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大乔突然的关心 每晚八点关手机,因为我怕来不及


文|闫涵

1


记不清是哪天,我一边陪着喆同学玩乐高,一边回信息。


喆同学问:“妈妈,我这个楼漂亮不漂亮?”


我头也不抬:“嗯,漂亮。”


“妈妈,你看我摆了一个U。”


我象征性看看:“真棒!”


……


好久,喆同学没叫我,我也没管他——摔不着、磕不着、碰不着就可以了。


大概过了20分钟,喆同学玩够了,走到我跟前说:“不玩了。”


“好,你先去拿水杯喝点水。”我扫了他一眼,继续回信息。


喆同学突然双手捧起来我的脸,声音高了八度:“妈妈!你为什么不看我!”


我回过神,看着他清亮的眸子,先是微微尴尬,接着深深内疚,最后是报歉的微笑:“对不起,妈妈以后回家不看手机了,专心陪你玩好不好?”


喆同学马上原谅了我,变得阳光灿烂。


第二天,我去办了张新手机卡,只存家人、挚友的电话,旧手机卡存工作关系、一般熟人的手机号;新卡上的微信,也不再接受陌生人申请,而旧卡的朋友圈,也仅仅成为工作分享以及了解外界的存在。


晚上8点下班回家,我就把工作手机静音,只在睡前或娃爸陪伴时看一下有没有重要信息;同时把家人专用手机的声音开到最大,以防他们有什么急事找我。


每晚8点到10:30前后,成为亲子时间。我随时观察喆同学的一举一动:他不需要我时,我在他旁边安静着;他需要我时,我第一时间回应,讲话时也直视着他的眼睛。


过了几天,我发现了一个神奇变化:早上我去上班,喆同学不再纠缠着不让走,而是很大方地说“再见”——安全感、信任感的建立,让他愿意付出将近10小时的时间期待我们的亲子时光。


2


陪着和陪伴,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陪着,只是指你人在,但心不在;而陪伴,“半”的旁边,多了一个“人”,身心都在此刻、此时。


婴幼儿时期父母的全心陪伴,对性格塑造、自信心和安全感的至关重要。


小时候,我爸妈都很忙,白天上班,晚上做饭、收拾房间、打扫卫生、洗衣服。我们睡了,他们还要备课,准备应对第二天的工作。


他们忙得几乎一分钟时间都没有。


但是每次我作文拿了满分,兴冲冲跑过去告诉他们,爸爸妈妈都会停下手里的活,认真地读我的文章,然后很具体地说某一段观察很仔细,写得很传神。


大学毕业后,我依然保持着喜欢写作习惯,不停在报刊发表文章。有次我回家,看到爸爸书桌上放着厚厚的一大本剪报,里面从我大学期间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开始,直到最新发表的,一篇不落,每一篇都标注着发表的详细日期或月份,我自己的样刊,都不曾这么齐全……


他这种不是夸赞的赞赏方式,让我带着热情码字至今。


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关注,就和舞者渴望掌声一样。


朋友Z有着我羡慕的一切:名牌大学毕业,银行体面铁饭碗工作,漂亮的外形。


但有一次,她却跟我说,她很自卑,怕别人不喜欢她。


上学时,她成绩很好,每次都年级前十名。对于她的成绩,爸妈永远只问:“这次第几?”考好了,就到处显摆;考差了,就骂她拿着他们的血汗钱不知努力。


他们从来不关心她为什么成绩会下滑,是不是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


Z跟我说:“你知道吗?在他们眼里,我感觉自己根本不重要,只要给他们长脸就行。我妈骂我时,都一边干着活一边骂。有一次我名次下滑五个,递成绩单时怕得在打哆嗦。当时,我站在我妈旁边,面对着她的左侧脸,她根本不问青红皂白,一边拌菜一边数落,从我开始留长发开始,说到昨晚看了20分钟电视剧,前后骂了有十几分钟。当时,我想自杀的心都有。我才比第一名总分少了8分而已啊!在他们心里,我或许只是个炫耀的工具,并且永远只配得上他们的侧脸。”


这种没有眼神交流、没有被用心对待的伤痛,让她难过至今。


3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爱的意愿的本质,是一种关注;而体现关注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努力倾听。


大多数父母,自己并不是一个良好的倾听者,所以孩子们也没能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


所有的父母都认为自己足够爱孩子,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辛苦都是为了孩子。


身为父母确实很辛苦。早上六七点就出发上班,晚上七八点才到家,大多数都在为了生计奔波忙碌。即使人到家了,脑子里还得想着工作上的事。

最怕大乔突然的关心 每晚八点关手机,因为我怕来不及


但当我们的人在孩子身边,心里却挂念着工作上还有一个报告没弄完、还有个策划没写完、还有多少万的销售没完成……这根本不是有效陪伴。


我们是否100%投入,孩子是有感知的。他们或许不会表达,但内心会觉得自己不够重要。


不用心,会忽略孩子很多内心的需要。比如孩子自己做一件事,却不能独立完成,我们在他们提出需求时没及时回应;做事挫败和求助失败的双重打击,让他们开始暴躁、发脾气,我们又反过来说他们“脾气太大”。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三心二意的父母,培养三心二意的孩子。


当我们现怪孩子专注力不够、做事不能持久时,首先要反思我们自己够不够专注、有没有毅力。


我们是孩子心目100%的时间只有三年,这三年还要刨出去一大半用来工作、社交以及其他不得不做的杂事。


这样宝贵的3年,怎能浪费?


