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就娶我吧!这是女人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解读。但偏有这么一群男人,他们享受与女人倘佯在爱河里的你侬我侬,却无法承诺和承担女人想要的责任。诚然,能够和相爱的人携手踏上红地毯,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也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可现在都市里的一些男人,他们不拒绝爱情,但一谈到结婚,就多多少少有一种莫名的不安和恐慌,甚至还会产生临阵脱逃的念头。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结婚恐惧症”,并已渐渐地成为现代都市白领的通病。某网站在一项相关的调查中显示,53.67%的受调查男性承认自己有恐婚倾向,只有23%左右的男人明确自己没有恐婚倾向。中国社科院和社科文献出版社也曾在联合发布的《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指出,全国登记结婚人数在持续减少,初婚年龄显著推迟。同时,超过半数的人认为“恐婚族”是正常现象,持相反观点的人数占28.4%。
不婚男爱婚姻更爱自由
现实生活中有众多催婚的案例,但也不乏迟迟不给承诺的不婚男。这些男人究竟在等什么?他们对婚姻的恐惧是什么?
结婚对于大部分女人而言是一个归宿,一份寄托。而对于男人而言,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们的生活内容因此而彻底改变,这样的改变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耐心去承受。 “结婚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战争”;“结婚,能逃则逃,虽然有时候会感觉寂寞,但少了很多承担不起的牵挂”;“如果不想生活太辛苦,负担太重,那就千万别结婚”……不婚男对于婚姻的恐惧由此可见一斑。
自称是过来人的老张告诉记者,32岁的他差点就掉进了婚姻的“陷阱”。当初,在父母的殷切希望和女友的“威逼利诱”下,他试图“勇敢”一回,选择婚姻,承担一份责任,做一个有牵绊的幸福男人。不曾想,还没结婚,牵绊却与日俱增,但幸福感却日益下降。女友是那种小鸟依人的女孩,个性温和。但这也成为她家人不断侵入他们生活的一个理由。婚姻的主角是夫妻,如果两个人的生活变成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人的共同生活,当然会显得拥挤不堪。女友说,结婚事情他们必须要听她父母的,于是,一切的一切,从买房到装修,到财物的分配,保管,全要听从她妈妈的安排。最初他是觉得很轻松,结婚大事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负担。后来,他的工资卡首先被没收,他的作息时间也开始改变,他的交友对象也不能自己挑选,他从一个自由自在的潇洒男人变成被两个女人紧盯死守的宅男。他和朋友聚会,必须先通过两个女人的同意,他去看望父母也要提前报备。他常常感到恍惚、害怕。如果不发生意外,他至少还有几十年要活,这样的生活,别说几十年,几年都受不了啊。所以,在女友和其母亲热火朝天地忙着结婚事情的时候,他做了逃兵。
老张说,其实他也感到很内疚,尤其是看到女友那楚楚可怜的眼神和梨花带雨的面容,他想过屈服,但想起那可预见的“禁闭”生活,他能给的只有叹息。女友母亲痛骂他没有责任心,像他这样的男人,是找不到老婆的。其实,自从领教了结婚生活的大概面貌,尤其是看着曾经一起潇洒度日的兄弟们一个个被婚姻关了“禁闭”,他还真的开始对婚姻产生恐惧,如此婚姻,不结也罢。或许在别人包括前女友母亲的眼里,他是个怯懦的男人,没有勇气对自己爱的人承担一份应有的责任,但与他而言,婚姻不应该是一场束缚,一个不能自由呼吸的禁室。
女性群体眼中的不婚男怯懦加逃避
无论是现实还是各种数据表明,男人群体恐婚族的存在和日益壮大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曾经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如今却无法承担起一段婚姻的责任。男人究竟在怕什么?恐慌什么?而男人的这一惧怕和恐慌,将焦点直指婚姻的另一群体——女人们。面对那些“怯懦”的不婚男,被激怒的女人们开始振振有词地细数当下男人们的不是。
白领 “倩尤”称,男人们所谓的恐婚,其实只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表现。男人害怕承诺,怕无法为自己的承诺负责任。而不想负责任的细胞基本上和男性荷尔蒙一样,根生于男性基因之中,差别是有些男人较多,有些男人较少而已。当然,也有不少男人不婚,宣称想还自己一个自由。达尔文曾列出了不结婚的理由: “可以自由前往任何喜欢去的地方;可以随意前往俱乐部与人交谈;不用被迫去访问亲友,不必耽于琐事。”现代男性不想结婚的理由则是:可以自由前往任何喜欢去的地方;可以随意前往酒吧逍遥;不用被迫去访问亲友,不必耽于琐事。男人喜欢自由,千古不变,这也成为众多不婚男的首要理由。
诚然,男人不婚的理由远不止这些。在听了太多过来人说的“结婚是恋爱的坟墓”的论调后,为了逃避被送进“坟墓”,不婚男们瞬间想到了另一个极具说服力的理由,那就是 “无理由为一棵树放弃一整座森林”,既然有资本,那何不拽拽地挑到眼花为止。如此行径被美其名曰“负责”。 “要知道,一旦结了婚,多看几眼美女,都会让人心怀深深的罪恶感。 ”
