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简介 七子之歌简介 【七子之歌是哪七子】七子之歌的简介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主要表述了自晚清开始,中国屡受列强欺侮,闻一多留美时,各地阅历使其悲愤,写下《七子之歌》组诗,以寄爱国,思国之情。由李海鹰作曲,澳门少女容韵琳领唱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主题曲亦使用此组诗——“七子之歌·澳门”。由于纪录片的影响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用作主题曲。




    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其实,《澳门》只是《七子之歌》中的第一首,另外还有“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等六首,诗人将当时还被列强强占的七个地方比喻成七个孩子,因此称为《七子之歌》。

    这首诗是闻一多先生1925年3月在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留学时创作的,当时闻一多26岁,过了两个月,闻一多就回到了祖国。



    闻一多《七子之歌》是哪七子
    下面就把其它六首录入下面:
    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威海卫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广州湾
    东海和硇州是我的一双管钥,
    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
    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九龙
    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
    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
    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旅顺,大连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的比拟?
    两个强邻将我来回的蹴蹋,
    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
    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
    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

    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简介 七子之歌简介 【七子之歌是哪七子】七子之歌的简介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
    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蕲水县(今浠水县)下巴河镇的一个书香门第。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

    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国立山东大学、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政治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国立山东大学文学院长。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集成为《古典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西南联大时期,特别是1943年以后,闻一多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的洪流。 1944年,参加西南文化研究会,随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从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成为广大革命青年衷心 爱戴和无比尊敬的良师益友。
    在“一二。一”学生爱国(aIhUaU.COm)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一二。一”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1日,西南联大校友会召开一多先生追悼会,朱自清出席并讲了话。他一开头便愤激地说:闻一多先生在昆明惨遭暗杀,激起全国的悲愤。这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接着,他详细地叙说了闻一多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首先告诉人们,闻一多是中国抗战前“唯一的爱国新诗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又详尽地介绍闻一多对神话、《楚辞》、《周易》、《诗经》等各方面研究的成就。他突出强调闻一多在学术上的伟大功绩,目的就在告诉人们国民党反动派残杀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学者,摧残了中国学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激起了人们对敌人更大的愤恨。最后他悲愤地说: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80岁,现在还不满48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闻一多的全部遗著整理出版,这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方法。他在给学生王瑶写信说:一多先生之死,令人悲愤。其遗稿拟由研究所同人合力编成,设法付印。后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4951/610711070635.html

更多阅读

第七子:降魔之战,五十度灰,鸣梁海战,蓝光导刊4.14-4.20

蓝光导刊,本人收碟推荐:得宝(DBD),得利(LBD)ALBD(红龙),皇冠(HG),盛佳(SJ),3G,4G,天猫(TM),RBDU,大唐(DT),苹果IP,主流品牌),以碟会友。望爱碟者找到你喜欢的淘碟小屋,交流(QQ1179340059)第七子:降魔之战的剧情简介······  这是一个魔法司空见惯的神奇世

七子之歌教案 七子之歌音乐欣赏教案

教材分析:这是CCTV专题片《澳门岁月》主题歌,它反映了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歌词选自爱国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组诗。全曲分为三部分:1,天真可爱的童声独唱,倾诉“不忘生母”的无限深情。2,中

《七子之歌》中七子指哪七子? 七子之歌歌词

前几天女儿在学校音乐课排练了合唱歌曲《七子之歌》。放学路上就问我:《七子之歌》你会唱吗?答:会。于是和女儿一起唱了一段。唱完,女儿接着提问:七子指哪七子呀?这下懵了,会唱其歌,却没细想过这个问题,只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建安七子之说,而与这

声明:《七子之歌简介 七子之歌简介 【七子之歌是哪七子】七子之歌的简介》为网友醉翁之意不在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