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杀手。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检验出的新增肿瘤患者,已达1400万名。与2008年的1270万名相比,人数明显增加。同期,每年肿瘤患者的死亡人数也有所增加,从2008年的760万增加至820万。
治疗肿瘤,人类拥有三大利器:外科手术、放疗、化疗。最先进的质子重离子技术,并非可以取代哪一种技术,从广义来看,它属于放疗范畴。但这种技术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无创的选择,其安全性、有效性,也得到了充分证实。去年,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成功启动临床试验,历经6个月随访,结果表明,上海引进的质子重离子技术安全、有效,可以应用到临床。
新技术:
适合哪些适应症
全球知名放射物理师迈克尔·莫耶教授,曾在世界质子治疗中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马琳达大学医疗中心开展研究15年,他强调,“质子重离子技术,是迄今治疗肿瘤的利器。”粒子射线在加速器中,被加速到光速的70%(约为21万公里/秒)射入人体。在到达肿瘤病灶前,粒子射线能量释放不多,一旦到达病灶,则瞬间释放大量能量杀灭肿瘤细胞,随后能量迅速衰退。这样的能量变化过程,形成“布拉格峰”的能量释放轨迹,犹如立体定向爆破一般,对肿瘤细胞产生强大的杀灭效应,同时也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
数据显示,目前为止,普通光子放疗平均每疗程的照射次数为30次,质子治疗平均每疗程的照射次数为37次,重离子治疗平均每疗程的照射次数为12次。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效果远远优于普通光子放疗,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不过专家们反复强调:质子重离子是治疗肿瘤的利器,但不是神器。蒋国梁教授表示,迄今为止,外科手术、内科化疗、放射治疗仍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除此之外,还有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肿瘤患者从患病到死亡,60%的患者会做放射治疗;所有肿瘤患者中,20%由放射治疗彻底治愈,5%由内科治疗治愈,余下的治愈者“功劳”皆是外科手术的。
质子重离子放疗,因具有能级高、穿透性强的特点,属于先进的放射治疗领域,其适应症范围比普通光子治疗有了较大幅度的拓宽,目前,质子重离子放疗的适应症包括: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星形细胞瘤。
颅底肿瘤:脊索瘤、软骨肉瘤
头颈部肿瘤:鼻咽癌、口腔癌、咽癌、喉癌。
胸腹部肿瘤:肺癌、食道癌、肝癌、胰腺癌。
盆腔肿瘤:前列腺癌、子宫肿瘤及其他不能切除的盆腔肿瘤。
骨肿瘤和软组织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