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的汉初三杰之一韩信是汉高祖刘邦在战争年代最为器重的大将之一,韩信在当时的刘邦手中也是一名极有能耐的军事将领,多次用计谋立下汗马功劳,平四国、败楚军都是韩信的功劳,可以说没有韩信便没有汉高祖刘邦的天下。那么为西汉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是个怎样的人呢?
焦恩俊版韩信剧照
要说起韩信是个怎样的人,就要从他的早年经历说起。韩信的父母是谁,在历史上是没有任何确实记载的,因此韩信的童年如何也不得而知,只知道韩信是个平民,而且是那种特别穷困的平民,没有田地可供耕作,没有本钱与路子可供经商,为了活命只能依靠别人的施舍,还要时常忍受当地混混流氓的欺负。但无论混混怎么欺负他,韩信都没有动用手中的宝剑来伤害别人,在受到胯下之辱后,韩信也没有任何粗俗之言。之后韩信当了楚王,重临故地,重见当年那个小混混,也没有生他的气、治他的罪,而是以德报怨,将过去的事一笔勾销。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韩信是个能屈能伸、宽宏大量、以德报怨的人。而韩信却不是以人品好出名的,有也许是他在军事上的能力更加耀眼,掩盖了他人品上的闪光点。后世称韩信为军神,他的灵活用兵之法,即使在几千年之后的如今也少有人能出其右。不得不说,假如当初萧何若是没有追回韩信,任凭韩信在其他势力之中受到重用,那么之后的历史或许都将改变。
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
韩信领兵打仗的本事,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也正是因此,让很多人感到奇怪,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虽然项羽本身的能力很强,但是在那时的社会现状下,有一个韩信这样的帮手难道不是更好吗?
项羽画像
项羽最后死在韩信的逼迫下让无数欣赏项羽的人为他惋惜,同时感到好奇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倘若项羽当初能够重用韩信,那么就不但不会被韩信逼死,还能得到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如果得到了韩信,也许得到天下的人就是项羽了,根本不会有刘邦什么事了。
其实项羽不用韩信的原因其实有很多。第一,韩信是一个颇能隐忍的人,而项羽自小就轻而易举地得到一切,所以养成了他骄傲自负的性格。这样的项羽是最看不起会钻人胯下的韩信这种人的。项羽本身连看都看不起韩信,又怎么可能会重用韩信呢?
第二,项羽自己的本领很大,从前攻无不克的战绩让他无比的自信和自负。在他眼中,除了自己之外的人,不论是能力还是忠诚,都是不被项羽信任和看重的,而亚父范增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这样自负的项羽旁边说要给他出谋划策,对项羽而言简直就是一个玩笑,所以他怎么可能会重用韩信呢!
从这两点可以看到,项羽和韩信其实是不可并立的存在,这两人相处必然会有一方式微。最初时是韩信在项羽军中默默无闻,后来是韩信在刘邦军中将项羽逼得自尽身亡。
楚汉传奇韩信

韩信作为楚汉争霸中一个重要的角色,因此他在整部电视剧中出现的戏份肯定是比较多的,虽然他不是主角,但是为了衬托他的作用,导演会一步步的叙述他的事迹。
《楚汉传奇》中的韩信
在第7集的时候,韩信首次登场,就是走在大街上,引得他的恋人季桃看的入迷。韩信跟他的兄长说,他打算建一个养马场,但是遭到兄长的冷笑,说他一无资金,二无门路,就是在痴人说梦。韩信坐在那里发呆,看着蚂蚁,使得季桃认为他是一个怪人。
