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系列 《国家地理》说:这只萌货让中国成为2015年的SuperWinner!

就在昨天,

框哥还在加班……

奋笔疾书为各位准备圣诞节祝福……

美国突然就传来了一条喜讯

立马给框哥打了一剂强心针!!

邮件的标题是这样的:

NGM China(华夏地理)story is winner on web!

邮件的原件请见下方(部分马赛克)


邮件的内容大概就是说:你们中国这个萌爆了的小鼠兔真是受万人之青睐啊,成为了2015年美国《国家地理》的网红!!!共收获了345,000个爱心+评论+分享……

(发件人Darren大哥是咱美国国家地理国际版编辑副总监)



我看啊,除了Cute、Cute、超级Cute以外,也是没啥可说的了……

除了评论栏一楼的大哥,竟然默默地提了一句Ewok……

Ewok是谁?!敢与萌鼠兔并驾齐驱?!

Duang~~~~



Duang~Duang~Duang~!!



这哪里像鼠兔啊……比人家丑多了好嘛亲!!

Ewok(伊渥克族),是星际大战里的一族:绝地大反攻里帮助叛军击退帝国守军的毛怪,会发出奇怪的声音。不少人说我小鼠兔君长得像他们……你们什么时候瞎的?!

(不过话说回来,星际大战7马上就要上映了喂~~)


咱们家小鼠兔可是长下面酱紫的:

去年夏天,伊犁鼠兔又一次出现在中国天山。


撰文:Carrie Arnold

摄影:李维东(鼠兔所有图片摄影)


  这绝对是历时最长的捉迷藏游戏。

  在过去二十多年时间里,天山上的伊犁鼠兔一直在躲避科学家的视线。这是一种生活在中国西北山地的小型哺乳动物,它的脸酷似泰迪熊。

  自1983年,这种毛茸茸的动物留下惊鸿一瞥之后,人们看到伊犁鼠兔的次数屈指可数。事实上,迄今为止,我们一共只发现了29只,且对它们的生活习性知之甚少。

  不过,2014年夏天,研究人员又再次发现了它们的身影。

  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副研究员李维东是伊犁鼠兔的首位发现者,多年来,他一直在组织志愿者上天山搜寻鼠兔的踪迹。一天中午,李维东和队员在精河县吉普克山区的定位观测点布设完红外触发相机,正准备下撤时,来了意外之喜。

  一只好奇的鼠兔正从悬崖的缺口处露出头来,于是李维东顺利拍到了几张照片(包括上图)。

  “他们发现这个小东西正藏在岩石后面,于是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发现了鼠兔。这让他们非常激动。”与中国的鼠兔发现者一起工作的自然学家沈成说。

山高路远

  1983年,李维东在新疆伊犁地区做卫生防疫工作。在野外考察过程中,他看到了一只灰灰的小脑袋从岩石的裂隙钻了出来。他慢慢地走近,终于看到了全貌。

  这种动物长约20厘米,有着大大的耳朵,灰色的皮毛上还点缀着几个棕色的小斑点。李维东从来没有见过的鼠兔,周围的哈萨克牧民竟也无一个人见过。他将采到的标本送到了中国科学院,那里的科学家认为,这种鼠兔是一个新种。

  尽管1983年12月,第二次来到天山的李维东一无所获,但1985年的第三次旅行却小有所成。鉴于有了额外的样本,研究员终于能够确认伊犁鼠兔是新物种。

圆圆的小屁股好想戳一下~


少而珍贵

  和生活在北美的其他鼠兔一样,伊犁鼠兔生活在2800米到4100米的高海拔地区,它们主要采食岩壁间生长的景天、虎耳草等高山植物,也会储存粮草过冬。

  和其他的高山动物一样,鼠兔对于环境变化很敏感。20世纪90年代,它们的种群数量大约在2000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为,这些年来,它们的数量有所下降。

  伊犁鼠兔数量的下降很有可能源于畜牧业的压力和空气污染。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经将其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中国方面也认为鼠兔已经面临灭绝。

  即使是这样,人们也并没有齐心协力救助伊犁鼠兔。李维东告诉我们,他希望改变这一切,利用重新发现伊犁鼠兔的契机,为它们划定一个自然保区。

  怎么可能有人忍心拒绝这样的萌物呢?

不仅如此,萌鼠兔还激发了Darren大哥的灵感,为各位框粉制作了独家新年&圣诞贺卡。


(拿去当壁纸,不谢~)


以为这就算完啦?NO~!!