在女人们狠批不婚男的时候,心理学家却表示:婚姻恐惧症的产生,最主要原因是身处围城外的人对婚姻的误解。其实,婚姻不是爱情的结束,反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婚姻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需要彼此的努力去经营,每个人的能力和价值也就可以在这经营的过程中得以体现。或许,有时候,婚姻的意义也会让人感到恐惧。婚姻是一个需要担负责任的事情,假如一个人缺乏责任心,那么他就很难真正进入婚姻的角色里面。现在不少人用同居行为替代婚姻,因为同居不需要负担太多的责任。同居使婚姻似乎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形式。至于那些因为想要保持自由而拒绝婚姻的不婚男,专家则称,其实婚后每个人依然会有自己的空间,告诉对方自己想要做什么,并不等同于束缚,只是从一个人的独立处事,变成两个人的商量办事,大可不必恐惧失去了独自面对自我的机会。
网友各种观点直面“恐婚一族”
无论是不婚男族群还是被激怒的女人群体,对于不婚现象以及涉及到的人群,网友们都有自己客观的看法和评论。
网友“Jumpsuits”说:我认为恐婚族,在心理上有一种病态,当然,也同时说明了他们的弱能力。在自己没有能力及时将压力排解时,他们会寻找一切机会迁怒别人或其他的事情。随着生存压力的急剧增加,婚姻成为男人压力最为集中体现的对象。所以就觉得恐婚,既然恐婚就不要谈恋爱,把别人女孩儿拖老了却是一句恐婚来解决,这是一种怎样的不负责任!
网友“琛差不淇”对于男人恐婚的成因有自己的认知:婚姻双方是要互相承担责任的,虽然感情是进入婚姻殿堂的基础,但是对于结婚的一对新人来说也要有使双方及双方家庭今后能幸福生活的任务,所以就社会现状而言男士们压力是很大的,这种压力也许是无形的,并且不能说出口,因此女士们不了解就会以为男方会以各种借口和托词来拒绝她,由此造成了男士恐婚的心理!

网友“小木”则表示:男人恐婚并不只为经济压力。她的男友家里条件尚可,她自己的工资也不算低,还有一套住房,按理说,结婚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是她等了3年,都没等到想要的婚姻。男友的理由是,因为他的初恋女友伤害了他或者干脆说自己心理有病。其实,说到底,他是对“不离不弃,白发到老”这种事已经死了心了,有的男人的心只可耕耘一次。
面对众人对不婚男的谴责,网友“K哥”说:那个男人不想结婚,只是现在结婚的成本太高,结不起吧了。有条件的人都结几次婚了,没条件的30多还没结婚。现在的世界很现实的,说感情真不真,就看你有多少金。男人不婚恐婚,只是一种无奈的抗争吧。
网友“孤狼寂夜”也称:结婚代表着责任。家是个避风的港湾,但是女孩们要知道,不结婚是因为现在无法支撑起这个港湾的风平浪静,如果一个男人不结婚,那代表着他还没有建造这个港湾的资本,现在在做准备,在积累这个港湾的一砖一瓦。
“恐婚”是一种现代心理疾病
现代社会,或许是感情越来越现实,抑或是各种离婚案例的频频出现,让现代人,尤其是男人,对婚姻失去很多信心。一些恐婚者表示:谈恋爱的感觉挺好,很轻松,何必要用一纸婚书把两个人绑在一起呢?结婚太麻烦了,还是做恋人比较好,合则聚,不合则散,没有心理负担。所以,他们“理智”地认为,日子久了,总会有彼此厌倦的时候,何必束缚别人、束缚自己?因此他们始终对婚姻持观望态度,不肯把幸福的赌注押在未来的配偶身上。
也有恐婚者担心自己最终还是不能避免结婚的庸俗结局,漫长的未来幸福与否谁能无法预料。也许有一天,恐婚者咬牙切齿地说服自己克服了婚姻恐惧症,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踏上红地毯,但心理上的巨大障碍仍可能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尽管心里一再对自己强调婚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可压力感或恐惧感仍挥之不去。他们坚持:爱情使人睡不着,婚姻使人打瞌睡!延长爱情的惟一方法,就是推迟结婚的时间!结婚的历史意义在于,连接两个人的那条“红线”从此会变成一条绳索!
针对恐婚族现象,有关专家表示:“恐婚症”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现代社会心理疾病。社会舆论对婚姻生活的负面宣传是“恐婚症”的起因之一,媒体经常就如何处理婚姻关系进行各种讨论,这种社会氛围使尚未走入婚姻的人们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对婚后生活的过多考虑在面临婚姻时的表现形式就是对结婚的恐惧和逃避,很多人因此推迟结婚,甚至宁愿独身,也不愿意“受罪”。
我们常常比喻,婚姻是一双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事实也是如此。但如果你拒绝穿鞋,也许避免了因为鞋子不合脚而磨出血泡,但也可能因赤足行走而踩到钉子上造成鲜血淋淋。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婚姻其实也是对爱情的一种保护。
记者 石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