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错误透明(转自我学网)
“貂婵”。
当我颇自信地在黑板上写下这两个字的时候,我惊讶地听到下面有个细小但却执拗的声音:“错了。错了。”一时间,所有的眼睛都随着我的目光投向了说这话的女生。“哪儿错了?”有同学不平地问她。“是……那个‘婵’字错了,”女生的声音依然那么细小,“应该是虫字边的‘蝉’。”同学们闻声“嗤”地笑了起来,揶揄她道:“你才是那个虫字边的‘蝉’哩。”我也忍不住笑起来,因为太巧了,这女生名叫“玉婵”。突然,我心里咯噔一下:正因为她的名字里带了一个“婵”字,她才会特别留神这个chan字呀!或许……想到这里,我真诚地说:“同学们,很可能是我错了。玉婵她应该是读这个字的权威。待我回去查一下《三国演义》,明天告诉大家答案。”第二天,我一进教室,同学们就团团围了上来——大半班的同学都查了《三国演义》,是“貂蝉”,而不是“貂婵”。我对那个本来胜券在握却始终语无高声的玉婵说:“谢谢你纠正了我的错误。我会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下一批再下一批学生听的。”
这件事已过去很久了,可我却常常忆起它。我喜欢大半班同学簇拥着我说“是‘貂蝉’而不是‘貂婵’”时的情景,更喜欢被一个透明的错误倏然照亮心灵的美好瞬间。
我们不是圣贤,错误也许会如影随形地伴随我们一生。“一个不犯错误的人通常不能成就任何事业”,这话是林肯说的,他还说:“我的经验使我相信,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暴露我们的缺点,展示我们的错误,这不会贬损我们的人格;相反,如果我们刻意地掩藏什么,一味地遮盖什么,我们所流失的才是灵魂之钙。
在湘西,我得到了一些关于水晶的知识。友人告诉我说:“真正的水晶在放大镜下是可以看到杂质的。如果有人跟你说他的水晶纯到了玻璃样,那它就是玻璃了。”是的,有杂质的水晶终究是水晶,而完美的玻璃终究只是玻璃。
我也常常为自己的错误遗憾,但这不能成为我掩饰它的理由。我告诉自己,既然错误已铸成,既然灵魂无可逃遁,那就要勇毅地承担它,认真地审视它,直到它变得像放大镜下的水晶杂质那般透明。
泰戈尔说:“我不能选择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给“最好的”留出一个离你最近的位置,让它随时都肯来造访你眷顾你;高举起你生命的枝桠,让那只叫作“真理”的鸟儿随时都肯来栖息、啼鸣。
让错误透明,让生命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