到了下一集,韩信回到了家里,嫂嫂宁愿把饭菜倒给狗吃,也不肯给他吃,韩信就一怒,离开了那个家。韩信在大街上卖着自己的草马,他不是在做生意,他的注意力放在看书上面。之后来了一个地痞无赖,上前找韩信的麻烦,让韩信钻他的胯下,让一旁观望的季桃心疼不已。……韩信去河边钓鱼,让漂母看见,给了韩信一些吃的。
直到27集,项梁在街头路过,竟然被一名士卒所阻拦,这人就是韩信,他告诉项梁自己对如今战势的看法,但并未引起项梁的注意力。
韩信迎来的他的转折点,那就是第49集,萧何月下追韩信,使刘邦立他为大将军,从此他开始呼风唤雨的生活。
之后就是韩信勇斗楚军,一系列的大规模战役,奠定他赫赫战功。甚至说他从未战败过一场,堪称战神。
韩信的出现都是起到推动作用,并且对刘邦的兴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讲诉了属于韩信的传奇。
韩信一饭千金的故事
刘邦账下有一名大将军名叫韩信,他年幼贫困,父母亲早早的就去世,常靠乞讨度日。
承受受胯下之辱的韩信
韩信没有人可以依靠,于是乎,他每天到河边钓鱼,想以此谋生。直到有一天,韩信碰到了他命中的好人,有一位老婆婆瞧到了瘦骨如材般的韩信,并把自己的一部分分给韩信吃,一连几天,老婆婆每天都这么做,韩信非常的感激他,便对老婆婆说:“谢谢你的照顾,将来我一定会好好报答您的。”老婆婆说:“我只希望你能够自立,决心做一个有用的人,我别无奢求。”
淮阴地带有一个恶少,在大街上碰到韩信,就想炫耀自己,大声对韩信说:“看你整天佩戴刀剑,一看就是个有胆量的人,你敢来刺一下我吗?或者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心想:“我答应了老婆婆,日后一定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感觉我一刀刺过去,岂不是成了杀人犯,日后哪还有前途,还不如忍受这一胯下之辱,来日方长,日后再报仇。”于是,他就伏下,从恶少的胯下爬过去了,引得旁观的人大笑。
韩信不负老婆婆的希望,投奔到汉王账下,得到了重用,连年的战争,成就了刘邦,助其建立西汉帝国。
韩信被封为了楚王,他故地重游。派人去找那个当初施舍他饭的的老婆婆,等手下找到了之后,韩信立马前去,见到老婆婆,再三感谢,并赠予黄金千两。
就是这样的故事,就有了韩信一饭千金的典故,后人称颂他的美德以及他为了成才的决心。
韩信走马分油
据说,西汉的大将韩信,他在年幼的时候,就聪慧过人,特别爱动脑筋。
韩信分油的童话故事
有一天,韩信在大街上闲逛,看到两卖油的人正在争吵不休,出于好奇,他就前去观望。他观摩了几分钟,就懂得这两个人是为何在吵架。原来这两个原本是一起卖油的,只不过因意见不合,就准备把油桶里剩余的10斤平分了,然后两个人各奔东西。但是分油不均,使他们两个争执不下,这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韩信仔细想了一下,他们两个卖油的人是没有秤的,只是有一个可以装三斤油的油葫芦和一个能装7斤的瓦罐,可以用的道具很少。故此,他们两个把油倒来倒去,总觉得自己亏了,因而吵了起来。
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够把油分的精确些,韩信不断地在自己脑海中推测,试想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法。突然眼前一亮,大声喊道:“你们两个可以不用吵了,我已经想到了,虽然你们没有秤,我也能把油分的平均。”
韩信是这么分的,先是把油倒入油葫芦中,因为油葫芦能装3斤油,然后把油倒进瓦罐中,连续三次,那么瓦罐中的油肯定是7斤,已经装满了,油葫芦中肯定还剩余2斤,油桶中还有1斤。然后把瓦罐中的油全倒回油桶中,那么油桶中有8斤,油葫芦中还是2斤。之后把油葫芦的2斤倒入瓦罐中,最后从油桶中倒出3斤油把油葫芦灌满,那么油葫芦和瓦罐中的油加起来就有5斤,油桶中还剩余5斤。
就是这样的方法,就解决了两个卖油人的争执,可见生活中想点小办法,总能解决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