我和喆同学的爸爸已经商定好,下班就专心陪孩子。


我陪伴时,他加班做自己的事;他陪伴时,我看一下自己的工作手机有无急耍处理的事。



100%投入,才产生有效倾听:


我们发现孩子又学会了新词,都会说“四脚朝天、五颜六色”了;


发现他可以从椅子大约40厘米高的地方安全跳下了;


发现他可以认识26个英字母了;


发现他可以学着英文儿歌里的场景跳舞了……


孩子睡前半小时,我俩共同陪伴,让孩子感知爸爸妈妈都在的幸福。


孩子长得太快,我们不能让朋友圈绑架自己,更怕等我们想爱孩子时,孩子却再也不需要我们的爱……


让孩子自信、乐观、积极、有责任感、乐于付出,高质量陪伴这么有意义,如何才能做到?



舍得花时间


忙永远是借口,孩子的成长价值百万,也是不可逆转的过程,不要等到孩子需要我们了再去后悔。


和孩子单独在一起


这个亲子时光,只属于你和孩子,可以室内做个小游戏,可以户外散散步、玩玩土,重要的就是这个时间段,只属于你和孩子。


当孩子遇到挫败,先抱抱他,让他感知到爱


这个小动作,会让他情绪平复更快。6岁以前,孩子的情感依恋大于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当他们情绪平复,学习正确操作的方法也会事半功倍。


走进孩子内心


推荐《捕捉儿童敏感期》,如果没有它,当孩子可怕的2岁来临,我只会手足无措,觉得他们太可怕,而不是现在这样,抱着理解的态度,去帮助他构建自我、完善自我。


及时伸出援手


孩子想独立,同时需要父母的爱。比如当他想自己吃饭却吃得满地都是,着急得发脾气扔勺子时,我们不是责怪他们脾气太大,而安慰:“没关系,多练几次就好了,妈妈小时候吃饭也老掉。”并把他们扔掉的餐具捡起来洗干净,重新递给他们。


学会沟通而不是拷问


“今天老师教什么歌了?”“今天上课乖不乖?”会让孩子倍感压力,恐情状态下的交流,不会特别顺畅。我们可以先说说自己:“妈妈今天很开心,你心情好不好啊?有什么有趣的事和妈妈分享吗?”前者让孩子觉得妈妈只注重结果,而后者让孩子感觉和妈妈是朋友。


来源:闫涵妈妈(ID:yanhanmama2016),作者闫涵,母婴行业资深从业者,半职妈妈、媒体策划、蒙台梭利育儿践行者,用亲历经验让您的育儿少走弯道

你可能错过的精彩文章:

(关注公众号,回复标题前面的数字即可查阅文章)

1008.母亲越强势,对家庭毁灭性越大

2002.如果你有了二宝,却没能儿女双全

1062.为什么越乖的孩子,长大越让人操心?

1039.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孩子间差异的真正原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3351/996511629086.html

更多阅读

人最怕深交后的陌生,深有感触! 深有感触造句

来源:圣贤教育改变命运人最怕:深交后的陌生,认真后的痛苦,信任后的利用,温柔后的冷漠,亲朋间的误解!所以说有些事情不要太计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会过去的,遇到爱你的人,学会感恩,遇到你爱的人,学会付出,有个懂你的人,是最大的幸福,总不能流血就喊

创业者最怕讨厌什么 创业的6对“不怕”与“怕”!

创业,是很多上班族的梦想,辛辛苦苦工作了那么多年,终于有了位置、人脉、积蓄和方向,渴望开创一片新的事业天空,书写一段新的人生篇章。众所周知,上班和创业是两回事,有着极大的差异。一旦走在创业的路上,很多带着激情和梦想的创业者,就身不

熟悉后的陌生经典句子 人最怕深交后的陌生

人最怕:深交后的陌生,认真后的痛苦,信任后的利用,温柔后的冷漠,亲朋间的误解!所以说有些事情不要太计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会过去的,遇到爱你的人,学会感恩,遇到你爱的人,学会付出,有个懂你的人,是最大的幸福,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

熟悉后的陌生经典句子 人最怕深交后的陌生

  人最怕:深交后的陌生,认真后的痛苦,信任后的利用,温柔后的冷漠,亲朋间的误解!所以说有些事情不要太计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会过去的,遇到爱你的人,学会感恩,遇到你爱的人,学会付出,有个懂你的人,是最大的幸福,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

声明:《最怕大乔突然的关心 每晚八点关手机,因为我怕来不及》为网友掌心一朵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