,结识了与孔府血缘关系较近的八府长孙孔祥勉,请其代查族谱,通过孔祥熙提供上溯几代的名字,查实属于孔氏“六十户”中的“纸坊户”。孔祥熙得知自己孔裔身份后十分高兴,以德国设计的青岛电话机械纲络蓝图一份酬谢孔祥勉,日后常以孔子七十五代孙的身份示以众人。1930年,孔子奉祀官孔德成主持编修《孔子世家谱》,孔祥熙不仅捐款大洋一千元,还派员四处查访孔氏族人。1943年11月1日,孔祥勉的长子孔令朋于重庆举办婚礼,由孔祥熙任证婚人。
南阳路145号基督教地方教会聚会所现静安体育馆
南阳路聚会所,原址现为静安区南阳路123—145号,是上海地方教会(又名上海基督徒聚会处)于1948年建造的一个大型教会聚会场所,占地4.71亩,建筑面积2207平方米,至少可容纳3000人,其容量超过上海任何一座教堂,但至今仍被占作他用。倪柝声创办的著名的上海福音书房也设于此。
南阳路170号贝淞荪、贝聿铭祖宅 贝淞荪,江苏吴县人。苏州东吴大学唐山工学院毕业后,曾在汉治萍公司统计部、中国银行工作,后来担任中国银行广州、香港、上海分行经理,成为银行家,直至出任中国银行总行副总经理,1945年任中央银行总裁。贝淞荪的父亲是贝润生,上海“颜料大王”。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贝润生把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并在房地产界发迹成为“房地产大王”,在上海、苏州都有他的房地产,房屋近1000幢,房产面积达16万余平方米。
南阳路170号贝淞荪、贝聿铭祖宅
南阳路170号,1934年建,3层混合结构,原系贝淞荪住宅,现为香港中信集团办事处。该住宅主楼平面为三间二厢中国传统式,沿着台阶和平台,走进客厅。客厅西侧是书房和餐厅。客厅东侧是儿童游戏室,后面是西洋式圆形楼梯间。楼梯间门厅直通骑楼,自备汽车在此接送主人可避风雨。宅居室的特点是卧室大、起居室小,沿西边还有三间主人子女的卧室,其中一间通过卫生间可以连通,便于照顾幼小孩子。北向是大餐厅。主楼东侧入口的照壁上有面砖烧制的100个不同字体的“寿”字。室内西厅移门上雕有“福、禄、寿”图案,楼梯底层扶手栏杆上雕刻龙身虎爪,反映了主人十分崇尚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主楼北面连着4层副楼,副楼底层为厨房和炉子间,还有汽车库,楼层为事务室和工作人员卧室。花园布置在主楼南面,很精致。园内有小桥流水、湖石假山、花圃藤架,显得十分优雅。
南阳路上申请去美国排长队
天平路
天平路40号原钱币收藏家张叔训旧居现文艺医院 这是一幢西班牙建筑风格和日本式庭园风格相结合的成功佳作。建于1943年,建筑主体三层,局部二层,南立面底层有圆拱券廊,三层有露台,墙体浅红色粉刷,局部门窗镶有白框。该建筑解放前为国民党上海市市长机要秘书的私人住宅,解放后成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所在地。1960年周恩来总理来上海视察,文艺界人士表示求医难,周总理当即指示解决。1961年10月市文管会搬出天平路40号,成为上海文艺医院。是上海市委专门为文艺工作者提供特殊医疗服务的医院。医院还接待来华外国艺术团的保健工作,如美国水上芭蕾舞团、英国皇家歌剧团、日本松山芭蕾舞团还有加拿大、法国、比利时、罗马尼亚、丹麦等国家剧团来华演出。上海文艺医院隶属上海文广集团是公益性的事业性医院。上海文艺医院现名上海市文艺门诊部。
天平路40号张叔驯旧居
张叔驯(1900—1949年)泉界称谓“叔驯先生”。1925年在江西鄱阳一摊主收得一钱,因其孩凿孔作踢毽子嬉,视之则为赫赫名品,乃南唐徐知诰封吴王时所铸的小平“大齐通宝”,惟凿有四孔因名“四眼大齐”,以五百银圆归之张氏。张氏家藏金石碑版及宋、元、明书画甚富。张氏交游甚广,名士贤达、贩夫走卒无不交往。张家在上海筑有别业,常在上海搜罗古泉并络绎收并了一些名家秘藏。 1926年创古泉社于沪上,邀金山程吴泉(文龙)等,尝发行《古泉杂志》一期,是我国最早正式出版的钱币专业杂志。1936年吴稚晖(敬恒)、叶誉虎(恭绰)、张叔驯(乃骥)、丁仲祜(福保)等先生在上海组织并正式成立“中国古泉学会”,他任副会长,翌年改选任会长。期间发行《古泉学》五期,中日战事发生刊物停办,后离沪避难香港、又旅居美国,以迄病逝。二战后他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举办过“中华钱币珍品展”。张氏病逝,其藏泉流落美国、不知所踪。他最大成就是一生集钱,为我国保存了很多的珍稀孤品,留存后世永发光芒。
天平路200号叔逵楼现南洋初级中学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是最早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新式学堂之一,创建于1901年,其前身是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为中国“公立小学之始”。1927年前附属于大学,1927年改为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学,1938年迁入天平路200号。2009年9月,搬迁至零陵路453号。该校 100多年来先后培养了不少著名人士,蜚声中外。
天平路200号,建于1901年。清水红砖墙,红瓦双坡顶,檐下有掾形饰方窗,1927年改为私立南洋模范中学,现仅存“叔逵楼”一幢原教学楼。现为南洋模范中学体育教研室使用。
沈叔逵,上海川沙人。光绪二十三年春,考入南洋公学师范院起直至1911年任南洋公学附小主事(校长)。光绪二十七年东渡日本,这期间他看到歌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于是致力于歌曲的探索和创作并亲自任教。1922年兼任南洋公学大学部训育主任时对附小教学工作一如既往,认真负责。在校20多年很少回家,对待学生如子弟,关怀备至。附小毕业的邹韬奋,在《永不能忘的先生》一文中写道:“校长沈叔逵先生,他是一位很精明干练的教育家,全副精神都用在这个小学校里面,所以把学校办得很好。”1927年春,国民革命军进驻上海,一度出任南汇县县长,12月辞职,后任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学(前身为南洋大学附小,今南洋模范中学)校董。1946年病重,接受基督教洗礼。1947年9月5日逝世,终年77岁。为纪念他对音乐教育的杰出贡献,师友唐文治、黄炎培、叶恭绰等为之设立“心工音乐年奖”基金。
