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学士 明朝大学士袁炜口耳相传的故事介绍

明朝袁炜

袁炜生于1507年,卒于1565年,由此我们就可以推断出他为明朝人。字懋中,是宁波慈溪人,他的官位最高达到大学士,足见他的博学多识,值得后人所学习。观其一生,可谓是神童在世,受人羡慕不已。

神童袁炜

袁炜自小就识字,喜欢学习,10岁就开始对八股文的执着学习,常常看书达到过目不忘,并且能够达到背诵的程度。17岁的他,已经饱读诗书,他的博学深受周围的人所仰视。年纪轻轻的他,就参加了乡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获得了第二名,可谓是出类拔萃。次年,他就夺得了会试的第一名,以会元的身份参加殿试。本来已经内定陆师道为本次状元,但是明世宗看到了袁炜的笔试,决定批他为第一名,但是在读卷的时候,因为袁炜性格比较值,导致改为第三名,但是他的成绩足以傲笑同龄人。

关于袁炜幼年的典故是有的,传说他出生前,他的父母就做梦梦到了一条黑龙入自己家。因此刚生下的袁炜长得极其黑,但是双瞳炯炯有神,让人觉得他很精明。不负众人所期望,5岁的袁炜,就能够做对子,使得当时有个县令听到他的对子,直呼他为当世神童。

取得探花的袁炜,就到翰林院编修。又因为其撰写了青词,受到了世宗的喜爱,破格提升他为侍读学士。过去两个月,就又封他为礼部右侍郎。次年,他就被封为太子的宾客和兼加学士的职位。嘉靖四十一年,他就升为少保和任命为礼部尚书。过了两年,就晋升为太子太傅,以及建极殿大学士,后人对他的称呼,都是称他为建极殿大学士,是对他的学识的肯定。

嘉靖四十四年,他就因病去世,享年58岁。在他死后不久,就追封他为少师。

袁炜的故事

不知有人是否知道陆埠袁马这个地方,曾出过一个明朝的阁老,此人就是袁炜。他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老人们都喜欢跟自己的字辈说他的故事,故事的真实性,应该是较高的,虽然经过多少代的口耳相传,并没有影响到故事的本质。

袁炜的作品

根据民间留存下来的传说,我们知道袁炜的母亲曾经嫁过多次丈夫,并且跟每个丈夫都生下来了一个儿子,之后那个丈夫就会死去,但是她所生下来的每个儿子,都是很有出息的,例如龚辉,曾经当过工部侍郎,他跟袁炜不就是同母异父的兄弟吗,虽然这么说,但是也没有明确的史料证据。有一天,龚辉还只是一介书生,进京赶考,突逢大雨,就到了一个屋檐下躲躲雨,正好听到屋内一位妇女在生产,“哇——”的一声,孩儿落地,龚辉就上前祝福这对夫妇,说道:“这个孩子将来肯定当四品官员。”这对夫妇并不懂官阶,以为四大于一,就谦虚地说道:“能当一品官就很不错了。”等到天晴,龚辉就离去,而他所看到的这个婴儿就是袁炜,不料以后还真的当上了一品大官。

在袁炜幼年时期,就早会作对子。有一天,他的父亲带着他去看县令判案,因为他个子小,就站在最前面。县令看到他深情专注,看上去就觉得气质不凡,就问袁炜的父亲他会不会作对子,就信手拈来作出了一个对子,以待袁炜回答,袁炜应声答道:“五色云中驾六龙。”让县令大吃一惊,直呼神童。

袁炜作品

我们都知道袁炜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从小就博学多识,并且他官运连连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写的了一手好青词,才受到了皇帝的喜爱,至此得宠,后人常称他为“青词宰相”。但是他流传后世的作品并不多,但都是精品。

明朝大学士 明朝大学士袁炜口耳相传的故事介绍

冬天萧萧然的景象

明世宗常常让百官撰写青词,没当这个时候,唯独袁炜最为才思敏捷,作的也是最为工巧,深得明世宗心意。而且每次朝贡的时候,有珍奇宝贝出现,也是袁炜所作赞词最美。他曾写了一幅长联,至少流传至今,是“洛水玄龟初献瑞……万寿无疆。”这幅对联在当时,那可是脍炙人口,达到了无人不知晓的地步。