咱们还有热情的粉丝把小鼠兔画成了水彩画~~

栩栩如生呐~~


  不过,如果你真的以为美帝是因为鼠兔的“美色”才评予winner给咱们,那就大错特错了。每一年、每一天、每一秒地球都在不停地运转,发生着我们不知道也看不见的事,就在你忙碌工作或是此时此刻低着头看手机屏幕的时候,北极的冰川或许又融化了一寸、珠峰上空或许刚刚闪过一颗流星、濒危的白犀牛或许又倒下一头、非洲豹刚刚擦亮眼睛在黑暗里捕获了一只羚羊……随着气候的变化,一波又一波的动物们加入了濒危物种的黑名单,真不敢想象,这个世界少了它们的美丽身影会变得多么孤单!

34岁的苏尼(Suni)是世界上仅存的两只能够繁育后代的雄性白犀牛。上图是2010年11月,肯尼亚奥尔佩杰塔保护区(OlPejeta Conservancy)里拍下的苏尼的照片。它死时只有34岁。它死后,北方白犀牛距离灭绝就仅有一步之遥了。


  美国《国家地理》作为一本持续发展一个多世纪的殿堂级地理杂志,除了要探索和发现之外,还带着神圣的义务:保护地球以及那些濒危的生灵。而在今年,让我们大获成功的因素,不仅是一个项目,更是我们的信仰。


这头名叫“洛丽塔”的虎鲸,自从1970年起就一直住在迈阿密水族馆中。2005年,它所属的虎鲸种类被列为了濒危物种。

今年,美国政府宣布黑猩猩加入濒危物种“黑名单”。

赛加羚羊是中亚大草原上特有的一种极度濒危物种。科学家最近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的一次会议上称,今年春天一种怪病导致全球一半的赛加羚羊死亡。在这场浩劫中,仅哈萨克斯坦就有超过20万头赛加羚羊死亡,宽广的草原上遍布它们的尸体。

海南长臂猿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猿类,世界上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几乎可以肯定的说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哺乳动物。

北极熊目前并未列入濒危物种的名单,但是由于全球变暖和北极冰川融化的缘故,它们的生存也受到严峻的考验。


蓝鲸

就算是在广袤的太平洋中,蓝鲸看起来也是地球上最大的超级大生物。蓝鲸靠每天吃大约4吨的巨量磷虾来维持近200吨的体型。在被猎杀数十年后,蓝鲸终于在1966年受到了保护。但是它们的数量恢复很慢,如今蓝鲸仍然处于濒危的境地。

玳瑁龟

在靠近萨巴的荷兰安的列斯群岛处,一只玳瑁龟正自由自在地游弋。这些海龟经常到全世界的热带海岸线,那里有便捷的筑巢海滩和在礁石上它们最爱的食物。每年,一只成年龟吃掉1200磅(500公斤)重的海绵动物。不仅因为海滨筑巢地与在珊瑚礁上的聚食处正在萎缩,也因为人们要吃它们的肉,将它们做成壳产品,所以玳瑁龟正濒临灭绝。


  世界上还有很多物种的生命正受到严重威胁,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当你明白所有生命之意义的时候,就不会过多纠结于过去,而是更加关注如何保护未来。”——迪安·福塞( 福塞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资助的研究员,路易斯·李基的追随者。她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研究工作中纠正了“大猩猩本性凶残”这一不实看法。1985年,福塞在研究营地遇害。)


  也许人类不应该再纠缠过去,而是致力保护未来,挽救残局!

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系列 《国家地理》说:这只萌货让中国成为2015年的SuperWinner!




经典好文回顾


圣诞节有人@你 | Darling,Merry Christmas!

火箭回收时代来临 | 去外太空的“箭”票可以打折啦!

傻白甜,你以为是谁带来雾霾,”谋杀“了你的肺?

寻龙点穴 | 中国堪舆第一村

海派金工 | 独守奢华的黄金雕刻艺术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将世界收入囊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46151/558854120092.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地理杂志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品牌战略解析

 近日,“超越视觉——美国国家地理百年经典摄影作品中国巡展”在京揭开帷幕,标志着长达8个月、覆盖北京、上海、长沙等八大城市的大型巡展正式启动。一提到美国《国家地理》,大多数人就会想到电视节目《神奇的地球》和《狂野周末》,以

从《时尚》《国家地理》《纽约客》看杂志品牌的创造

    一本杂志如果能持续提供优秀的文章,它就会成为业内的“品牌”杂志   对任何行业来说,品牌都十分重要,尤其是杂志出版业。拥有强大品牌的杂志总是独树一帜。读者可能会在报刊亭前犹豫徘徊,为挑选哪一本杂志而举棋不定,品牌会决

声明:《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系列 《国家地理》说:这只萌货让中国成为2015年的SuperWinner!》为网友夏末烟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