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急救 冻伤急救 冬季登山易冻伤 冻伤的急救方法大全

广大的登山爱好者,特别是在冬季登山最容易出现冻伤的现象,低温、潮湿、风吹、下雨所造成的热量流失就容易冻伤。下面小编就给登山爱好者们说说对于冻伤的急救方法。

冻伤急救 冻伤急救 冬季登山易冻伤 冻伤的急救方法大全


冬季登山易冻伤 冻伤的急救方法大全

一、冻伤根据程度的分型:简单的说,冻伤的程度与烧伤一样分为四种,即:红、肿、热、疱。

1.度冻伤,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红斑及轻度水肿。解冻复温后:局部皮肤立刻变红或紫红、肿、充血。病人感到局部热,痒或烧灼痛。预后恢复:症状数日后消失恢复,皮肤不留痕迹,功能不受影响。

2.度冻伤,临床表现:皮肤有水泡或大疱形成,泡内有黄色粘稠液体或粘稠血浆。解冻复温后:局部较为剧烈的疼痛,并对冷热刺痛不敏感。预后恢复:症状于数日后消失恢复,皮肤不留痕迹,功能同样不受影响。

3.度冻伤,临床表现:全皮坏死。解冻复温后:皮肤呈褐色、黑色,出现明显坏死。有时皮肤也会变白然后坏死。预后恢复:皮肤恢复后留有斑痕和功能障碍。属较为严重的冻伤表现。

4度冻伤,临床表现:身体某部位坏死脱落,如肢端,肢体。解冻复温后:皮肤逐渐变成褐色、黑色,出现明显坏死。有时皮肤也会变白然后坏死。预后恢复:皮肤留有斑痕和功能性障碍,留有残疾。

二、根据环境与部位,冻伤的分型:

1.依冻伤环境分为:“战壕足”,“水浸手、水浸足”等

2.依冻伤部位分为:可分为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

三、引起冻伤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局部冻伤原因:

1.一般低温环境下(0度左右)局部热量丢失增多,体温降低;

2.衣袖、裤管绑扎过紧,血脉流通不畅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冻伤;

3.饮食热量摄入不够;

4.损伤所致的出血、休克造成局部热源减少

局部冻伤症状:冰凉、苍白、坚硬、麻木;红肿、刺痛、灼痛、水疱;皮肤由青紫色、灰白色转为黑色,咖啡色

局部冻伤侵害的位置:面部、鼻子、耳廓、肘部、前臂、腕部、手指、脚趾、踝。

暴露处陷于积雪可伤及臂,腹壁、外生殖器。

冻伤紧急处理办法:迅速脱离寒冷环境尽快复温。那么如何复温呢?把人浸泡在40—42度的水中,浸泡期间要不断加水,以使水温保持。待身体复温后停止浸泡。局部用水或者肥皂水清洁后用冻伤膏。2度以上冻伤,需敷料包扎好。皮肤较大面积冻伤或坏死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

在野外无温水的条件下,也可把伤者放在未冻伤人的腋下或腹股沟等地方复温。注意,严禁火烤,雪搓,冷水浸泡或猛力捶打伤者患部。

全身性冻伤原因:常发生于高山探险或其他意外:在寒冷环境下逗留时间过久,保暖防寒措施不够,陷于积雪或浸在冰水中醉酒、饥饿。

全身冻伤临床表现:开始时皮肤苍白冰凉。复温后面部有水肿、寒战。随体温逐渐降低,患者感觉麻木、四肢无力、极度疲倦、神志恍惚出现幻觉。检查发现,呼吸慢而浅,心跳过缓,最终昏迷。严重时心跳、呼吸停止。>>急救基本方法之人工呼吸

全身冻伤侵害的位置:一般都伤及内脏。骨骼、肌肉、肝脏、肾脏、胰腺。可引起:心室纤颤(心跳200—400/分钟,一般如此跳动1—2分钟人就会死亡)、胃粘膜出血。恢复期,可有血栓形成和组织缺血坏死。

全身性冻伤紧急处理办法:全身保暖,迅速妥善将伤者移至温暖环境,脱掉衣服,盖被子。用布或衣物裹热水袋,水壶等,放在腋下,腹股沟处迅速升温。或浸泡在34—35度水中5—10分钟,然后将浸泡水温提高到40—42度,待伤者出现有规律的呼吸后停止加温。伤者意识存在后可饮用热饮料或少量酒。猝死时立即心肺复苏。

四、预防冻伤的“三不”与“三勤”

“三不”

一不:不穿潮湿,过紧的鞋袜;

二不:不长时间的静止不动;

三不:不在无准备情况下单独登山。

“三勤”

一勤:勤活动手脚;

二勤:勤搓颜面;

三勤:勤用热水烫脚。

以上是用户分享关于冬季登山易冻伤 冻伤的急救方法大全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5951/712844442867.html

更多阅读

冰爪 冰爪-冰爪的分类,冰爪-基本构造

冬季登山或者高海拔登山必备的器械。用来在很滑的冰面或者雪地上站稳脚跟。冬季登山靴要求有足够硬度才能将冰爪真正牢靠地固定在它上面。不同的冬季户外运动,对登山靴的硬度要求不同。也就是说,有的冰爪能很好地与比较硬的登山靴相配

防冻伤标志 冬季你会防冻伤吗

  寒冷的冬天,小孩、妇女、学生是最容易发生冻伤的,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还是能够预防的,发生后科学处理,也能很快恢复。  保暖衣物别太紧  冻伤主要是低温寒冷造成的,但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潮湿、刮风、穿衣过少、长时间静止不

冬季登山注意事项 冬季登山滑雪需要注意什么

  最适合冬季的户外运动无非是登山和滑雪了,但你可知洁白无瑕的雪也能成为一个“健康杀手”?面对皑皑白雪,若不注意眼睛的防护,就有可能看不清东西,出现“雪盲”。  紫外线让眼很受伤  雪盲属于高山病的一种,除了大面积的积雪外

骑行注意事项 骑行要注意的事项特别是冬季

   冬季或在气候较寒冷的地区骑行时,除注意保温外,还要注意防止衣裤或鞋袜过紧而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引起冻伤的发生。另外,骑行时不能戴口罩,如果戴上口罩,因呼出的热气会在不知不觉中在口罩外面结成薄冰,造成面部冻伤。冬季

冬季御寒 冬季登山请注意保温与御寒

   登山露营的人,应具备抗炎热与寒冷的能力,且衣着以宽松者为佳。  由于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充分享受文明所带来的物质满足:天热有了冷气,天冷了有暖气,舒适极了。由于过分的受保护,人们渐渐的丧失与大自然抵抗的能力。准备登山

声明:《冻伤急救 冻伤急救 冬季登山易冻伤 冻伤的急救方法大全》为网友不靠譜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