自忠路
自忠路18弄裕福里2号章太炎汤国梨夫妇1922--1927年旧居
章太炎(1869--1936年)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1900年剪辫发,立志革命。1903年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1904年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1906年出狱后孙中山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1911年上海光复后回国,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曾参加张謇统一党。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参加讨袁,为袁禁锢,袁死后被释放。1917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晚年愤日本侵略中国,赞助抗日救亡运动。其思想又受佛教唯识宗和西方近代主观唯心主义影响。随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思想上渐趋颓唐。1936年6月14日因鼻窦癌卒于苏州锦帆路寓所。
章太炎1892年纳妾王氏,有三女。王氏于1903年逝世。1913年与汤国黎在上海哈同花园成婚,生二子。长子章导(1917—1990年,母汤国黎),经前国务总理李根源介绍,曾娶苏州尚书第彭氏长女为妻,后离异。共成婚二次,婚生子女五人,非婚生子女三人;次子章奇(1924年—?母汤国黎)单身无子女;章太炎共育有四个女儿,古字命名,艰深难懂。三个女儿到了适婚年龄,都没人提亲,是因想提亲的人不懂读她们的名字,不敢提亲。章太炎得悉此事后,在宴会中无意说出她们名字的念法,三个女儿的婚事才不至于因为“不会念名字”而耽误。
长女,章?(音丽)(1893—1915年,母王氏),丈夫龚宝铨,无子女
二女,章叕(音辍)(1897—1992年,母王氏),随章太炎长兄章篯生活
三女,章?(“展”的古字)(1899-1973年,母王氏)丈夫朱铎民,有一女

四女,章?(“雷”的古字)
自忠路361号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发布命令处碑石--1927年
1927年3月21日,罗亦农在自忠路361号发布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命令。
自忠路361号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发布命令处(1927年)
北伐期间,上海工人阶级为配合北伐进军,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第一次起义于1926年10月23日夜,起义准备不足,工人队伍力量薄弱,起义遭受失败。第二次起义于1927年2月22日罢工人数达36万多人,由于起义计划被泄,各区工人纠察队失去统一指挥,加上北伐军在上海郊区停止前进,钮永建的便衣队按兵不动,致使工人陷于孤立,起义再次失败。第三次起义于1927年3月21日,由中央军委书记兼特别军委书记周恩来担任总指挥。周恩来同上海区委负责人罗亦农、赵世炎和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等,在特委会领导下,对第三次武装起义作了周密的准备,在工人中建立了严密的组织,组成了约3000人的工人纠察队,其中有武器的150多人,秘密进行了武装训练。他们召开市民代表会议,争取和团结广大市民群众。起义前发动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断绝敌人对上海的增援。3月21日中午12时,上海总工会发布总同盟罢工令,全市80万工人实现了总罢工并立即转入武装起义,租界里的中国工人也集合到华界参加起义。工人武装经过30个小时的浴血奋战,于22日6时许攻克了敌人的全部据点,占领了上海,取得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胜利。起义胜利后,上海各界代表举行市民代表会议,成立上海市民政府。在19名委员中有共产党员汪寿华、罗亦农等9人。3月26日蒋介石到达上海,4月12日北伐军接管政府,上海归为国民政府管理。
自忠路420号黄宾虹旧居介绍
自忠路420号国画家黄宾虹旧居
黄宾虹(1865-1955年)现代杰出画家。原籍安徽歙县,出生於浙江金华。1907年后居上海三十年。前二十年,主要在报社、书局任职,从事新闻与美术编辑工作;后转做教育工作,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的教授。1937年由上海迁居北平,被聘为故宫古物鉴定委员。兼任国画研究院导师,及北平艺专教授。1948年返杭州,任国立杭州艺专教授。晚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被聘为中央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因病未赴)。1955年3月25日因病去世。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是他显著的特色。
wwwnanana
北落狮门
自家人
帖子 12 精华 0 积分 142 金钱 27 个大头 性别 男 注册时间 2013-1-31 2# 发表于 2013-2-12 16:31 | 只看该作者 给您拜年了!祝您身体健康,新作连连! 弄堂里跑出来的孩子TOP
老爺叔白面老开
帖子 843 精华 17 积分 3194 金钱 1854 个大头 注册时间 2012-10-6 3# 发表于 2013-2-12 17:46 | 只看该作者 康平路徐匯區的小公寓最具三十年代小資意味﹐這類型建築在中國其他地方是沒有的﹐完全是上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