袁炜自恃博学,每次看到别人的作品,都喜欢做出评论,假如不满他的心意,就大肆诋毁,就算是他的门生,他也毫不留情,给予批判。但他的确是有实力,曾著有《袁文荣公集》,其中收所很多自己的作品,例如《塞上曲》。用的也是唐诗七律的格式,也没有多少的对偶,但是能够描绘出塞外的凄凉,以及对战士征战沙场,却不知道能有几人能够回归的无奈之感,表达出了战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冬夜院中斋宿》中描绘的是冬天庭院的景象,虽已入冬,院内存有萧萧然的氛围,虽然云层缥缈,但“我”这里是玉堂,是神仙的场所。此诗歌意蕴并不突出,只是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如今悠闲自在生活的满足感,是袁炜在家无趣的时候所做。

关于袁炜的作品留有很多,但是后人对其的热度并不高,可见他的作品并不能跟李杜诗歌所媲美,但也是精华。

袁炜墓

观袁炜的一生,我们可以知道他是如今的宁波慈溪人,并且他晚年没有犯过什么错误,甚至于死后还被追封为少师,由此可见,他的墓肯定是埋葬在故乡,那就是慈溪。准确地来说,使在慈溪余姚,一个破旧的袁马村境内,他的生平在《袁炜草书碑》上有所记载,在此就不多家论述。

袁炜墓

我们都知道袁炜墓前是有座桥,但是不知道是何桥种,经过专家的考查,是一座双孔石梁桥,是我们国家多孔石梁桥宝贵的遗址。

袁炜本来身为明朝的大臣,因此他死后,所造的墓规格肯定是较高的,但是其墓道在文革时期,受到巨大的破坏,毁的较为彻底。墓道前的碑坊,破坏的较为惨烈,前半部分早已荡然无存,如今很多民房建造在上面。我们很难在他的墓道上,找到当初的一瓦片,一石块,之能看到其遗存的模样,让后人自己去还原历史。

只有池和桥是整个墓道中保留的最为完整的一部分,此池是长方形模样,宽约有5米,长却有10多米,从墓园门到池顶,得走20多个台阶,因此是看不到水池的,但是在墓位上是可以瞧到整个水池的模样。造这个水池,就是为了弥补分水的不足,让袁炜墓更具灵性。

墓道桥延南北方向跨越水池,是在整个墓道的中轴线上。由一块块的长条石堆积而成,较为简陋,毕竟是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早已不复当年模样,后人对它的保护也没有尽全力,只是当做日常跨越水池的必经之道罢了。其墓道桥建造的时间明确,是宁波少有的古桥之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4251/468834797611.html

更多阅读

《世纪大讲堂》——窃国大盗袁世凯? 世纪大讲堂林彪事件

主讲人: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骆宝善袁世凯,这个乱世枭雄,有人说他是窃国大盗,也有人说他是共和之父。历史上的袁世凯究竟是何种面目?晚清政府推行的新政,袁世凯是破坏者还是推行者?戊戌变法是否因为袁世凯告密而导致失败?丧权辱国的

袁隆平贡献大还是赵本山贡献大? 袁隆平杂交水稻的贡献

一美国律师朋友说:赵本山的纽约演出很无聊、下流。一讽刺残疾人,二讽刺肥胖者,三讽刺精神病患,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人很无耻。美国脱口秀主持人个个伶牙俐齿,但是借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嘲笑残疾人、肥胖者。他们嘲笑的

袁炜草书碑 袁炜玉微博

袁炜(1508-1565年),字懋中,号元峰,慈溪县石台乡袁马村人(现余姚市陆埠镇袁马村)。袁炜幼年习文,过目成诵,被誉为“神童”,至今家乡仍有不少关于他幼时巧对对子的传说。古代慈溪,人文荟萃、鼎甲相望,自宋代以来,出过五位状元、一位榜眼、三位探花,

声明:《明朝大学士 明朝大学士袁炜口耳相传的故事介绍》为网友被时间扑了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