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孟尝君 战国四公子孟尝君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野心爆棚

孟尝君传

在春秋战国这个乱世之中,各国都在努力壮大自己的实力,期望有一天能消灭其他国家,自己称王。因此他们便广纳天下贤能之人,一时之间养“士”之风盛行。而又“战国四公子”之称的四个人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这四个人之中,最善于弄权也是野心最大的便是来自齐国的孟尝君。

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原名田文,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的身份显赫,他的父亲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也就是说他是皇室贵族的一员。田婴总共有四十多个儿子,而田文只不过是区区一个小妾所生的,跟其他兄弟比根本就毫不起眼。田婴还对他的母亲说让她把这个孩子扔掉。但是他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大成人。后来田文通过的才智和出色的表现最终获得了父亲的认可,在父亲死后继承了他的爵位。田文继位之后,广泛招揽各国的贤能之人,他对人才的爱惜程度已经到了就算要舍弃自己的家业也要厚待宾客的地步,因此很多的人都慕名来投奔他,一时之间他的势力无比强大。田文还善于听取门客们的意见,有一次秦王来见田文,想让他来秦国做官。但是他的宾客们都表示反对,有人甚至还用木偶人和土偶人的故事来劝说他去秦国就会被天下人所耻笑,因此,田文便拒绝了秦王的会面。后来田文相继担任过齐国,魏国的相位,在为期间都做出了一番功绩,可说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田文的归宿还算不错,他是寿终正寝的,没有遭到其他人的陷害。虽然后来他的几个儿子因为争夺权位而被齐,魏所灭。但是这并不妨碍后世的人们对田文的爱戴和敬仰。

孟尝君将入秦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抵抗强大的秦国的攻势,同时也是为了壮大自己国家的力量,而纷纷广纳良才,由此社会上出现了养“士”的风潮。而在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便是被称为“战国四公子”的人。在这四个人中,势力最大也是野心爆棚的人是来自齐国的孟尝君。

孟尝君雕像

孟尝君,原名田文,他是齐威王的孙子,他的父亲是齐宣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是身份显赫的王室成员。在田文很小的时候,因为他是五月所生不吉利,而且他的母亲又是一个小妾,因此他的父亲便下令要扔掉这个孩子。但是他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大成人。后来等到田文见到父亲时,父亲十分愤怒,质问他的母亲为什么没有扔掉他。田文通过自己的口才说服了父亲,之后又凭借自己出色的表现逐渐获得了父亲的认可,最终在四十几个兄弟中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田文继位之后,更加谦虚待人,他对来自各国的宾客都十分热情,尤其是那些有才能的人,他就算是抛弃一切也要让他们受到厚待。他的这种精神吸引了很多人来投靠他。后来秦王听说了田文的出众才能,便派使者来见他希望他能够前往秦国做官。秦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了,能够到那里做官自然是一件无比欣喜的事情,田文不听宾客们的劝诫,执意要去秦国。这时一个叫苏代的门客用土偶人和木偶人的故事来劝说他一旦进入秦国就会像木偶人被水冲到其他地方一样一旦回不来就会被人所耻笑啊!田文听了之后终于打消了去秦国的念头。

“孟尝君将入秦”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人在社会上要自己的根本,不能抛弃自己的根,不然就会变成无根之木,难以成就大事。

孟尝君鸡鸣狗盗

“战国四公子”,是对当时各国养“士”之风盛行之时,给这股风潮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四个人物的称呼。这股风潮兴盛的缘由是因为强大的秦国对其他的国家造成了重大的威胁,各国为了抵御秦国,增强自己的实力而纷纷招募天下贤能之人。这四个人,分别来自四个不同的国家,个性迥异却都具有礼贤下士的高贵品质。而这四个人之中,势力最庞大也是最具野心的便是来自齐国的孟尝君了。

鸡鸣狗盗

孟尝君,原名田文,出生于王室家族。但是小时候日子并不好过,因为他的母亲只是一个小妾,而且他的出生日五月五日是一个很不吉利的日子,因此他的父亲想要扔掉他,还是她的母亲瞒着父亲把他偷偷养大的。不过田文毕竟是有雄才大略的人,他靠着自己的雄辩之财和出众表现最终在四十几个兄弟中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可能是小时候的经历给他留下了很严重的阴影,继位之后,他大肆招募有才能的人,甚至是所有来投靠他的人不管有没有本事他都一概接纳,因此他的宾客号称有三千人。但是人多并不一定就能办好事,有一次孟尝君应秦王之邀出使秦国,秦王因担心放他回去会对自己造成威胁,便将他软禁了起来。这时田文的一个食客便扮成一条狗偷了狐白裘献给了秦王中的一个妾让她说服了秦王放田文离开。但是当田文逃到函谷关的时候,秦王有改变了主意要重新抓住他。这时另一个食客便发出鸡鸣叫的声音骗过守卫开了城门,孟尝君总算回到了齐国。这就是著名的“鸡鸣狗盗”的来历。

这个故事主要指的是微不足道的本事,同时也指的是派不上大用场的行为。就像孟尝君那样,离开秦国要用这样的伎俩才能回去。

战国四公子孟尝君 战国四公子孟尝君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野心爆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5951/543730690230.html

更多阅读

乱评战国策——齐策——孟尝君将入秦 战国策齐策一

【原文】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 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

读孟尝君传 游褒禅山记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他

改编剧本《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孟尝君 冯谖

冯谖客孟尝君剧本第一幕战国四公子之孟尝君说书人(画外音):话说在我国战国后期,秦国渐强,虎视六国。各诸侯国为了对付强秦入侵,挽救本国的命运,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故养“士”之风盛行。众人甲乙丙丁:(

《冯谖客孟尝君》译文 冯谖客孟尝君翻译

《冯谖客孟尝君》译文【内容提示】本篇选自《战国策·齐策》。写的是冯谖在孟尝君田文门下做食客,为其多方出谋划策,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事迹。全文情节迂回曲折,人物性格鲜明生动,通过弹铗而歌、矫命焚券、市义复命、复谋相位、请立宗

企业家不能学习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是战国时齐国的公子,他与当时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都以“好养士”出名,称为“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当时任齐国相,手握重权,家里养了门客数千人,世人一谈起田先生,多会认为他是爱惜人才的模范,被传为千

声明:《战国四公子孟尝君 战国四公子孟尝君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野心爆棚》为网友倾世皇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