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局势与中日关系 东海康王简介 东海康王和李昪是什么关系 东海康王

  东海康王,名为徐知询,其父为徐温,山前一直在与其兄徐知诰争夺掌政和手握兵力的权力,但是却屡屡失败,最后无能为力。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东海康王徐知询的简介和东海康王的兄弟有哪些。

  东海康王简介

  东海康王徐知询是海州胊山人,他是在五代十国期间独揽大权的徐温的亲生的第二个儿子,康王的父亲徐温从盗贼征战变成吴国独揽大权之人,而康王一直随着其父征战四方,在这期间向父亲习得不少治理管理和谋略之道,看着父亲掌政,便也心生统治之心,也有了野心。

东海局势与中日关系 东海康王简介 东海康王和李昪是什么关系 东海康王

  作为徐温亲生次子的康王徐知询上头一直有一个亲生兄长徐知训和被收养的兄长徐知诰压着,在古代那种是血缘关系之人也会因朝政大权而厮杀的年代,且说一个没有血缘关系之人怎能会被赋予大权,所以康王徐知询虽忌讳有能力和谋略的徐知诰,但是还是认为父亲徐温会将大权交予亲子徐知训。怎料其兄长徐知训被人杀害而亡,徐知诰在广陵本是辅政变成得专政事。

  在徐温逝世之时,本下令自己死后的政权让徐知询继承让行军司马徐玠告知康王徐知询代替徐知诰掌管政事,待到康王徐知询赶回之时,徐玠却改变心意为徐知诰效力。因此康王徐知询只继承了其父徐温的兵权,政权还是被徐知诰掌握在手。

  虽然几番与徐知诰争夺政权,但均以失败告终,最后不仅连兵权也被剥夺拘禁,落得个有名无实的杨吴将领,再无实力与其对抗。

  东海海康王和李昪是什么关系

  李昪(biàn)也叫徐知诰,是徐温的养子,从小与东海康王徐知询在一个家庭中一起成长。在辈分上李昪是康王徐知询的兄长,加上徐温的长子徐知训被他人杀害,于是李昪和康王徐知询两人便有了一段关于徐温的政权之争。

  根据《资治通鉴》等资料的可以知道,徐温死后,关于杨吴摄政的权力被李昪掌握,而康王徐知询继承徐温的军权,因此徐知询试图和李昪抢夺政权,但是失败后不仅被夺去兵权还被拘禁,最后虽还是将领,但却再无法与李昪争斗。

  期间,李昪还设立一个鸿门宴,赐酒于康王徐知询并祝其能活到千岁,徐知询觉得此酒有毒,便将酒分半杯给李昪并说分五百岁给李昪,此时两人都深知杜明不能喝下这酒,但是情况变得很尴尬,这是李昪一旁的伶人申渐高以幽默诙谐的言语打破僵局并喝下两杯酒,以死为李昪挡去此酒和化去尴尬。

  以上便是东海康王徐知询的简介和东海康王和李昪是什么关系的介绍,徐知询和徐知训两人的兄弟关系也只是因其父徐温而连接在一起的,其父已死,那么在这政权之下,已无弟兄名义可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4851/782373436322.html

更多阅读

中日近代冲突 近代中日关系

1896年1月1日 台湾抗日武装民众袭击台北日本侵略军,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台北至淡水一线被民众收复。4月25日 《马关条约》签订后,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的消息传到台湾。台北市民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并鸣锣击鼓,抗议清政府出卖台湾,联合发出

刘江永:钓鱼岛争议与中日关系面临的挑战

内容提要: 2012 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 40 周年,两国关系非但没有改善,反而由于日本政府 “购买”钓鱼岛而急剧恶化。钓鱼岛领土主权争议问题,已成为中日关系面临的最大问题。中日关系正处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出现“政冷经凉”趋势,面临相当

东日本大地震与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的现状和展望

东日本大地震与中日关系蒋立峰据日本气象厅监测,在2012年的第一天,日本各地洋溢着新春伊始的喜悦气氛中,下午2时28分日本东部海域发生了里氏7.0级的地震,从日本东北地区到关东地区普遍有较强震感。震中位于太平洋鸟岛近海,北纬31.4度、

中日“钓鱼岛问题”的历史背景 钓鱼岛问题与中日关系

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前,中日并不存在所谓的“钓鱼岛问题”。自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版图。永乐年间(公元1403至1424年)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岛列岛的记载,明朝以后中国许多历史文献对这些岛屿都有记载。日本方

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比较 近现代中日关系

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比较(原创)近代史上有过两次中日民族矛盾尖锐爆发的时期,即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和1937年—1945年的抗日战争。两次战争都是由日本挑起,战争基本形式都是敌强我弱,但结局和影响完全不同:甲午战争是中国战败,列强乘机

声明:《东海局势与中日关系 东海康王简介 东海康王和李昪是什么关系 东海康王》为网友本尊独霸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