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是用文字或口头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重要方式,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作文不受题目及文体的限制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话题作文的出现正好适应了这一形势的需要,它更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次对学生思想的松绑。角度自己选择,立意自己确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因此,我们说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作文。但学生每学期的作文次数有限,不可能涉猎更多的话题,而语文课前抽答形式的话题谈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和提高。
一、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展开的思维过程。它的特点是大胆假设,不受现有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其结果可能由已知导向未知,发现新事物,开拓新领域,建立新理论,创新是求新求异,离开发散思维就无新异可言。爱迪生研制电灯泡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用什么做灯丝。他用过1600多种材料,棉花、白金、碳化竹丝、化学纤维,甚至连头发丝都试过了,真可以说进行了最充分的发散。爱迪生如果没有这种惊人的发散思维能力,就无法完成他的创造伟业。可见发散思维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各种可能的途径。
话题作文对学生限定极少,十分开放,学生可写的范围很广,空间很大,也就是说作文题目的外延很大,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具体的体现,一题可以多做,但外延过大又给学生带来一定难度,因而学生还应当在发散思维的同时进行集中思维,缩小题目的外延,在很多可以写的范围内确定自己喜欢的、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如果思维理性思维较强,看问题有浓度,长于阐析事理,品评辩驳,则可以选作议论文;如果生活阅历丰富,体悟细致周到,长于描写刻画,叙事抒情,则可选作记叙文。在确定了体裁之后,然后再确立主题选择材料。这样发散思维得到了训练,而且集中思维确立了自己写作的角度,发挥了自己的强项,个性得到了发挥,作文一定会获得个性的成功。比如“小草”这个题目可以写成说明文,也可以写成散文、议论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写出自己喜欢的文体和特色文章。不仅体裁可以多角度写,而且内容主题都可以多角度去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比如话题作文“我的体育爱好”,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因为每个人的体育爱好丰富多彩各有不同,写出的文章就避免了千篇一律。主题上的多角度更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根据事物不同特点立意,用同一题材写出不同主题的作文。许多事实证明,换角度思维能发现和创新。这种多角度思维的作文,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使学生思想开阔,想象丰富,学会全面考察事物,辩证地把握事物本质,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以及创造性表现能力的发展。
二、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类事物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的重要形式。联想是探索和创新的一把重要钥匙,许多创造发明都是从联想开始的,它对排除墨守陈规的思维定势,开阔思路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也是提高作文质量的迫切要求。许多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语言干瘪,这都与他们的联想能力薄弱有关。联想作文就是以激发学生联想活动为基础而进行的作文。为了训练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便有了这样话题的训练。如“歌声的联想”这个话题,人人都有话可谈,但每个话题又各异。因为音乐是丰富多彩不分地域不分国界的,不同心境听不同的音乐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对同一首歌不同的人听也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使人在陶醉音乐的同时受到不同震撼,产生不同的音乐力量。实践证明,这样的话题使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使得人人有话可谈,作文有内容,有广度,有个性,富有真情实感。
三、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人在大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作家创造人物形象,建筑工程师设计建筑物的蓝图,教师在备课中预料学生可能发生的反应以及自己教学进程的相应安排都是想象的结果。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它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作为一种能力,它是创造性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想象更是异想天开,其产品往往是新奇独特的,有些是世界上尚不存在甚至是永远不可能存在的,但正是它们把人们带进创造发明的百花园。幻想是想象的特殊形式。有些话题作文就是幻想性作文。如科学幻想作文“神奇太空游”、“未来机器人”这样的题目不仅丰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突出了科学的神奇力量,也使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象可以直接激发并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创新思维。总之,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首推联想和想象。所以,作文教学必须紧紧抓住想象力培养的这根主线,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打开思维的闸门,迸出思想的火花,创作高质量的作品。话题作文在这方面正有着重要作用。
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话题谈论涉猎的面非常广泛,有谈人生的,有谈职业的,有谈校园生活的,有谈美好理想的,包罗万象,使学生思考许多他们要面对的问题,而学生这个阶段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社会道德观等逐渐形成阶段。面对这些问题,他们可能很幼稚、很困惑、很迷惘,不知所措,摇摆不定,思想情感观念就在谈论中流露出来,而教师的适时点评就能帮助他们解除心中的疑惑,使之茅塞顿开,茁壮成长,帮助学生走出人生困惑和多雨的季节。引导学生在话题谈论中感悟真善美,陶冶美好的道德情操,真正领悟人生的真谛,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教育和启迪。培养和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创新思维的良好思想保证。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才能明确创新发明的目的方向,产生巨大的动力,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突发奇思妙想,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
语文教学时刻肩负着推广普通话的重要任务。课前抽签式话题作文训练,对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起着重要作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话题谈论。这种形式的话题谈论,不仅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更是提高了他们的口头作文能力,能够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丰富情感。
话题作文的形式很多,而课前话题作文训练以其灵活多变、简短精悍的优势锻炼了学生多方面能力。为学生创新思维和个性张扬提供了更广阔的自由空间。在话题谈论中训练和培养学生多角度发散思维,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行大胆的想象,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教育和启迪,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使他们思维灵活、观念新奇,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评价。这些素质正是创新思维所应具有的主要因素。因此课前话题作文是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良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