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何不杀丁宝桢 丁宝桢

丁宝桢-晚清名臣

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重要成员,曾诛杀专横跋扈的大太监安德海。

道光二十五年,丁宝桢前往平远州进修,咸丰三年,三十三岁的他考中了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自此踏入仕途,后担任翰林院编修。母丧期间,丁宝桢归乡,变卖了家产,招募乡兵,镇压了汉族于苗民起义,咸丰十年任湖南岳州知府,次年被调任为长沙知府。上海期间他人江海关监督,抓获了一名贪污犯唐阿七,经过对唐阿七用刑,最后榨取了数万两白银,这笔钱后来成为江南制造局初期最为重要的资金。

丁宝桢为官廉洁刚烈,在任期间兴办机器局、兴修水利、创办书院、善于用人,颇有政绩。丁宝桢智杀安德海一事更是震惊朝野,安德海身为宦官却干预朝政,结党营私,专横跋扈,引起朝廷上下的不满,丁宝桢将其擒获并斩杀。关于丁宝桢还有一样比较有意思的东西,便是宫保鸡丁,相传就是他发明的。1885年,英国侵占缅甸、侵犯云南与西藏,丁宝桢加紧筹集西南防务,次年于成都病故。丁宝桢去世之后被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诚。

中文名丁宝桢别名丁稚璜国籍/朝代清朝职业四川总督民族汉族出生地贵州平远谥号文诚出生日期1820年(清嘉庆25年,道光元年)逝世日期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信仰佛教主要成就创设四川机器局,改革盐法,维修都江堰,诛杀安德海代表作品《丁文诚公奏稿》目录安德海简介

安德海,清朝慈禧时代著名太监,一生只活了25年,却取得了别人穷其一生都达不到的成就。

慈禧为何不杀丁宝桢 丁宝桢

安德海照片

安德海从小父母双亡,他又被人贩子连续倒卖了好几手,最后年仅八岁的安德海就被卖到了宫中净身做了太监。从小吃苦的安德海净身入宫之后,发誓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那时的他和后来晚清著名太监李莲英同在咸丰的掌印大太监后面学习,正是因为这层关系,两人之间保持着深厚的友情。安德海的师傅从小就教育他和李莲英两人做事做人都要规规矩矩,“老实”的李莲英听从了师傅的叮嘱,所以在勾心斗角的皇宫活了好久,而拥有野心的安德海将师傅的话当成了耳旁风,最后死的很早。

咸丰十一年,即1861年,这年对于十七岁的安德海来说是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861年,咸丰帝病死承德,他在死前任命了八个大臣来辅佐自己年幼的孩子。当时被辅佐大臣困在热河的慈禧太后为了夺权,决定联合当时的恭亲王进行政变,于是,慈禧和同自己地位差不多的慈安皇后商量后,就命安德海冒着生命危险偷偷的给恭亲王送密信。

虽然慈禧的小心思被当时的辅佐大臣是识破了,但是最后在安德海的帮助之下,恭亲王和两宫太后成功见面,随后发动了“辛酉政变”,慈禧成功掌握了政权。“辛酉政变”之后,安德海因为在政变中的优异表现,被提拔为太监总管。得势后的安德海,争权夺利的野心就表现了出来,他在朝廷中开始打压当时政变中的亲密伙伴恭亲王,而恭亲王也被他成功的打压下去了。

最后,自信心膨胀的安德海在一次出行的途中,被上东巡抚丁宝桢所杀,结束了自己充满阴谋的一生。

阅读全文参考资料1.太监安德海简介 丁宝桢为什么杀安德海[引用日期:2015-11-1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4551/689194051742.html

更多阅读

宫廷秘史 慈禧太后性秘密:慈禧为满足自己养了多少男宠?

慈禧太后性秘密:慈禧太后养了多少男宠满足自己的性生活慈禧太后(1835~1908年),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安徽宁池广太道惠征之女。咸丰元年(1851年)入宫,封懿贵人,六年生子载淳(同治帝),进懿贵妃。同治即位后,与恭亲王等密谋杀肃顺,垂帘听政。光绪即

武则天为何不杀骆宾王 骆宾王简介

  骆宾王(约627—约684李秉乘对谷照月有意思) 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 “富骆”。 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

声明:《慈禧为何不杀丁宝桢 丁宝桢》为网友西班牙狂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