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之阴晴阳错 家教:小错不放大错不嚷

(文  余晓清)





家教之阴晴阳错 家教:小错不放大错不嚷
  过去听一位老人说,在教育子女上要“小错不放、大错不嚷”,当时并不完全理解。近日读报得知,在港台地区已经悄然兴起了一股家教纠错新原则,与我们重视大错误、忽视小错误的惯常思维相反,采取的是“小错不迁就、大错不追究”。这与那位老人说的“小错不放、大错不嚷”是一个道理。

 

  “小错不放、大错不嚷”,这种原则对于家庭教育而言的确具有现实意义。“小错不放”就是指对偶尔发现的孩子的小毛病、小缺点不放过、不迁就、不纵容。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对孩子有了蛛丝马迹的小毛病,诸如坐姿不正、功课偷懒、撒谎、偷拿父母的钱等等,熟视无睹,认为“树大自然直”;有的家长虽然也管也问,但是蜻蜓点水、轻描淡写,根本不足以引起孩子的重视。说到底,也存在着小节无关大碍的思想。


  小节真的无关大碍吗?小毛病真的能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吗?有这样一个古老的发人深省的家教故事:母子俩相依为命,一天,幼小的儿子拿回一根针,说是“捡”的。母亲很高兴,表扬了他,并没有深究针的来源。后来儿子又“捡”回一只碗、“捡”回一口锅,“捡”回越来越多、越来越值钱的东西,母亲仍然不假思索地赞赏他。终于有一天,儿子成了江洋大盗,被官府捉拿归案。临行刑时,儿子对母亲说,死前有一个请求,请娘像小时候那样再喂他一次奶吧。母亲应允后,儿子竟狠心地一口咬下乳头,大叫:“我落得今天的下场都怪您啊!”虽然不肖之子,咎由自取,但他的堕落,其母的确难脱责任。

 

  “大错不嚷”是指孩子犯了较大错误时,不要过于苛责,应报以宽容的态度,实行冷处理。犯了大错之后,孩子对此已经有了认识,他心里已经充满了愧疚与自责。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失去理性,大发雷霆,无异于“火上浇油”、“雪中送冰”,孩子脆弱的心灵会难以承受,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大错不嚷”,我的理解是:第一,不要在孩子心里最难受的时候再进行严厉的斥责,以避免孩子心灵的崩溃;第二,不要大吵大嚷,弄得世人皆知,伤害孩子稚嫩的自尊心;第三,不要联系孩子以前所犯的错误集中批判,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令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当然,“大错不嚷”并不是说对错误不管不理,而是要注意教育的时机、方式和轻重。等到事态平静、孩子心态平和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的严重性,共同寻找避免类似错误的方法。这样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也会接受教训。

 

  “小错不放、大错不嚷”正是许多智慧的父母教育子女的经验总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3951/23353582843.html

更多阅读

月有阴晴圆缺 月有阴晴圆缺打一字

又近中秋,又盼着那轮又大又圆的月亮。古人说:“像莫大于日月”,除了天地之外,自然界呈现给人们的最大形象就是太阳和月亮。中国人似乎更喜欢月亮,大约是它的光而不耀,是它的平实近人,是它的奇妙幻化,是它的变与不变。月亮在初一时,古人称为朔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关于情亲的议论文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亮圆缺转换,明暗轮回,这是自然规律,不可更移。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生命的旅途充满崎岖和坎坷,如果患得患失,就只会被悲观、绝望窒息心智,这样的人生之旅如负重登山,将会举步维艰。我们应该明白有所失才能有

阳生阴死,阴死阳生 生日阴历阳历转换

十天干长生十二宫是传统命理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是指十天干分阴阳不同,各有其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等十二种状态.阳生阴死,阴死阳生。如甲木长生在亥,乙木则死在亥,正好阴阳顺逆相反。这一理论,早在<<

月儿阴晴圆缺 爱是王逗逗

黛蓝的夜空中,月色迷离的撩人心醉。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月的愁思;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月的孤寂;&#173;千百年来,人们已习惯把月的阴晴圆缺比作人间的悲欢离合,似乎对着凄美的月色才能使内心的烦恼得到释然。于是清柔的月光无形

且说采阴补阳成人版 采阴补阳的具体操作

前不久有位朋友有点儿不好意思地问胡涂医,医家秘传有没有“采阴补阳”的内容?我大大方方回答说:“有啊,不仅有采阴补阳,还有采阳补阴呢,想学吗?”——当然,我是最没有资格做老师的,但是答应过这位朋友要写写“采阴补阳”的文章,也不能食言,反正

声明:《家教之阴晴阳错 家教:小错不放大错不嚷》为网友正在输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