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宗朱由校 魏忠贤和朱由校谁的政治水平高? 明熹宗朱由校简介

明熹宗朱由校 魏忠贤和朱由校谁的政治水平高? 明熹宗朱由校简介

  魏忠贤和朱由校谁的政治水平高?在东林人眼里,魏忠贤弄权是大明最大祸害,所以他们与魏忠贤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俨然,在东林这群读书人眼里,一旦皇帝朱由校能亲政,皇权的合法性有了保障,大明的政局就不一样了。

  合法的皇帝天然英明——不得不说,这种想法“耿直”得有些迂腐。

  他们不了解领导朱由校是个怎样人。从本质上讲,这是个没什么文化的半大孩子。和社会上“有人养没人教育”的小混混区别不大。

  因为父亲从小不招爷爷(万历皇帝)待见,所以,朱由校这个皇长孙自然也常在万历皇帝的视野以外。直到爷爷临死,他才被册立为皇太孙,有了受到正规帝师教习读书的机会。但刚开始认识字,读了没一个月,就轮到他主持政局了。因为他的父亲登基一个月就撒手西去,按照皇权的合法性,轮到他接班,这一年,朱由校已经16岁。

  16岁的朱由校看上去已经是一个少年了,但文化水平还比不上如今高小学生。稀里糊涂成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君主。整整7年中,他的心智似乎一直没开化。他的最大爱好,不是政治,而是玩。

  他在“从政”的七年间,不读书,不看奏章,不批军机,最爱干木工活,天天在木工房里挥汗如雨,日以继夜做自己琢磨出的小摆设,小玩具。这样的人当皇帝,跟宋徽宗当皇帝的效果差不多,画家当不好政治家,木匠的政治才华也几乎为零。这等于是让猴子去游泳、让鸭子去爬树。

  “业余皇帝”必然需要一个“帮闲”,帮他处理他不感兴趣的政务。所以,魏忠贤出场了。朱由校在将政权教给魏忠贤代管同时,将原名”魏进忠”的魏赐名“忠贤”,意在希望魏做个既忠心又能干的心腹。可以说,是朱由校的政治无能将魏忠贤推到政治前台。

  一个半文盲高踞于皇帝的宝座上,而另外一个纯文盲当上了皇帝的秉笔太监,替皇帝拟写朱批,怎么说起来都荒唐可笑,这却是明代中国政坛的一个事实。

  对于半文盲的朱由校来说,没读过书的魏忠贤比那些认死理、不知变通的迂腐东林大臣们,更值得信任,值得欣赏。东林人有文化,不代表有能力,魏忠贤没文化,但这和没水平是两码事。

  说到魏忠贤不识字闹出的笑话,历史段子比比皆是。譬如相声《连升三级》,说魏忠贤把人家骂他的对联高悬寿堂之上。这些段子听起来有趣,但未必是事实。段子里的魏忠贤过于被贬低了。魏忠贤是个文盲不假,但决不是个糊涂蛋。他替皇帝当了七年“主笔”,岂能是个糊涂蛋?其实在替皇帝处理政务时,魏忠贤还是有自己一套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5651/278632633668.html

更多阅读

明熹宗朱由校的皇后——张宝珠 朱由校的贵妃张宝珠

张宝珠,明熹宗之懿安皇后,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她的父亲叫张国纪, 由于女儿尊贵的原故,被封为‘太康伯'。宝珠以天香国色被选入宫中,貌冠后宫。宝珠颈长清丽如立水晶屏,常自织鹤氅羽衣,穿之步上楼台,琼姿仙貌似欲绝尘而去,羽化登仙。她通

魏忠贤怎么死 明熹宗怎么死的 明熹宗是被魏忠贤害死对的吗

明熹宗朱由校,很有点小聪敏,可是才不正用,他酷爱做木工、漆匠之类的活,制作一些器具,从早到晚,做个不停,完工了,自我欣赏,喜欢一阵,不久就扔在一旁,但过些时候,又重新制作,终年都不厌倦。他在干活时,除非特别亲近者,不允许人参观,而魏忠贤、客氏每

明熹宗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生平介绍

明熹宗---朱由校生平介绍      明熹宗朱由校(公元1605-1627年),明光宗朱常洛长子,光宗病故后继位,在位7年,因服用“仙药”而死,终年23岁,葬于德陵(今北京市十三陵)。    朱由校,在其父光宗于公元1620

明熹宗 明熹宗 朱由校

  明熹宗(1605~1627) 中国明代皇帝。即朱由校。1620~1627年在位。年号天启。明光宗长子。即位后令东林党人主掌内阁、都察院及六部。天启二年(1622)诏复张居正原官,录方孝孺遗嗣,给予祭葬及谥号。宠信宦官魏忠贤,使其入掌司礼监并统领

声明:《明熹宗朱由校 魏忠贤和朱由校谁的政治水平高? 明熹宗朱由校简介》为网友浮华落满肩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