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黄金阅读期”
要让孩子在最宝贵的年龄读最有价值的书。儿童学习经典,就如同师从贤哲,从人生的第一步就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从高起点展开人生。国学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文化知识,奠定孩子的人文底蕴,而且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孩子的儒雅、淳静气质,为孩子以后的“薄发”,蓄积力量。
大脑生理学家们发现,儿童的智力和性格在0—3岁间就完成了60%,这三年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孩子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3—6岁间完成了80%,6—8岁间完成了90%,8岁以后的发展则渐趋缓慢,到13岁左右,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就基本结束了。这就表明孩子13岁之前是智力和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期,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这个关键时期,那么当孩子年龄越大,启发培养他们就会越费力,效果也就越差。
所以要让孩子在最宝贵的年龄读最有价值的书。儿童学习经典,就如同师从贤哲,从人生的第一步就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从高起点展开人生。国学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文化知识,奠定孩子的人文底蕴,而且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孩子的儒雅、淳静气质,为孩子以后的“薄发”,蓄积力量。

学习哪些国学经典呢?
国学经典浩如烟海,从哪些开始学?学哪些比较合适呢?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依循古人读书的顺序,从蒙学读起,然后循序渐进涉猎经、史、子、集。《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老子》、《孙子兵法》等作为国学中经典之经典,铸就“国学蒙学之最、中华不可或缺之魂”。这些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精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古往今来,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小欢的《庄子》
覆杯水于坳(ào)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倒一杯水在厅堂的凹地,只能用小草叶做船。放杯子在水里,必然触底,不能漂浮,因为水浅船大。
朝菌不知晦朔,蟪(huì)蛄(gū)不知春秋。
清晨生灭的菌类不知道什么是一天,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什么是一年。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到达顶点的人没有自我,了知天命的人没有功绩,道德和智慧完满的人没有虚名。
小欢的庄子
《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著作之一。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如今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它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庄子的文章,通常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