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艺术 《三国演义》中的领导艺术

领导艺术 《三国演义》中的领导艺术
   《三国演义》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尽情演出,不仅充满戏剧张力,也展示着领导与管理的艺术。曹操“割发代首”,展现了领导者的自律,阐释了以身作则、为人典范的领导主题。诸葛亮说:“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自律与他律的互用、恩威并用、宽猛相济,正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经验法则。曹操煮酒论英雄:“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曹操点出了胆识、远见的重要性。唯有磊落豪雄、深沉厚重、目光远大,才能干出大事业。曹操求才若渴、唯才是用,“你能翻多大的跟斗,我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领导与组织、动员、沟通、考核等密不可分,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正确分析形势,预测事态之发展,显示了领导力与战略性互为表里。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对主降派大怒曰:“吾奉主公之命,督兵破曹,敢有再言降者必斩。”领导者的意志,是最珍贵的无形战斗力。淳于琼喝酒误事,醉卧帐中,导致曹操攻其不备放火烧乌巢军粮,袁绍因此一蹶不振,走入灭亡。有句格言说:“上帝会注意细节。”局部影响全局,因“小”能够失“大”。曹操击败袁绍以后,原谅营中和袁绍暗通款曲之人:“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胜利者要宽容。领导者应该有宽阔的胸襟。传闻赵云投奔曹操时,刘备冷静地表示对同事的信任:“子龙是我故交,安肯反乎?”“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信任同志是领导工作的基石,也是事业发展的推动力。关羽千里走单骑,曹操钦佩关羽之节义:“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领导者要知人、用人,待人以诚,处事为公。杨修看穿曹操心事,“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有味”,并指出曹操进退失据的窘境,导致被杀。领导者对待下级的批评,应当虚心听取,而不能拒不接受,更不可怀恨在心。……《三国演义》既是故事书,也是智慧集。从这部古典小说中,我们可以感悟与总结有关领导与管理的一些规律和教训。这也是一种“古为今用”,领导者至今仍喜欢读它的原因所在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3751/229162769290.html

更多阅读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角色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到底描写了多少个人物?下面我将列出一组数字,有的朋友可能会怀疑数字的准确性。这个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请怀疑的朋友自己找来《三国演义》清点一下,保证你点一遍一个数字,再点一遍和上一遍还是不一样。呵呵,还是请你

复习《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故事

复习《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故事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

《三国演义》中的三大战役 三国演义中的战役

《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和成就,可以概括为六个字:丰富、深刻、生动。丰富,是指它写出了战争的多姿多彩,每次战争,各有特点,互不雷同;深刻,是指它通过真实的艺术描写,反映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思想启示;生动,是指它的描写具

《三国演义》中的连环计并非庞统所授 庞统的连环计

赤壁之战中庞统巧授连环计,通过《三国演义》的广为传播,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后人有诗曰:“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若非庞统连环计,公瑾安能立大功?”然而,此事正史并无记载,故事纯属虚构,完全是作者罗贯中的艺术创作所为。但这种

声明:《领导艺术 《三国演义》中的领导艺术》为网友花心少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