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不炒菜 外国人为何不炒菜

三联经典美文配图

  提起中餐,人们会立刻联想到炒菜。

  炒与蒸,是中餐独有的两门技术,而炒法尤常见,又可细分为8种技法,即:生炒、干炒、熟炒、滑炒、清炒、抓炒、软炒和小炒。选择正确技法,炒法可处理几乎所有种类的食材,在今天,接近80%的中餐菜品是用炒法制成。

  然而,炒法在中餐唯我独尊,却在传统西餐、日餐中难觅芳踪。有国外生活体验的国人往往抱怨:在外边,整天吃草。因西餐烹制蔬菜,除少量煮食外,多是拌沙拉,口味生涩,令人难以下咽。

  其实,现代西餐也有炒法(Stir-frying),乃是模仿中餐的结果,亦炝锅,称为Awakenthewok,Awaken意为“唤醒”,wok则是中文“锅”的音译。但西餐炒法太简单,近于中餐的生炒,只能处理鲜嫩、耐炒的少量几种食材,如鸡肉、西兰花、意面等,对更多食材则无能为力。故炒法在西餐中尚未普及。

  炒菜本不难学,且成品营养好、有滋味,为什么外国人就学不会呢?

  春秋已有炒菜锅

  对于中国人何时开始炒菜,目前尚无定论,据学者邱庞同先生《炒法源流概述》一文总结,目前有五种主要说法,即:商代起源说、春秋战国起源说、汉代起源说、魏晋起源说和宋代起源说。

  “宋代起源说”主要见于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理由是直到宋代相关记载才多了起来,且“炒”非古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始见,推测当时炒法应与煎、炸无别,至宋代才臻于成熟。

  然而,1923年在河南省新郑县春秋墓葬中,出土了“王子婴次之炒炉”,上有“炒”字,虽较现代炒锅浅,但足以“翻拨搅动”。

  在《齐民要术》中,记录了“炒鸡子法”和“鸭煎法”两道菜,前者“打破,著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擎葱白,下盐米、浑豉。麻油炒之。甚香美”,“浑豉”即整个的豆豉,这与今天炒鸡蛋的方法差不多,只是用“铜铛”而已。

  可见,炒法最迟在魏晋时便趋成熟,宋代起源说并无根据,可为何宋代相关记录才明显增多呢?

  因唐宋时期中国社会结构剧变,从身份社会转向平民社会,这又被称为“唐宋革命”。唐代重门第,偏贵族化,而宋代官员多出于科举,世家大族三世而衰,故唐代笔记少,以记录权贵生活为主,而宋代笔记多,现存700种以上,琐屑饾饤,亦有留存。只能说唐人不太爱记炒菜这种杂事,宋人却有闻必录。

  越穷越要吃炒菜?

  中国人很早便开始炒菜,为何西方人却始终未发现此妙法?学者们对此尚未形成一致意见。

  日本美食家北大路鲁山人认为,炒菜发明可能与食物匮乏有关,日本与欧洲国家多滨海,食材充足,无需在制作上费太多功夫,故烹调中浪费严重,食鱼辄去头尾,尽除内脏,真正吃掉的部分不足50%。古代中国人口密集,且多居住在内地,没有那么丰富的自然资源,只好发挥制作技能,尽可能将食材全部利用。日本京都地区也存在类似情况,三面环山,人口众多,故京都料理相对发达。

外国人不炒菜 外国人为何不炒菜

  然而,从人均摄入热量看,西方曾长期落后于中国,可见,古代西方人节约食材的需要更迫切,中国古人反而不用太着急。

  有学者认为,炒法离不开植物油,而西方多用橄榄油,沸点低、烟大,不适合炒菜。但学者李会娥认为,炒法也可以用细砂、红土等,虽不能炒菜,但能炒花生、爆米花、爆豆等,宋代炒菜馆亦炒瓜子等售卖,从销售量看,后者反而是主业。况且,不用橄榄油也还可以用动物油,从古希腊人的食谱看,豆类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其中许多种豆子也可榨油。

  还有学者认为,炒菜的发明与燃料相关。唐宋时期,中国曾出现一次“燃料革命”,即开始广泛使用煤,煤火温度高,适合炒菜,而传统柴火较温和,更适合炖煮。但使用煤的古代国家不少,依然解释不了为何只有中餐才有炒菜。

  会炒才能多吃蔬菜

  从史料看,炒法在唐宋始盛行。

  唐代刘询《岭表录异》中说:“蚝肉大者腌为炙,小者炒食。”可见炒法已流行,唐代之前,国人似乎不太食动物内脏,可能与炒法不成熟、无法去除异味有关。而到了唐代,甚至唐玄宗也曾“命射生官射鲜鹿,取血煎鹿肠,食之,谓之‘热洛河’,赐安禄山及哥舒翰。”

  宋代汴梁流行炒菜,由此传向各地,已有炒鸡、炒鹤子、炒兔、炒羊、炒蟹、炒蛤州、假炒肺、生炒肺等,所谓“假炒”,即使用食材的替代品。素菜亦在宋代崛起,已有假河豚、假元鱼、假蛤蜊、假野狐、假炙獐等等名目,以至“士人多就禅刹素食”,这或者也从侧面证明了当时炒法的进步。

  炒菜是一种快速烹饪食物的技术,因制作时间短,能较多保留食材中的养分,并能分解刺激性植物(如大葱、青蒜之类)中的硫化物,使一些难以下咽的蔬菜变成美味,大大增加了中国人的食物多样性。

  普通中国人食用的植物性食材多达600余种,比西方人多6倍,炒法功不可没。

  清末著名思想家薛福成说:“中国宴席,山珍海错,无品不罗,干湿酸盐,无味不调。外洋惟偏于煎熬一法,又摈海菜而不知用。是饮食一端,洋不如华矣。”

  孙中山先生也曾说过:“中国食品发明之多,烹调方法之美,为各国所不及,但中国人之饮食习尚不合乎科学卫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3351/771415679624.html

更多阅读

为什么我们会死不起? 人为什么会死

“入土为安”曾是我国传统殡葬的全部含义,但随着天价墓地等问题被曝出,“死不起”的黑色幽默也被演化而出。与此同时,绿色殡葬也在悄然发展,低碳的殡葬和祭扫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但是,为什么我们会死不起…死亡安葬本有多重选择

奇怪呀,中国人为何不吃马肉 中国人吃的奇怪的东西

中国人为何不吃马肉?说来奇怪,中国人什么都吃,就是不吃马肉,而且在谈吃谈喝的时候,从来不理会马的存在。尤其是老广,一贯以无所不吃傲视天下,动不动就把“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那话儿来搬出来吓唬人,但却“目中无马”,忘了马也有四条腿

广场舞中国茶 外国人为何不喝中国茶

    茶叶在中国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国内发展的如火如荼,但在走出国门这一步上,却一直举步维艰。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面积和位居第二的产量,却没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茶品牌,甚至一提到茶,很多外国人最先想到的是日

向外国人转让专利 外国专利组团“招亲”

 外国专利到中国“招亲”并不多见,一下子来100多个项目更是闻所未闻。3月17日来自国内外的184个技术产权项目在联交所集体挂牌上市。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其中有106个“待嫁新娘”出自英国。   “此举一口气创下上海产权市场好多个‘之最’1联交所

声明:《外国人不炒菜 外国人为何不炒菜》为网友诺澜公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