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卖,又称烧麦、肖米、稍麦、稍梅、烧梅、鬼蓬头,是形容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小吃。烧卖源起元大都,历史相当悠久。在中国南北方都有,是一种面制的食品,品种繁多,在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一带,人们把它叫做烧卖,而在北京等地则将它称为烧麦。
传说:一传说是早年呼和浩特的烧麦是由茶馆出售,食客一边喝着浓酽酽的砖茶或各种小叶茶,吃着糕点,一边就着吃热腾腾的烧麦,所以烧麦又称为“捎卖”,意即“边烧美丽”。还有说,北京的烧麦传到山东、浙江、安徽和广东等地后,因“麦”与“卖”京音相谐,传来传去传讹了也有说,因为北京的烧麦大都是早晨卖得多,早晨称“晓”,故而得名“晓卖”,南方人“晓”和“烧”发音相近,后来又传成了烧卖。在历史上,在呼和浩特还是名为“归化市”的时候,烧麦就已经名播京师。当时的北京、天津等地都以“归化城烧麦”或者“正宗归化烧麦”的招牌吸引顾客。而有关烧麦记载的史料《朴事通》(元代高丽出版的汉语教科书)上就有提及“元大都出售素酸馅稍麦”。该书关于“稍麦”的注说是以麦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与汤食之,方言谓之稍麦。麦亦做卖。又云:“皮薄肉实切碎肉,当顶撮细似线梢系,故曰稍麦。”“以面作皮,以肉为馅当顶做花蕊,方言谓之烧卖。”如果把这里“稍麦”的制法和今天的烧卖作一番比较,可知两者是同一样东西。
最具有代表性的干蒸香菇猪肉烧卖做法:
一、主要设备及仪器:
绞肉机、滚揉机、成型机、蒸柜、封口机
二、基本配方:(单位:Kg)
1、猪瘦肉45
2、肥膘25
3、虾米2
4、干香菇7
5、鲜葱1.5

6、冰35
7、生姜丝0.5
8、菜籽油2.4
9、面粉皮25
10、食盐2.7
11、白砂糖 3
12、酱油2
13、食碱 0.08
14、富丽磷11# 0.15
15、富丽磷12#
0.15
16、丸类专用料2#
1.5
17、皇牌肉精油0.165
18、香菇香精 0.09
19特香肉精膏0.5
20、淀粉14
三、工艺流程:
原料肉修整→绞肉→一次滚揉→腌制→二次滚揉→包制成型→蒸熟→冷却→包装→金属检测→贮存
操作要点:
1.原料肉修整:选用无杂质、异物符合卫生要求及原料标准的猪肉、肥膘等鲜(冻)原料,修整好的猪肉中心温度控制在0~4℃。
2.香菇预处理:选用有纯正香菇风味的干香菇,无霉变等异味,先用水浸泡1~2小时,清洗,直至干净无泥粒、霉点等杂质,修去根部及腐烂变质部分,控干水分(控水后干香菇:水=1:3),用绞肉机绞碎,置于0~4℃库中备用。
3.一次滚揉:先将食盐和富丽磷11# 、富丽磷12#、食碱同原料肉一起进行滚揉,同时加入适量的冰水以控制滚揉温度,滚揉至成发粘的状态,加入菜油腌制半小时。
4.二次滚揉:腌制一段时间后,加入其余辅料,继续滚揉,最后加入肥肉粒、香菇粒、虾米搅拌均匀即可。
5.包制成型:取制好的面粉皮将肉浆包制成型,大小视需要而定。
6.蒸制:蒸柜中蒸至中心熟透,温度80℃以上,出柜。
7.成品:蒸熟后的烧卖风冷后,即可包装贮存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